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饮困连宵。唐代。白居易。日居复月诸,环回照下土。使我玄云发,化为素丝缕。禀质本羸劣,养生仍莽卤。痛饮困连宵,悲吟饥过午。遂令头上发,种种无尺五。根稀比黍苗,梢细同钗股。岂是乏膏沐,非关栉风雨。最为悲伤多,心焦衰落苦。馀者能有几,落者不可数。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苍华何用祝,苦辞亦休吐。匹如剃头僧,岂要巾冠主。
中文译文:《和祝苍华》日复日,月復月,环回照射下大地。使我乌云散开,化为白丝纤。生来禀质瘦弱,养生仍然憨厚。痛饮连绵整夜,悲吟饥过中午。于是头上长出发,种种无比尺寸。根稀犹如黍苗,梢细如同钗股。岂是因缺少梳洗,不关栉风雨。最为悲伤多,心情焦虑衰落痛苦。剩下的能有几,掉落的不可计数。秃头像乌鸦堆满河,掉落像乌鸦羽毛飘落。祝苍华有什么用,苦辞也不必吐露。是否像剃发的和尚,那还用得上帽子冠。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中的其中一首,题为《和祝苍华》。诗中作者借自己头发的生长和脱落之情形,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衰老的感慨和悲伤。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头发的情况,暗喻了自身的生命之短暂和人生之无常。他通过对头发的细微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身体的衰老和时间的逝去的感叹。诗中用“玄云”、“素丝缕”来形容头发的颜色和纹理,用“根稀比黍苗”、“梢细同钗股”来形容稀少的头发和细小的头发末梢。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描绘出了自己头发的枯萎和减少,从而引发了对衰老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和感叹。诗人用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性的深刻思考,让读者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写,展现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