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牡丹朗读

《牡丹》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坚强,通过牡丹花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娇红如牡丹花的女子的赞美和欣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逢盛暑不冲寒,
如果不经过炎热的夏天和严寒的冬天,
种子就无法长成一丛花。

醉眼若为抛去得,
眼睛沉醉于花朵的美丽,
就应该抛开繁华的世界。

狂心更拟折来看,
内心狂热的渴望
更加迫切地想要亲近它。

凌霜烈火吹无艳,
无论是严寒的霜冻还是灼热的火焰,
都无法破坏它的艳丽。

裛露阴霞晒不干,
经过露水和阳光的洗礼,
它依然保持着鲜艳的样子。

莫道娇红怕风雨,
不要说娇红的花朵怕风雨,
它经历过时间的考验依然不凋零。

经时犹自未凋残。
经过时间的推移,
它仍然保持着美丽不凋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牡丹花的形象,抒发了对娇红如牡丹花的女子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诗人通过牡丹花的坚强品性,表现出对女子坚强、美丽的赞赏,在绚丽奢华之后,期望能够抛弃浮华,追寻内心的真实和纯粹。诗人还表达了对于美丽不凋零的娇红之情,认为美丽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永不褪色。整首诗以牡丹花为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和形象描绘了美丽、坚强的牡丹花以及与之相似的女子,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想象力和以花为媒介表达情感的能力。同时,通过牡丹花的形象,还可体现中国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和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朗读
()

猜你喜欢

侯登庸兮龙飞初,皇心恳恳兮治之图。侯莅我兮我以舒,弱之植兮彊之锄。

生理遂兮租罔或逋,弗遑宁处兮侯云痡。枳棘剪兮鸾凤徂,我始闻之涕涟如。

()

太史占天云物好,初阳律合黄钟。日缠南极北郊风。雪花先柳絮,飞舞透帘栊。
圣运时和兼岁稔,歌欢处处皆同。簪声相庆晓光中。金炉红兽炭,一举寿杯空。

()
智琼久已乘龙去,留得人间十二枝。
插向瓦瓶伴孤枕,别无玉骨与冰肌。
()
我捧江西檄,公乘使者车。
飞腾今已去,留落又何如。
谁敢怀离阔,惟思读诏除。
九州期大庇,宁独爱吾庐。
()

落日催行客,马上振短策。触途眉见赤,堕俗眼生白。

安知青林中,有此江上宅。决眦破天藏,荡胸纳空光。

()

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翊圣恩华异,持衡节制殊。

朝廷连受脤,台座接訏谟。金玉裁王度,丹书奉帝俞。

()
孔融过五十,海内故人稀。
相府恩犹在,知君未拂衣。
()

曙催河斗转阑干,垂老怜予把别难。鹢首舟烦诸子送,竹皮冠笑故人弹。

出门天地涛声壮,凭轼关山雪片寒。醉后强抛沧海去,曲尘终恋钓鱼竿。

()

杏花微露春犹浅。春浅愁浓愁送远。山拖馀翠断行踪,细雨疏烟迷望眼。

暮云浓处轻吹散。往事时时心上见。不禁慵瘦倚东风,燕子双双花片片。

()

翘车蕊佩谒明光,禁籞多年费稻梁。
祇羡泥涂龟曳尾。翻嫌雾雨豹成章。
鸣鸠春{彀弓换子}先畴废,寒蝶秋菘老辅荒。

()

鸲鹆鸲鹆,众皆如漆,尔独如玉。鸲之鹆之,

众皆蓬蒿下,尔自三山来。三山处子下人间,

()

细草平沙白鹭前,骊珠长照水中天。何人曾解悬陈榻,此日初移访戴船。

万壑寒云山似画,五湖明月夜如年。不知范蠡今何在,欲向沧波问计然。

()

往往凭高忆洞天,朱明回首隔苍烟。山连楚越人为险,水注东南地转偏。

云外拾菰喧稚子,溪囗囗药笑顽仙。道人别有生涯在,借地开池自种莲。

()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
()
儒冠谁使首,何至动言贫。
此事须吾党,相期到古人。
衰颜犹可镜,短发仅堪巾。
举世无知者,孤灯夜独亲。
()
回雁峰高起夕岚,孤舟落日系江潭。
雁知瘴疠愁南渡,逐客明朝路更南。
()

楼台遥人望,已觉不同天。览胜开新目,逢僧话旧缘。

阴成过水树,潮送到门船。衣带何相限,风涛四十年。

()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

靓妆才罢粉痕新,迢递风回散玉尘。
若遣有情应怅望,已兼残雪又兼春。

()
无数轻鲦莲叶东,泳芳吹沫竞浮空。
疑追戏蝶来天上,误饵游丝没镜中。
点额冷光如吸露,濯鳞香阵微飧风。
相忘乐事江湖外,捉影还看嚼蜡同。
()

高楼愁独倚,薄暮罗衣寒。箜篌弹不尽,明月半阑干。

()

冲霄难为羽,泛海难为舟。缚羊驾我辂,猛志空悠悠。

农时失耕耨,何以望有秋?决藩盗菽粟,鹰隼不如鸠。

()

风于万里外,飞动故人情。如许殷勤至,居然左右清。

吹潮成雪色,入竹已秋声。佩玉丁丁起,台襟翼翼生。

()
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
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何代非聊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
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
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
()
一样乾坤几样人,甑生尘异袜生尘。
寒窗黄卷青灯雨,暖阁金钗玉斝春。
谁同公子梦方魇,我与先生诗又新。
□□儿曹供笔墨,为言不是写真真。
()
亲见子云豸不扬,迟以岁月名自彰,松江笠泽几多地,古今三作胜士场。
鸱夷已去乘海航,季鹰抚事惊秋霜。
五百年间天随子,汀洲杜若齐芬芳。
笔床花灶湖光里,欸乃声中弄清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