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身无此地。宋代。张继先。固元精,收听视。物外身无此地。接子谬,季真非。无为翻有为。但心虚,教腹实。密与寥天为一。华阳洞,广寒宫。人人方寸中。
《更漏子(和元规天和堂)》是宋代张继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固定元气,收听和观察。超越尘世,身处无物之地。接纳迷惑之子,拒绝伪善之人。无为而有为。只有内心虚无,才能教导别人心境饱满。宇宙的广阔与寥廓融为一体。华阳洞、广寒宫,都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虚无。诗人认为,固定元气,收听和观察世界,可以使人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他强调接纳真实的自我,而排斥伪善的人和观念。诗人认为,无为而有为,只有内心的虚无和满足才能真正影响和教导他人。他提到了华阳洞和广寒宫,这些象征着宇宙和神秘的地方,但他认为这些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赏析:
这首诗词融合了道家的思想,强调内心的虚无与宁静。诗人通过对固定元气、收听和观察的描述,表达了超越尘世的境界。他指出接纳真实的自我,摒弃伪善,是实现内心满足的关键。诗人以"无为而有为"来描述这种境界,意味着在内心的虚无和宁静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一种有为的状态。
诗中的华阳洞和广寒宫都是神话中的地方,代表着宇宙和神秘的存在。诗人将这些地方置于"人人方寸中",强调它们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超越尘世的能力和智慧。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远的语言,表达了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与虚无。通过强调真实自我的接纳、摒弃伪善以及内心的满足,诗人呼吁人们发掘内心的宇宙和神秘,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张继先。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