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合当年伴君死。唐代。罗隐。强歌强舞竟难胜,花落花开泪满膺。只合当年伴君死,免交憔悴望西陵。
《铜雀台》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的年华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的挚爱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此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强歌强舞,竟难胜,
花儿落下,又绽放,泪水满怀。
只适合当初与君共生死,
免得面容枯槁地望着西陵。
诗意:
《铜雀台》诗歌的诗意深沉而哀伤。诗人通过强烈的音乐和舞蹈的表达方式,表现了逝去的年华与美好时光在面对无法抵御的岁月流逝和命运的摧残之下,显得无力和脆弱。花落花开的景象代表生命的瞬息和无常,而泪满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和伤痛。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挚爱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逃避岁月带来的憔悴和枯槁,而免去面对离去的思念之地西陵。
赏析:
《铜雀台》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挚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强调花落花开和泪满膺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悲伤和离别。诗中的“铜雀台”可以理解为时光的象征,而望西陵则代表了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和哀悼。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给读者带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