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涧护云林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香山下卜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ué jiàn hù yún lí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
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
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
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
()
投足:投足,汉语词语,读音tóu zú,与“举手”一词连用,为“举手投足”,指动作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久息乱藤石壁:陡峭直立的岩石。
云林:1.隐居之所。唐王维《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金张斛《还家》诗:“云林无俗恣,相对可终老。”清陈大章《送胡卜子南归》诗:“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2.汉宫馆名。《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霍后立五年,废处昭臺宫,后十二岁,徙云林馆,乃自杀。”《晋书·外戚传序》:“遂使悼后遇云林之灾,愍怀滥湖城之酷。”3.指云梦泽。《文选·枚乘<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刘良注:“云林、云梦泽也。”4.元代画家倪瓒的别号。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壬辰过阳羡之亳村,定道人出所藏云林《十万图》相示,皆有云林自跋。”清纳兰性德《忆江南》词:“江南好,真箇到梁溪。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用宜兴窰长方盆叠起一峯,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巉巖凹凸,若临江石磯状。”5.台湾省辖县。
深藏

《香山下卜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香山下卜居》

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
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
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
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

译文:
我年纪已老,需思虑老年计划,老年计划就是整理头发。
初次来到山下,心灵长久未得宁静。
茂密的藤蔓覆盖石壁,峻峭的峡谷保护着云杉林。
如果要寻找一个深藏的地方,没有比这里更深的了。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晚年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寻求宁静的心愿。诗人认识到自己已进入晚年,思虑老年计划,而老年计划就是整理头发,体现了他对于自身形象和仪态的关注。诗人来到香山下,期望在这片山水之间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安逸,远离世俗的纷扰。他描述了山下的景色,藤蔓覆盖的石壁和峡谷保护的云杉林,暗示了他希望这个地方可以提供一种遮蔽和保护,使他能够深藏其中,远离喧嚣和烦忧。

赏析:
《香山下卜居》是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诗,通过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老年生活的思考和向往。诗中以老年人整理头发的动作来象征老年计划,折射出诗人对于自身形象和精神状态的关注。整首诗以山下为背景,山水之间的景色描绘出一片宁静和幽静的环境,体现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藤蔓遮蔽的石壁和峡谷保护的云杉林,给人一种隐蔽和庇护的感觉,暗示了诗人渴望一个深藏身心的地方。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白居易晚年对于内心宁静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境遇和人间繁华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