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梅

溪桥梅朗读

《溪桥梅》是宋代诗人方蒙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阵清晨的寒风吹过,惊起了桥上的鞍马。
行人在旅途中容易感到忧愁,于是便抬头看着垂柳上的花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清晨景象,一阵风吹动了桥上的马儿,让行人心生忧愁。然而,行人抬头看见了垂柳上的花朵,似乎在告诉他们,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旅途中,也能够发现美丽和希望。

赏析:
《溪桥梅》通过描写清晨的寒风、惊飞的鞍马和行人的愁绪,展现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氛围。然而,诗人通过描绘柳花的美丽,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柳花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出即使在困苦和忧愁中,我们也应该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冷寂而带有希望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它让读者在感受到严寒和忧愁的同时,也能够从垂柳上的花朵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希望的力量。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哲理和意境,使人在阅读时产生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一挂朝冠谢世纷,终南高隐邈难群。不容圣治询黄发,径宅幽岩卧白云。

书簏绕床唯我伴,磴泉喧枕乃予闻。此时谁可攀真驭,应有浮邱解挹君。

()

三合化无方,循环如转轴。密云漫西郊,众阳当小畜。

曰余昧所营,不向灵氛卜。悠悠松菌资,贞脆两无属。

()

贪行璀璨意无寒,不管飞花著鬓斑。
一段清光贻老境,十年胜览在家山。
遥知物外徜徉乐,肯放毫端造化閒。

()

动即就幽迹,罕辞山路遥。人寻芳草渡,烟断夕阳桥。

入谷花相迓,隔林僧见招。禅庵知不远,一磬出云霄。

()
春残留几日,越女笑蚕红。
江尽愁何尽,床空梦不空。
燕多知近海,蝶少为饶风。
底事吟诗健,吟诗正待穷。
()

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清香一点入灵台。傲雪家风犹在。
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自开自落有谁来。与妆上林相待。

()

中兮和茇,和兮中之茁。

潜鞠兮中和,笃生兮人物。

()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

入道休愁不肯。回首不过寒况。一志不荣身,愿把众生提拯。

救□。救□。救□心行平等。

()
一别高明去,频为瘴疠侵。
连沧公境界,横碧我山林。
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
他年如衣锦,毕世莫分襟。
()

鹏翼翩翩去路遥。归来羞费楚词招。读书未免终投阁,洒酒何妨暂过桥。风与月,不须邀。时来闲处伴推敲。儿童也笑翁慵甚,睡起床头日已

()

春来常是见花羞,终日帘垂懒上钩。淑气薰人饶旧梦,柳条萦带绾新愁。

情归野草泥寒雨,目断长江送去舟。笑比南金身自许,镜鸾独抱下妆楼。

()
子美百花潭北庄,君今召作咏归堂。
山分剑阁云根瘦,江送逢婆雪汁香。
漱石枕流红锦浪,浮家泛宅白鸥行。
何人夜诵相如赋,给札兰台看堵墙。
()

仲冬朔吹严,雪零应寒候。枯条竞鸣宵,顽阴互昏昼。

淤深途绝车,冰闭城失漏。穷谷噤孤

()

岁暮洞庭山,知君思浩然。
年侵晓色尽,人枕夜涛眠。
移棹灯摇浪,开窗雪满天。

()

碬铁当用椎,析薪当用斧。
拔蓼而植荼,去辛还得苦。
峨峨九阳门,卫以豹与虎。

()

偃月堂成已祸基,徒令千古罪环儿。中原战血生荆棘,可惜三郎见事迟。

()

孰与言诗李髯叟,一日不见已为疏。因观故京来白下,载闻新作过黄初。

小峰待月许携被,中林放鹤要回车。杜陵醉歌不易得,岂惜华阳真逸书。

()

不有浮觞乐,谁知爱客深。投醪当席意,修禊昔贤心。

自至疑仙术,虚来协道襟。去留虽任物,斟酌孰窥阴。

()
隐居不惠不夷间,拜爵山中驿使还。
身远觚稜几千里,少微星影堕空山。
()

一棹夷犹上剑津,烟霞楼观可栖身。云山漫漫空伤别,野鹤昂昂已出尘。

溪路梅花千树雪,仙家瑶草四时春。他年鍊得金丹就,持向高堂寿老亲。

()
东湖湖面波渺瀰,东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
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原人间识。
乾刊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
()

閒写家书付六亲,纵为部曲亦王臣。生成热血消霜雪,不用寒衣寄远人。

()

登山兴尽早宜归,况是东风送客时。只有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

()
穆王得八骏,万事得期修。
茫茫万载间,复此好远游。
车轮与马迹,此地亦尝留。
想当治道时,劳者尸如丘。
()

