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所南兰。元代。倪瓒。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参考资料:
1、蒋学浚.历代爱国诗词鉴赏: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186
2、万明华.爱国古诗百首译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14
《题郑所南兰》是一首题画诗,是为郑所南所画的墨兰而题写的七绝。倪瓒深知郑所南之心,故题此诗,表达出了自己的民族意识。
参考资料:
1、任克奇.无锡名人诗文选:山西人民出版社 山西出版集团,2010:23-24
诗一开始就对郑所南所画的兰抒发自己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把郑所南所画的兰加以改造后而抒发的。郑所南画的是不着土地的兰花。而作者想象这画中的兰花,在肃杀的秋风里已变成了茅草。这里作者用了屈原《离骚》中“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的诗意,以此手法,表明宋亡之后,不仅国土惨遭蒙古族统治者的蹂躏,而且许多人有的受到摧残,有的变节,有的抗元复国的意志消磨殆尽。而且是整个“南国”一片凄凉,毫无复国的生气了。这两句写出南宋灭亡之后,在蒙古族残酷统治下,抗元复国的斗争已逐渐消沉的情状。
后面两句转而赞扬郑所南。说只有郑所南忠于南宋之心依然坚定不移,他用自己的泪水和着墨水画兰,以绘画的方式写出又一部《离骚》。从而表现了郑所南坚贞的民族节操和坚定的爱国信念。作者赞扬郑所南,实际也表达了自己绝不屈服于任何暴力的民族气节。
全诗用反衬手法。前两句用比的手法表现在蒙元残酷统治下人们抗元复国斗争日益消沉的景象,后两句写郑所南坚贞之节依然不变,以前面两句反衬后面两句,见出所南坚贞之志和爱国精神的可贵。正如孔子所说的:“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
参考资料:
1、潘人和.儒道释诗汇赏 儒诗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223-224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倪瓒。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雪后入临大行皇后 其一。明代。王世贞。振木长飙劲,回空霁雪明。河山俄改色,天地有悲声。苑树连枝泪,宫鸦数点晴。此时仙驭远,知复盼瑶京。
家则堂大参南归。元代。释英。故国衣冠已变迁,灵光此际独依然。一身幽蓟三千里,两鬓风霜十九年。归去午桥非旧日,梦飞秋塞隔遥天。江南遗老如公少,青史名高万古传。
黄几复自海上寄惠金液三十两且曰唯有德之士。宋代。黄庭坚。皱面黄须已一翁,樽前犹发少年红。金丹乞与烦真友,只恐无名帝籍中。
西郊草堂对酒口占。明代。袁华。一点飞花落酒杯,大江如带草堂开。尊前怪底天香满,人在瑶台月下来。
过漪坞。清代。孙元衡。嘉木十馀里,阴森接蔚蓝。人稀多远趣,坐久有深耽。竹隐归云岫,花围定水潭。谁能为小簇,便面到江南。
园田叹四绝。宋代。范成大。万夫陻水水乾源,障断江湖极目天。秋潦灌河无泄处,眼看漂尽小家田。
答仲冯宿兴庆池作。宋代。刘攽。车马还城君肯留,通宵欢语破离愁。水风杨柳猛消暑,沙雨芰荷潜造秋。惊月禽栖时落树,避灯鱼鬣暗冲舟。天明红日骊山道,陈迹依稀似梦游。
