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其三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其三朗读

高人惠我岭南茶,烂赏飞花雪没车。玉屑三瓯烹嫩蕊,青旗一叶碾新芽。

顿令衰叟诗魂爽,便觉红尘客梦赊。两腋清风生坐榻,幽欢远胜泛流霞。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耶律楚材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耶律楚材朗读
()

猜你喜欢

野芳佳木自衡斜,约勒春风占物华。聊复避喧非避世,种桃不似种梅花。

()

异代看黄绮,明时更许巢。乾坤长作客,湖海半论交。

卧忆鲲鹏起,吟从蝘蜒嘲。玄亭奇字遍,吾梦亦衡茅。

()
宸传三百旧京华。
仁孝自名家。
一旦奸邪,倾天拆地,忍听琵琶。
如今在外多萧索,迤逦近胡沙。
()

腊里天公未得閒,重阴先殿晚来寒。数丝绰约流空际,一陈缤纷糁夜阑。

已傍馀光窥蠹简,更消清液试龙团。杜门自觉心神莹,老去追随只强欢。

()

蒲酒邾城驿,频来似故居。尊馀黄米酒,馔有白鳞鱼。

落日横孤嶂,轻烟淡远垆。客程将半月,几日到环滁。

()
谁挽天河泻翠崖,一条飞瀑界烟霞。
只愁风力半天劲,吹向人间作雪花。
()

我年四十四,须发已见白。况复秋冬来,尪然抱羸疾。

强颜班行中,公私有何益。既不能随时,又不任陈力。

()

风蟾成晕露成霜,玉箭添筹怨漏长。
四载归心同骑省,半分仙骨过东阳。
惊猿久负排巢客,乘驷谁轻喻蜀郎。

()

听彻哀弦泪两行,香山居士未心降。当年杜老吞声哭,恨不相逢在曲江。

()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小臣叨载笔,欣此颂巍巍。

()

渐渐殷墟麦,离离周庙黍。伤时泣大夫,感物悲王子。

生世逢变革,痛心孰能已?风景不异昔,河山倏殊轨。

()

皇天开洞府,自我马蹄忙。春漏黄金界,云和翠玉房。

宝山阴火动,玄窦紫霞香。回首无何上,神功接混茫。

()

重阳风雨竟无声,秋榜传来乍有情。自笑登科逢故实,和凝衣钵十三名。

()
莫言青松青,有时亦摧折。
莫言圆月明,有时亦亏缺。
莫逆论心素,刎颈定交结。
年发未及衰,交情已消歇。
()

驰车出东城,车声何辚辚。揽辔就古道,古道多荆榛。

十进九反却,嵲屼摧吾轮。所造未千里,计程已逾旬。

()
袖携文满卷,下问及深衣。
拟议金难订,稽迟璧未归。
重逢何日是,一梦已人非。
宿草自春处,老心东向飞。
()
便风五两更悠悠,回望乡闾烟雾浮。
若问无情唯颍水,不来随我到扬州。
()

琴台书榭绿阴深,杖履时时隔水寻。閒过永明湖上看,几家桃李自成阴。

()

练槌{艹井}髻紫头绳,金绣云肩翠玉缨。学舞天魔才摆队,长安又领接番僧。

()

东江去悠悠,送子孤行舟。舟行复几时,江乡生远愁。

海水无定影,萍踪忽飘浮。虽非千里别,出门成久游。

()

青蛟蜕骨万条长,玉架盘云护晓窗。外面看来些子叶,中间著得许多香。

一枝缟色分明好,百卉含羞不敢芳。飞杀衔花双海燕,被渠勾引一春忙。

()
泥滑滑,向谁语,山南山北幽林裹。
一朝笼入闹廛中,犹自千声万声不知止。
尔勿呼,人憎汝。
()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
东风试暖却成寒,春恰平分又欲残。
淡著烟云轻著雨,近遮草树远遮山。
人行柳色花光里,天接江西岭北间。
管领社公须竹叶,在家在外匹如闲。
()

将从三峡泛扁舟,先向仙游寺里游。
水石却惊偏怪异,江山狂兴一时休。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见心知命好,一别隔烟波。世乱无全士,君方掇大科。

早随銮辂转,莫恋蜀山多。必贡安时策,忠言奈尔何。

()

士元来访颍川公,桑下清谈有素风。不扣洪钟安识响,更闻妙句岂宜蒙。

如君晚节犹堪奋,期我高名莫大穹。此别应难问消息,寄书无惜到山中。

()

麦穗虽乾耳,秧苗未吐心。正须云泼墨,生怕日流金。

气郁山堂润,风回竹径阴。称人三四点,争道即为霖。

()

我住城中五十日,念子终日不相忘。
驿回陇首梅未发,雁过沙头书几行。
田间鸡黍酒正熟,霜后园林橘半黄。

()

故人渺天末,江湖阻书告。忽接琼瑶音,绵绵来远道。

言采畹上兰,用以远相报。岂无他物贻,将投君所好。

()
倡条繁蒂绿层层。
解衫扶醉同登。
暝云无树亦_嶒。
红袖深凭。
()
水石一栏干,僧归四山静。
携琴谱涧泉,月浸夜深冷。
()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

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

()
后乘从公访古梅,梢含笑脸未全开。
不妨东合撩诗兴,未分愁听起夜来。
()

弱水盈盈一望中,群仙环佩起天风。青霄尽敛浮云色,紫气遥临大海东。

()

何人并辔访山隈,道是寻僧乘兴来。入座翩翩今贾董,谈心落落旧宗雷。

云横谷口樵歌出,风过溪头牧笛哀。错比龙钟双舞袖,德云不在妙高台。

()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

吴根越角路绵绵,自别西湖十二年。一塔送柳来往棹,四山出没雨晴天。

荷亭剪烛萦愁梦,茅屋题诗结净缘。独有北山荒馆在,不堪写入昔游篇。

()

江路何迢远,乘舟亦自劳。

篷疎霜气入,港狭水声高。

()

山明雪犹积,林白梅已绽。
冻泉时断续,晴云既流烂。
山空樵者归,树响游蜂散。

()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
宫柳垂垂拂苑墙,啼莺惊梦暗心伤。
起来羞见空中絮,也得随风入御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