蜣螂抟土丸,其智竟莫测。中包实粪秽,外裹疑橡栗。

后推前复挽,圜转何捷疾。端如趁严程,又似衒巧术。

()
尝闻马南郡,少有拔俗韵。
寒灰几见溺,铩翮常思奋。
桐薪鸣灶间,剑气吐吴分。
多言世益嗤,当律心自隐。
()
西邻豫章客,病骨瘦栾栾。
清夜眠孤枕,终朝饱一箪。
雨多愁不出,讲罢未应餐。
约我晴相过,门前泥欲乾。
()
脉暖犹涵老藓斑,眼花仍带泪痕潸。
厄於劫火元无恙,意在斯文尚苟完。
一片墨光留手泽,浑家黄色上眉间。
只消半滴冰蜍水,涨起满村烟雨寒。
()

振衣浴罢体更轻,竹枝投石声彭觥。空山昨夜龙洗窟,雨过万壑泉纵横。

山灵知我有默祷,故遣浮云散萦绕。一峰阴见一峰晴,天柱中央翠于埽。

()

闽海钟奇烈,难逢萃一门。乾坤俱正气,先后各殊恩。

省以兰逾洁,舟于柏共存。盈庭多宝树,世泽衍诸孙。

()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
画阁深围,暖红光里芳林影。
暗香成阵。
上下花相映。
倒挂疏枝,月落参横冷。
()

无动行善行,无明流有流。
种种生住灭,念念闻思修。
终不与法缚,亦不著僧裘。

()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
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

家山花柳春,侍女髻鬟绿。出处亦何心,晴云在空谷。

()

东陵五色瓜,精彩化云英。堕地结紫玉,流光烛岩扃。

仙人夜采掇,剖之为巨觥。神工谢雕琢,朴质疑生成。

()

荷亭竹榭共乘凉,贪睡嗤侬午梦长。独自看书消永昼,碧纱橱内静焚香。

()

箦中尸忽为秦相,跨下人俄拜楚王。
老退已成大父笑,行嘲一任少年郎。

()

人贫方彻骨,塔尚以金名。采蕨扶云出,寻诗蹋月行。

断碑看字影,驯虎听经声。我到家常饭,因留太古情。

()

雨过残春远,晴天半入梅。草根馀落照,花润只深苔。

山共朱帘捲,庭无蜡屐来。翠钱流地满,珠靥照人开。

()

一室无心事扫除,蓬蒿没膝绕吾庐。何人解有陈蕃志,过客休疑仲蔚居。

()

延昌宫中国祚短,神龙堕地化作犬。杨婆咒祷空纷纷,宁知金翅衔王孙。

王孙忆翁须好作,翁死旬时还奏乐。花枝袅袅春绵绵,杨郎宫中恣醉眠。

()

关前为我立踌躇,犹曳诸生昨日裾。百粤风烟监禄路,五侯笔札子云书。

江城浪稳通官舫,夕馆花深候使车。去勒平蛮功第一,伏波铜柱更何如。

()
冷花疎蕊竹间横,浅薄笼烟淡作晴。
怊怅野桥春水断,几回相见不分明。
()

  大人先生盖老人也,不知姓字。陈天地之始,言神农黄帝之事,昭然也;莫知其生年之数。尝居苏门之山,故世或谓之闲。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其视尧、舜之所事,若手中耳。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行不赴而居不处,求乎大道而无所寓。先生以应变顺和,天地为家,运去势颓,魁然独存。自以为能足与造化推移,故默探道德,不与世同。自好者非之,无识者怪之,不知其变化神微也。而先生不以世之非怪而易其务也。先生以为中区之在天下,曾不若蝇蚊之著帷,故终不以为事,而极意乎异方奇域,游览观乐非世所见,徘徊无所终极。遗其书於苏门之山而去。天下莫知其所如往也。

  或遗大人先生书,曰:“天下之贵,莫贵於君子。服有常色,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立则磬折,拱若抱鼓。动静有节,趋步商羽,进退周旋,咸有规矩。心若怀冰,战战栗栗。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颂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为礼是克。手执珪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 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闾,长闻邦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故挟金玉,垂文组,享尊位,取茅土。扬声名於后世,齐功德於往古。奉事君上,牧养百姓。退营私家,育长妻子。卜吉宅,虑乃亿祉。远祸近福,永坚固己。此诚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披发而居巨海之中,与若君子者远,吾恐世之叹先生而非之也。行为世所笑,身无自由达,则可谓耻辱矣。身处困苦之地,而行为世俗之所笑,吾为先生不取也。”

()
不减浣花头,仍兼事事幽。
浑忘帝城札,好在竹林游。
有意求如愿,无机防海鸥。
秋凉入吾树,旧读定能搜。
()
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生烟。
归鞍草草还城市,惭愧幽人正醉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