题张梦卿双清图。元代。王恽。淡妆疏影两依依,点缀横斜画总宜。恰似孤山篱落畔,小溪如练月如眉。
赵道士山水图。元代。揭傒斯。悄怆寒山晓,凄迷野水昏。长桥通古寺,小艇背衡门。路尽双松上,云生乱石根。如行南岳暮,遥见祝融尊。
送子云五首。宋代。韩元吉。别意能姜楚,骊驹且缓听。百年三过一,万事醉还醒。策马身犹健,看山眼倍青。东风有底憾,吹柳暗长亭。
列之告别为之怅然小诗送别。宋代。李光。小桥西巷每徜徉,忽趁南风返故乡。旋汲双泉烹日铸,从今谁共北窗凉。
长安书事寄薛戴。唐代。李端。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惠远纵相寻,陶潜只独酌。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 其五。清代。丘逢甲。离离芳草长愁根,残雪空林怆梦痕。唤起香魂听说法,满天花雨大观园。
金峨途中。宋代。郑清之。石路索纡水绕村,酒帘深处见柴门。横塘树密鸠携妇,老屋篱深犊有孙。麦莟菜花成绵绣,笋牙薤甲当鸡豚。竹舆莫作追程去,半似桃源欲细论。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宋代。黄庭坚。红紫欲疏啼百劳,洞宫春色醉蟠桃。虚窗酒病扶头起,强取金钗痒处搔。
不和三叠戏作三绝句呈培才一噱 其三。清代。方仁渊。叠韵从来是蔗渣,笑他坡老作尖叉。先生尽有惊人句,莫向时人学画蛇。
送友人丧二绝 其一。宋代。陈东。欲认青帘索酒尝,俄惊丹旐送君丧。吕庄编户伤心切,愁对清风想杜康。
广州感怀。清代。金和。羊去当年不复回,模糊难访越王台。空池寂寞留仙迹,舞榭荒凉慨霸才。文字有灵差不朽,云山无恙好重来。行人莫问兴亡事,且饮珠江酒一杯。
用陶己酉岁九月九日韵。宋代。苏泂。壶樽湛名酒,四散会朋交。黄菊虽未开,翠木亦已凋。驾言彼墟矣,佳处聊登高。山晴敛将夕,宇净豁层霄。迨我色笑同,息尔筋力劳。人情旱欲濡,来苏慰乾焦。傥然随运往,冥契彭泽陶。有花即重九,何必须今朝。
庚戍元日移家惠山舟中作二首 其一。明代。董文骥。东风自信片帆斜,百里乡园路岂赊。爱听山泉因煮荈,并驱鸡犬是移家。未闻春鸟来樯燕,已见寒梅笑岸花。万国朝正看北极,十年拂雾马喷沙。
送陆华父归越。宋代。孙应时。四海桐江陆使君,阿咸诗律更通神。时无势力能推毂,独使文章老斩轮。万卷诗书堪遗子,千岩风月未全贫。青鞋布袜云门路,鸡黍容吾叩主人。
送贻谋之西山访敬亭。清代。敦敏。溪柳样晴丝,明媚西郊路。谁蜡阮公屐,往随灵运步。奚囊一肩诗,烟翠千山树。薄暮醉村醪,飘然入山去。
览旧游。明代。吴与弼。高树春风花正开,芒鞋曾记屡徘徊。如今花落年光莫,寒色斜阳又独来。
塞下曲。明代。陈荐夫。塞草黄云万里哀,胡天漠漠鸟飞回。汉家几见封侯印,曾系沙场白骨来。
寄子瞻舍人二首。宋代。张耒。纷纷名利场,向背不知丑。翟公书其门,客态自如旧。势去竞诋沮,有余丐升斗。高贤少畦畛,小子多状候。退之呼字生,房相肆琴叟。事奇出意表,欲辩不及口。神明劳忠孝,福禄日方厚。防微无早计,求福常恐后。
题子瞻书诗後。宋代。黄庭坚。诗就金声玉振,书成虿尾银钩。已作青云直上,何时散发沧洲。
抚州节推萧学易衙宇一新。宋代。戴复古。摄取高科如拾芥,爱君才调望君深。莫夸书判居莲幕,要把文章入禁林。华屋修成官满去,好诗改定客来吟。西窗共对萧萧竹,不负三杯话此心。
日本杂事诗 其一九四。清代。黄遵宪。轻于蝉翼薄于纱,阑画乌丝整又斜。不用文人愁纸贵,淡黄遍种瑞香花。
菩萨蛮。。李好古1。东风一夜都吹损。昼长春殢佳人困。满地委香钿。人情谁肯怜。诗人犹爱惜。故故频收拾。云彩缕丝丝。娇娆忆旧时。
啄木。唐代。齐己。啄木啄啄,鸣林响壑。贪心既缘,利嘴斯凿。有朽百尺,微虫斯宅。以啄去害,啄更弥剧。层崖豫章,耸干苍苍。无纵尔啄,摧我栋梁。
