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清昼四无邻,黄卷中间过半春。落尽杏花浑不看,少年人似老年人。
雨中想东园杏花。明代。张羽。斋居清昼四无邻,黄卷中间过半春。落尽杏花浑不看,少年人似老年人。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张羽。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送陈德脩都宪之河南。明代。朱诚泳。青云黄甲早飞腾,历历贤劳独有称。才领除书迁左牧,又看徵诏进中丞。后生久已归山斗,元首从来藉股肱。记取长安今日别,上元时节正张灯。
修竹芙蓉四首 其四。明代。董纪。黄陵庙前湘水深,苍梧人去杳难寻。西风洒遍啼红泪,竹上斑斑恨至今。
咀丛间新茶二绝 其二。宋代。汪炎昶。卢仝陆羽事煎烹,谩自誇张立户庭。别向人间传一法,吾诗便把当茶经。
秋夜。明代。李云龙。凉露湿芳草,高林秋已凝。幽人坐深夜,落叶洒孤灯。瘦影见栖鹤,梵声闻静僧。前山明日望,知在白云层。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五 未了阁。明代。李之世。束之高阁有何用,货向人间不值钱。权与蠹鱼分一饱,枉教人认夙生缘。
次韵奉赠父友罗公八十自寿。明代。皇甫汸。年同渭叟罕能跻,况复功成谢钓溪。典郡昔闻人尽慕,归田早与世相睽。舆间载酒称元亮,座上谈诗数稚圭。老眼平生书癖在,尚堪散帙对燃藜。
乡饮礼罢次诸公韵。元代。曹伯启。万井笙箫宴画屏,桑田倏忽变沧溟。十年人事成今古,数老天留载典型。琴调既閒逢绿绮,词锋已钝出青萍。尺书上达文昌府,藩邑区区尚礼经。
假宿仙台观吕纯阳真像。明代。符锡。城下南康路,肩舆去复来。黄云遮庾岭,白雨洒仙台。山带芝房老,川依玉殿回。金钱何孟浪,堪笑道人回。
读真西山奏疏。宋代。施枢。戎狄从来不可凭,谁令汉祖议和亲。连衡休易从游说,厝火当忧卧积薪。黯在淮南谋自寝,亮亡司马志方伸。本强始见遐冲折,信是经纶直要人。
巫山一段云。金朝。马钰。赤子餐青母,红蛇啖黑龟。祥光瑞气要成衣。尚自更持危。调引姹婴嬉戏。紧把玉关封闭。一轮性月晃清霄。云步访三茅。
赵提荆挽词。宋代。楼钥。客授早登龙,襟期一笑同。门清心似水,论正气如虹。近问书犹湿,重来迹遂空。无因送丹旐,老泪洒西风。
蕲州营作。元代。郭奎。树暗啼莺困,春余一日残。愁随花片减,梦逐雨声寒。毁誉惟耽酒,辛勤亦枕鞍。令人惭陆抗,四十未封官。
春雨。宋代。陆游。狼藉残花满地红,拥衾孤梦雨声中。人生十事九堪叹,春色三分二已空。但有老盆倾浊酒,不辞衰鬓对青铜。长贫博得身强健,久矣无心咎化工。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其二。宋代。蔡襄。向近千秋节,何言七月期。遗恩群玉宴,往事荷宫祠。仙路云龙会,秋风鼓角悲。万人瞻彩仗,犹认吉行时。
好事近(晚集后园)。宋代。赵彦端。寻得一枝春,惊动小园花月。把酒放歌添烛,看连林争发。从今日日有花开,野水酿春碧。旧日爱闲陶令,作江南狂客。
晓起探梅四首。宋代。杨万里。一祖南枝泒五房,红黄萼绿蜡鸳鸯。杏红千叶元无种,谁子翻腾个样妆。
游北墅。宋代。刘过。客里浮沈又一年,春风北墅故依然。路边花有香相引,涧下松无色可怜。仙鹤舞随人击筑,神鸦飞傍客归船。何须故扫霜前叶,却趁东风学晓烟。
福禄晓钟。明代。夏原吉。四邻胶胶鸡乱鸣,丛林衲子声寒鲸。载迟载促一百八,松云堕碧星河倾。吁嗟人生能几永,在世无殊幻泡影。怅然听此不能眠,起坐幽窗发深省。
新霁登周王城。宋代。梅尧臣。行行古城头,历览古城下。水鸟傍人烟,河流隔桑柘。秋山豁晴翠,野老亲时稼。民讼今已稀,闲登厌官何。
过始皇墓。唐代。王维。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