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教鹦鹉哑。唐代。司空图。好鸟无恶声,仁兽肯狂噬。宁教鹦鹉哑,不遣麒麟细。人人语与默,唯观利与势。爱毁亦自遭,掩谤终失计。
《感时》,唐代司空图创作,诗意深刻。他以动物的形象来暗喻人性。
诗人笔下好鸟不会发出恶声音,温顺的动物也不会咬人。诗人表示宁愿让鹦鹉变得哑口无言,也不愿让美丽的麒麟变得狡猾险恶。这种比喻传达了对于善良纯洁的渴望,而不希望美好的事物被腐化。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人们言辞的多样性,有的人两面三刀,口若悬河,也有的人沉默寡言。诗人认为,这样的人通常只关注个人利益和权势,对于道德品质不会过多关注。这种利己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起伏和争斗。
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深情告白。他说爱恨反复将会带来自己的毁灭,而封闭自己的心灵去掩盖别人的谤言最终也会失去计算。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动物的比喻和对人性的反思,传达了对纯真善良的渴望,同时批评了追逐利益和权势的个人主义思维方式。诗人呼吁人们保持真诚和善良,不为了私利而背弃道德原则。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司空图。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