輓送县令归葬四明。宋代。汪真。桂籍青年压俊英,桥门卒业已成名。九章列秀铜章美,百里春风墨绶荣。德及桑麻犹有颂,梦遗琴鹤已无声。故乡归去长眠夜,芳草斜阳伴墓铭。
寄潘歙州伯恭。宋代。梅尧臣。我贫性爱酒,有酒无钱沽。新安走牙兵,六月至我庐。手中持尺题,肩上担瓦壶。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开之聊倾樽,渴肺如浇酥。醉来欲学李白骑鲸鱼,又思阮籍跨蹇驴。上溪无健鳞,下岭无壮驹,忆君南望空长吁。
至扬州 其九。宋代。文天祥。问谁攫去橐中金,僮仆双双不可寻。折节从今交国士,死生一片岁寒心。
大明门候驾。明代。袁袠。虎旅驱中道,钩陈警六飞。圜丘群望毕,宣室受釐归。旭日迎芝盖,晴云拂羽旂。笙歌前路拥,拜舞接光辉。
和勉斋侄二首。宋代。何梦桂。有鸟千年不归,归来沧海劫尘飞。白杨北郭行人少,青草中原战马肥。喑噫阴阳成物累,浮游天地寄身微。老来尽弃人间事,犹占江头白鹭矶。
武陵春。宋代。连静女。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成?伊若忽然来梦里,邻笛又还惊。笛里声声不忍听,浑是断肠声。
次饶介之琼花诗韵。元代。成廷圭。此花超出万花群,阑槛真如隔彩云。琼馆曾蒙天一笑,玉箫空负月三分。溶溶瑞露通宵下,细细香风隔院闻。后土祠前春似梦,至今红袖客纷纷。
献诗。两汉。薛莹。惟臣之先,昔仕于汉。奕世绵绵,颇涉台观。暨臣父综,遭时之难。卯金失御,邦家毁乱。适兹我土,庶存孑遗。天启其心,东南是归。厥初流隶,困于蛮垂。大皇开基,恩德远施。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释放巾褐,受职剖符。作守合浦,在海之隅。迁入京辇,遂升极枢。枯瘁更荣,绝统复纪。自微而显,非愿之始。亦惟宠遇,心存足止。重值文皇,建号东宫。乃作少傅,光华益隆。明明圣嗣,至德谦崇。礼遇兼加,惟渥惟丰。哀哀先臣,念竭其忠。洪恩未报,委世以终。嗟臣蔑贱,惟昆及弟。幸生幸育,托综遗体。过庭既训,顽蔽难启。堂构弗克,志存耦耕。岂悟圣朝,仁泽流盈。追录先臣,悯共无成。是济是拔,被以殊荣。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备物,金革扬声。及臣斯陋,实暗实微。既显前轨,人物之机。复傅东宫,继世荷辉。才不逮先,是忝是违。乾德博好,文雅是贵。追悼亡臣,冀存遗类。如何愚胤,曾无仿佛。瞻彼旧宠,顾此顽虚。孰能忍愧,臣实与居。夙夜反侧,克民自论。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结草,生誓杀身。虽则灰陨,无报万分。
禅林寺作寄刘书记。唐代。李山甫。坐近松风骨自寒,茅斋直拶白雪边。玄关不闭何人到,此事谁论在佛先。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
滦阳十咏 其二。元代。胡助。绿兰青草玉花骢,驯鹿眠游殿阁东。西梵祝釐环地坐,曈昽日色綵旗风。
比梅 清明前二日,墙角白桃花为风雪损坏。清代。顾太清。比到梅花憨弱。比到梨花轻薄。先占早春开,却也丰姿绰约。吹落。吹落。怪煞雪风交作。
闻王侍郎请老。宋代。宋祁。未老辞荣上所褒,官閒犹寄白云曹。海边人乐鸥先下,笼外天多鹤始高。此路逍遥真有趣,他年侍从信为劳。清商弟子歌声妙,谁判挥金引冻醪。
清修寺在益阳数十里间惠远之弟居之世谓之小庐山二首 其一。宋代。李纲。盘纡石磴白云间,风落岩花满路斑。峰岭横斜自重掩,个中真是小庐山。
再和制帅。宋代。王之望。露宿风餐走部封,要询民瘼下情通。消磨光景驱驰裹,疲弊精神倥惚中。珠玉忽收千里赠,尘埃顿洗一襟空。病余快觉心情爽,愈却头风耳不聋。
