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曲两三家,相过路不赊。对门开竹径,临水种梅花。
酒熟留人醉,诗成任客誇。时时谈旧事,相看鬓垂华。
奉题伯父双峰樵隐四首 其三。元代。杨载。山曲两三家,相过路不赊。对门开竹径,临水种梅花。酒熟留人醉,诗成任客誇。时时谈旧事,相看鬓垂华。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杨载。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赋永上人纸帐。明代。高启。剡藤裁素帱,坐使诸尘隔。冬室自生温,寒窗屡更白。不随直省被,长覆栖禅箦。思曾雪夜时,宿伴山中客。
祀马将军竹枝辞。宋代。马之纯。倒指于今四百年,竹间祠宇尚依然。藤萝挂木长如旆,苔藓侵堦碧似钱。
喜雨二解 其一。宋代。吴潜。乌■新春玉粒堆,齐头■■又相催。高田犹怕来秋旱,上界俄闻发水雷。几日云车停野外,今宵雨旆入城来。须臾檐溜如奔峡,枕上吟哦一快哉。
呈蔡内翰。宋代。毛滂。鄙夫十年江洚客,岸草汀鸥随步屧。稍收晚景付长竿,河伯供鱼慰弹铗。烟云不锁北阙心,飞出乱山青万叠。束书却入国东门,觚棱瑞日明书笈。蹇驴破晓踏春泥,谁家暖气生牙颊。门前宾客鄙可怜,纷如寒蚕饥望叶。主人看屋客看地,士氯萧条无一捻。迩年恰得玉堂家,名在执鞭犹炜烨。玉堂丈人廊庙资,宝带垂鱼光绕胁。棣萼青春自一门,璇题白日常三接。侧闻好士礼作罗,织鳞弱翮归渔猎。蹉跎岁晚曳裾人,半彫鬓绿仍随牒。涧溪幽菜傥可羞,试鸡万钱聊一筴。
再过溧阳县见李侍御二首。宋代。项安世。中朝文字家,独叹仁公门。时时落人间,欬唾如云奔。岁月坐成晚,今为邻里尊。向来崔魏徒,十九归邱原。宛在水中央,灵光兀孤蹲。庭空鸟雀入,日晏烟尘昏。我来重太息,心事与谁论。丈人笑谢客,久矣欲忘言。
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记李花初发,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白发重来,画桥一望,秋水长天孤鹜飞。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
相君高节崔嵬。是此处耕岩与钓溪。被西风吹尽,村箫社鼓,青山留得,松盖云旗。吊古愁浓,怀人日暮,一片心从天外归。新词好,似凄凉楚些,字字堪题。
沁园春(答余叔良)。宋代。辛弃疾。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记李花初发,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白发重来,画桥一望,秋水长天孤鹜飞。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相君高节崔嵬。是此处耕岩与钓溪。被西风吹尽,村箫社鼓,青山留得,松盖云旗。吊古愁浓,怀人日暮,一片心从天外归。新词好,似凄凉楚些,字字堪题。
感时述事(十首)。明代。刘基。天王有万国,抚治不能遍。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易置苟无恒,勤怠朝夕变。自非氏俦,何官匪邮传。矧兹世多故,军府希间宴。戎机一以失,蚁穴偾台殿。公庭委旧事,书牍呈新选。来者且迟迟,在者同秋燕。伦安待日至,退托从私便。奸贪遂乘隙,民病孰与唁。大臣国柱石,忧喜相连缠。反躬既遗阙,何以率州县?寄与要津人,有舌未宜咽。¤
梁雅乐歌 諴雅 三。南北朝。沈约。我有明德。馨非稷黍。牲玉孔备。嘉荐惟旅。金悬宿设。和乐具举。礼达幽明。敬行尊俎。钟鼓云送。遐福是与。
西湖竹枝词五首 五。明代。朱朴。郎从湖上打鱼虾,妾在湖边只浣纱。生长不离湖水上,涌金门外是侬家。
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唐代。耿湋。古树汾阴道,悠悠东去长。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挽吴太夫人。宋代。陈宓。昔在三山日,曾升孟母堂。官寮同令子,箴训出幽房。盛拟双封国,俄惊一奠觞。新阡缘孝感,挥涕望高冈。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宋代。陈普。五鬼不害道,含沙非杀身。大和一巨毒,西方无人伦。三圣不复作,谁亨万世屯。
山中六言二首 其二。明代。潘希曾。败叶漫山不扫,孤云在岫方閒。采药仙人何处,黄昏独鹤飞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