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秦系诗)。唐代。马戴。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禅室绳床在翠微,
松间荷笠一僧归。
磬声寂历宜秋夜,
手冷灯前自衲衣。
中文译文:
禅室在青翠的微风中,
松林间,一位僧人戴着荷叶帽归来。
寂静的磬声在历察适合秋夜,
寒冷的双手自己修补衲衣,坐在灯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送别僧人归山寺的场景。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禅室静谧的氛围,翠绿的松林和一位穿着荷叶帽的僧人。他描述了僧人回到山寺时的情景,寂静的磬声与宁静的秋夜相得益彰。最后,僧人坐在灯前自己修补衣裳,展示了僧人的纯朴和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禅室场景。通过对禅室、松林和僧人的描绘,创造了一种宁静、静谧的氛围。诗人以寥寥几句,展示了僧人归来的场景,表达了禅室中的宁静和僧人的自我修行的生活态度。通过描写磬声、手冷灯前自修补衣裳的场景,更加凸显了僧人超脱尘世的形象。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禅室和僧人生活的赞赏和敬佩之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宁静与平和。整首诗意境高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简约唯美的创作风格。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也能感受到一份宁静与安详。
马戴。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夜至鲁港。元代。许有壬。桴鼓远铜笼,前驱列炬红。星芒寒拂地,江影静浮空。听语渔村近,连航水驿通。不才惭传食,鲑菜足为供。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唐代。李嶷。十八羽林郎,戎衣事汉王。臂鹰金殿侧,挟弹玉舆旁。驰道春风起,陪游出建章。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尘生马影灭,箭落雁行稀。薄暮归随仗,联翩入琐闱。玉剑膝边横,金杯马上倾。朝游茂陵道,暮宿凤凰城。豪吏多猜忌,无劳问姓名。
夜上隐居寺。唐代。唐求。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宋代。黄庭坚。老作同安守,蹇足信所便。胸中无水镜,敢当吏部铨。恨此虚名在,未脱世纠缠。梦作白鸥去,江南水如天。
感通寺。明代。杨慎。岳麓苍山半,波涛黑水分。传灯留圣制,演梵听华云。壁古仙苔见,泉香瑞草闻。花宫三十六,一一远人群。
得蜀信。宋代。赵鼎。云水关山恨渺茫,尺书能慰九回肠。剑南亲旧知安健,陜右兵民亦奋扬。契阔十年悲故国,飘零百指滞殊乡。何由结伴春风暖,也向襄阳下洛阳。
王和鼎石铫甚佳以诗丐之。宋代。吴则礼。枵腹强自满,日爱几合陈。豆粥咄嗟办,岂是吾曹人。故应彭亨腹,称此病瘦身。君从东海来,便便作云根。我有紫玉璧,气压连城珍。要渠作蟹眼,一洗胸次尘。王郎实好奇,宿昔饱幽事。莫逆无与畴,端以同臭味。
饮中醉歌题赠李东甲。明代。王慎中。东甲先生爱静便,辞官正及未衰年。忘机不赌围棋墅,好饮多开种术田。每誇妙得闲中坐,更诧无如醉后眠。子夜弦歌娱客处,一春风雨养花天。红英渐委苍苔上,白雪来侵丝鬓边。世态无端争梦里,人生何事胜樽前。
寄张习之四首 其四。元代。周砥。夕阳在山云在松,松间石上忆相逢。西林问讯屡有约,且可会面得从容。
中秋夜与泾阳刘西谷编修吴山对月。清代。赵执信。东见千里江,西见十里湖。寒光欻合离,荡此秋月孤。吴山秀接天,月出当其前。登高莽四顾,清辉满人间。远心忽飞扬,南北同一圆。我乘白鼋越沧海,君亦赤鲤辞秦川。忆昔燕市别,九十度盈缺。宁知来此地,复共今夜月。雄城百万家,歌吹方阗咽。邈然山颠客,一笑两幽绝。明日扁舟江上风,思君独在湖山中。
南峰庵庵径有古榕树悬枝对峙宛若关门。明代。傅汝舟。古树上危根,依天巧作门。云飞不在外,虎过定消魂。野客逢迎少,山僧出入尊。朋游坐不厌,叶落满金樽。
御帐坪次王伯安韵。明代。边贡。白日天门近,青山御帐空。亭虚从眺览,树古自登封。过鸟层云上,鸣泉万壑中。翠华春不返,惆怅昔人踪。
涵碧亭 其一。元代。陈樵。涵碧池头夏气清,我从三昧起经行。移樽近树传杯绿,向日看山入户青。人似亭前花不语,诗如江上草无名。山中水调知何限,不入熙宁水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