灵应祠。明代。滕毅。吴船何汗漫,周道正倭迟。雪涌虾蟆焙,花深石马祠。焚兰瞻玉座,析羽动金支。灵降云如彩,巫歌月在帷。林高悬薜荔,洲近被江蓠。小驻娱今夕,前驱恐后期。嘏传唯好语,行迈藉蕃禧。愿沛沾民泽,微涓敢自私。
山中谣二首 其一。清代。缪荃孙。偶作山中游,愿向山中老。只愁山中人,不知山中好。达官爱入山,野僧爱入城。扰扰亦无心,毋近利与名。
飞仙阁。明代。王廷相。袅袅飞仙阁,空言逼斗辰。江流平入楚,栈道远通秦。伯主并吞旧,风云战代频。终成失天险,切莫弃君臣。
有感十二首甲午。清代。雷钟德。满眼山河拱上都,乾坤局变古曾无。紫霄竟日天沉醉,碧血中原鬼乱呼。苍海茫茫求大剑,朔风浩浩发阴符。湘累幽怨兼身世,泽畔吟成泪欲枯。
咏史。金朝。萧瑟瑟。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干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磋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
拟子卿寄李都尉。清代。方苞。汎桴委惊湍,隈隈任所触。大冶自镕金,焉能顺其欲。羁鸿隐朔漠,飞翔翼常缩。独鹤栖瑶林,长鸣念溪谷。不闻鸾凤音,时恐鹰鹯伏。百年会有尽,沈忧日夜续。寸心遥相望,万里见幽独。
谭节妇。明代。乌斯道。城破兵连远近村,皇皇趋入泮宫门。甘从烈士捐生义,不学降臣负主恩。气逐彩云随剑化,形摹青血与砖存。我来感悼前朝事,为立穹碑慰古魂。
送王相公赴幽州。唐代。皇甫曾。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凤池东掖宠,龙节北方尊。长路山河转,前驱鼓角喧。人安布时令,地远答君恩。暮日平沙迥,秋风大旆翻。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次和李樵怀年丈贻赠凤山九老之作。明代。严而舒。何须入世叹多艰,蔬水箪瓢乐孔颜。一圣一贤堪诵法,老农老圃亦安閒。只宜遁迹居东海,切勿移文待北山。千古渊明栽五柳,高风如在许谁攀。
早朝诗(十四首)。明代。杨子器。晓天宫阙挂星河,鱼钥传回凤辇过。云拥蓬莱通御气,雨晴太液起恩波。鼓严正促千官入,鞭静犹闻禁卒诃。衙退殿头幢节下,花阴满地逐鸣珂。¤
坐上呈师川有怀驹父。宋代。洪炎。上坡谏议立清班,入奉威颜咫尺天。仲氏三山久憔悴,徵君五岭亦迍邅。欣逢白鹤归华表,更想黄能出羽渊。客舍一樽双泪落,相逢里社复何年。
入东林寺。宋代。董嗣杲。晴向过溪亭下留,拂碑慨想晋时流。云生古树茑萝雨,风卷修廊松竹秋。登阁冷知山扑面,照池凉觉水澄眸。捻香礼遍远公墓,僧舍乞茶谈赵州。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六——用乐道舍人韵书十日。宋代。王安石。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午鼓已传三刻漏,从官初赐一杯茶。匆匆殿下催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归去莫言天上事,但知呼客饮流霞。
雁字三十首次韵 其十八。清代。韩氏。结构虚灵宛象爻,低昂欹整翼相交。云书跋尾湖山卷,梵体当头鸑鷟巢。骨瘦似闻飞燕似,格高不付小胥钞。数声已作秋声赋,更掠纤波轶白茅。
人至收书知得心座元安乐蒙惠数珠水晶者金重。宋代。释慧开。百八摩尼颗颗圆,辽天鼻孔一齐穿。恒河砂数佛菩萨,每日呼来跳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