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十五年进士。为翰林修撰。不屈于刘瑾,累疏致仕。后出为开州知府,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对王守仁之学颇有微辞。有《医学管见》、《阴阳律吕》、《柏斋三书》、《柏斋集》。...
何瑭。(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十五年进士。为翰林修撰。不屈于刘瑾,累疏致仕。后出为开州知府,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对王守仁之学颇有微辞。有《医学管见》、《阴阳律吕》、《柏斋三书》、《柏斋集》。
玉尘尾寄傅尉越石联句。宋代。谢绛。斋中独何物,持之想见君。惟兹玉尘尾,信美而有文。夫子善谈道,亹亹词如云。在握昔同色,倾坐今离群。况托怀袖好,曾亲蕙兰薰。常许助闲放,于焉探典坟。既乃阻清燕,复屈驱虻蚊。自殊白团扇,未畏秋叶纷。
改秩注县西归过上饶见太守同年莫郎中。宋代。曾丰。集英殿前始相识,公已策名上通籍。银章朱绂烂映身,铄我青前黯无色。上饶城里重相望,公已厌直辞周行。皂盖朱幡炯当眼,铄我墨绶昏无光。浪说同年兄若弟,升沉不翅云泥异。分疏胡越敢寻盟,义重丘山肯忘势。一麾初守虎头州,差池不及从之游。仅收刘公一尺纸,堪比汉家千户侯。鸦青今袭陈腐语,持以扫门应勿阻。远园要觅进德方,近效仍求为县谱。
如梦令。元代。许有壬。桃李东风不耐。好在西山如黛。杖策看山来,正尔青青相待。无柰。无柰。却被暮云妨碍。
送张观海分教偃城十韵。明代。杨继盛。相知每恨未相识,闻说远游情更亲。晓日初分温室树,文风先度偃城闉。稀微残月明霜剑,密羃孤烟逐晚尘。野鸟迥随征旆没,客袍犹带曙光新。东观海气冲晴汉,南望嵩云接紫宸。避俗秪应求吏隐,此行原不为家贫。河阳桃李蓓蕾合,洛渚鱼龙变化均。毡榻谩劳悲冷局,清朝亦自重儒臣。心旌摇落悬双泪,守拙支离愧一身。君爱寒官侬爱死,古来天地几痴人。
题王宰所藏墨龙。元代。柳贯。飞廉为御丰隆车,凭陵九渊倾尾闾。谁与发墨启玄奥,神光蹑斗旋其枢。湖边竹屋清夜徂,防有没人来摘珠。
送高九经赴举。唐代。贯休。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陆机游洛日,文举荐衡时。虎迹商山雪,云痕岳庙碑。夫君将潦倒,一说向深知。
春日即事。宋代。洪咨夔。黄奶扶春梦觉来,禅心已堕老黄梅。沾沾桃叶相先发,寂寂梨花未肯开。抱案并无钳纸请,索书时有打门催。人生消得韶华几,两鬓霜根不待栽。
甲子晴。宋代。陆游。今日甲子晴,秋稼始可言。老农喜相觅,随事具鸡豚。扫地设菅席,酌酒老瓦盆。耳热仰视天,何异倾金尊。牛羊散墟落,霁色满衡门。起舞属父老,勿恨此酒浑。
会晤何迟别太早,白首相违感衰草。郭南咫尺望飞旌,况复青山之外红尘道。
渡汾水,向平阳,一官两佐郡,突见君才长。兵散潢池尽赤子,能使人家悲又喜。
登太原城楼送李郡丞叔东移任平阳。明代。谢榛。会晤何迟别太早,白首相违感衰草。郭南咫尺望飞旌,况复青山之外红尘道。渡汾水,向平阳,一官两佐郡,突见君才长。兵散潢池尽赤子,能使人家悲又喜。是非定矣多荐书,萧艾何曾混兰芷。河东城上垂杨秋,河东城下沧波流。父老欢迎那更愁,仍是去年李霍州。从今姑射洞前或有梦,心清得与仙人游。
杂画四首 其四。明代。张宁。云深无处认岩扉,童子閒行鹤未归。独步空林望斜日,满身松露湿秋衣。
送沈石友醝使之任三衢郡丞 其一。明代。释今无。击节中宵起,劳歌一送君。凄清蓟北雪,缭乱岭南云。道直存天意,才难见鹤群。更谁开口笑,疏磬对斜曛。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九十一。明代。释函是。对人时累足,闭目不观空。偶起探晴岳,携筇过寺东。古松摇涧底,怪石出云中。多少住山事,茫茫逐异同。
游龙泉寺。明代。释函可。洞口凭猿引,逶迤石路迢。到门惟虎迹,望寺在山腰。龙去泉仍溜,春残雪不消。老僧忘岁月,恍惚话前朝。
陪吴令访古长陵留宿萧城僧舍。明代。殷奎。青鞋访古长城坂,路僻草深人迹稀。落日汉陵双阙在,閒云萧寺一僧归。览观幻境时时别,点检浮生念念非。我亦此身无住著,晚来禅榻暂相依。
风轮羽扇歌。清代。毛序。鹤翎皎洁修而丰,制成团扇虚含风。参差六翮形蒙茸,贯以铁轴轮辐同。下首郁屈如弯弓,风胡何年铸芙蓉,质理苍黑非铅铜。剑首一穴贯轴中,复有无弦焦尾桐。踞坐掣曳呼侍童,辘轳引绠机旋空。柔橹咿轧中徵宫,高堂飒然起蓬蓬。动如橐籥出不穷,四坐森爽心神融。病夫惮暑常怔忡,烛龙火伞交相攻。思驾飞车访赤松,琼楼玉宇无蕴隆。借君吹嘘凌颢穹,下视九万尘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