不见鹊桥边。宋代。李流谦。云窗雾阁,尘满题诗处。枝上流莺解人语。道别来、知否瘦尽花枝,春不管,更遣何人管取。平生鸥鹭性,细雨疏烟,惯了江头自来去。不见鹊桥边,只为隔年,翻赢得、年年风露。便学得、无情海中潮,纵一日两回,如何凭据。
《洞仙歌(忆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流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窗雾阁,尘满题诗处。
在云窗和雾阁之间,尘土弥漫在题诗的地方。
枝上流莺解人语。
树枝上的鸟儿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
道别来,知否瘦尽花枝,春不管,更遣何人管取。
分别之后,是否知道花枝已经瘦弱,春天并不关心,又该派遣谁来照料。
平生鸥鹭性,细雨疏烟,惯了江头自来去。
鸥鹭的天性是在细雨中穿梭,习惯了在江头自由地往来。
不见鹊桥边,只为隔年,翻赢得、年年风露。
不再见到鹊桥边,只因为相隔了一年,频繁地经历着年年的风露。
便学得、无情海中潮,纵一日两回,如何凭据。
就学会了像无情的海潮一样,一天涨落两次,如何依靠依据。
这首诗词《洞仙歌(忆别)》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诗中通过描绘云窗、雾阁、流莺、花枝、鸥鹭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的心情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的鹊桥象征着相聚的希望,作者的思念之情因相隔一年而加深,而无情的风露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最后,诗中的海潮比喻着无法预测和掌控的命运,使人感到无奈和无助。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时间流逝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美丽的自然景物与人情离别相对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忧伤而深沉的感觉,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离合。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