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西蓝好,能来定有缘。青山避乔木,流水信平田。
步屧迷深竹,题诗惜莫烟。尘心厌翻倒,一室暂安禅。
宿西蓝。金朝。周昂。闻道西蓝好,能来定有缘。青山避乔木,流水信平田。步屧迷深竹,题诗惜莫烟。尘心厌翻倒,一室暂安禅。
(?—1211)真定人,字德卿。年二十四进士擢第。调南和主簿。有异政。拜监察御史。以诗得罪,废谪十余年。起为隆州都军,以边功召为三司官。大安三年,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完颜承裕军御蒙古。易州陷落时死难。...
周昂。(?—1211)真定人,字德卿。年二十四进士擢第。调南和主簿。有异政。拜监察御史。以诗得罪,废谪十余年。起为隆州都军,以边功召为三司官。大安三年,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完颜承裕军御蒙古。易州陷落时死难。
绿珠咏。唐代。李昌符。洛阳佳丽与芳华,金谷园中见百花。谁遣当年坠楼死,无人巧笑破孙家。
和黄先卿即事五首。宋代。王炎。见说幽栖地,长年只杜门。谁知双井后,今有此公存。钓月操莲叶,批云卧竹根。静中观物化,画外识乾坤。
舟过彭泽。宋代。董嗣杲。柳移彭泽县,江泛木兰桡。远水初凝暮,青山独去遥。沙明回断雁,月黑起寒潮。爱酒侔元亮,而今懒折腰。
黄用之迁居奉寄。宋代。姜特立。闻道秋来过别居,秋风应已入琴书。草玄正要一区宅。入蜀何须驷马车。
自渭南晚次华州。唐代。司马扎。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西江月。金朝。王哲。王哲心怀好道,害风意要离家。攀缘悉去似团砂。不怕妻儿咒骂。好对清风明月,宁论海角天涯。来来往往跨云霞。此个逍遥无价。
和虞守钓台四首。宋代。姜特立。先生蝉蜕出尘埃,万古声名一草莱。尽道高风激贪懦,何人到此挽舟回。
晓发。唐代。贺知章。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金盏倒垂莲。唐代。无名氏。依约疏林,见盈盈春意,几点霜蕤。应是东君,试手作芳菲。粉面倚、天风微笑,是日暖、雪已晴时。人静么凤翩翩,踏碎残枝。幽香浑无著处,甚一般雨露,独占清奇。淡月疏云,何处不相宜。陌上报春来也,但绿暗、青子离离。桃杏应仗先容,次第追随。
庸庵尚书七十生日。清代。郑孝胥。黑头几人膺重寄,投老海滨能避世。不教子弟逐时流,易待谁堪匹高义?花近楼中十五年,年年诗捲积忧天。须眉如画心情在,暂许歌声到酒边。
再酬雪湖叠前韵三首 其三。明代。谢迁。往来轻便两湖船,修竹轩窗对榻眠。夙喜投閒归洛社,老宜安分乐尧天。依稀景物新蓬岛,牢落生涯旧石田。更约秋篱同采菊,见南山处思悠然。
金错刀·双玉斗。五代。冯延巳。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麒麟欲画时难偶,鸥鹭何猜兴不孤。歌宛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只销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驳复仇议。唐代。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