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柱四极,众山难比崇。春夏泄化机,涧谷披青红。
霜雪任刻轹,巀嶪蟠苍穹。天地有正气,令人豁心胸。
冬日杂兴四首 其四。明代。何瑭。五岳柱四极,众山难比崇。春夏泄化机,涧谷披青红。霜雪任刻轹,巀嶪蟠苍穹。天地有正气,令人豁心胸。
(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十五年进士。为翰林修撰。不屈于刘瑾,累疏致仕。后出为开州知府,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对王守仁之学颇有微辞。有《医学管见》、《阴阳律吕》、《柏斋三书》、《柏斋集》。...
何瑭。(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十五年进士。为翰林修撰。不屈于刘瑾,累疏致仕。后出为开州知府,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对王守仁之学颇有微辞。有《医学管见》、《阴阳律吕》、《柏斋三书》、《柏斋集》。
旧宫人 其一。清代。王紫绶。旧日常随玉辇游,朝钟暮管夜箜篌。闲来细语繁华事,不尽神宗四十秋。
送杰上人归成都。宋代。陆游。锦城一别鬓成丝,今日山阴送杰师。乱絮飞花扑行路,正如东郭放船时。
感寓。明代。王渐逵。累累河畔草,枝叶自萎黄。春夏水泉鉴,泛啮以为常。何人悯其质,移之向丘冈。丘冈亦自尔,纠结当路傍。牧竖倍戕毒,行人漫悽伤。幸不折斧斤,植性非所良。高高太华岑,悬厓入冥苍。安得托孤根,岁晏相徜徉。下有云露滋,上有日月光。芬华吐瘦真,永以离世殃。
谩吟六首 其五。明代。邹元标。纷纷谭道何多歧,道听途闻也自欺。纵说良知无觅处,谁知吾道在希夷。
摸鱼儿(九日登平山和赵子固帅机)。宋代。张榘。望神京、目断烟草,青天长剑频倚。香街十里朱帘月,空想当年华丽。堪叹处。渺沙霭蒹葭,咿啭雁声起。平山谩记。怅杨柳春风,晴空栏槛,陈迹总非是。重阳好,红叶黄华满地。良辰美景如此。青油幕府传芳斝。苒苒露琼花气。还更喜。看玉阃规恢,笑骋伊吾志。尘清北冀。便向关洛联镳,巍巍冠佩,麟阁画图里。
刘阮妻。唐代。元稹。仙洞千年一度开,等闲偷入又偷回。桃花飞尽东风起,何处消沈去不来。
视东皋归小酌。宋代。陆游。筑陂下麦晚归来,围火烘衣始此回。但得诸孙传素业,真无一事挂灵台。井桐叶落垂垂尽,篱菊花残续续开。不负初寒蟹螫手,床头小瓮拨新醅。
蝶恋花·百尺游丝当秀户。宋代。李弥逊。百尺游丝当秀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拾翠归来芳草路。避人蝴蝶双飞去。困脸羞眉无意绪。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消息未来池阁暮。濛濛一饷梨花雨。
送教谕陈廷杰归湖口。两汉。王褒。腊月江头送季方,北山飞雪扑离觞。匡庐树影吟边近,彭蠡江声梦里长。晚岁重瞻尧日月,清时独擅汉文章。春来多少南归翼,毋惜题缄寄玉堂。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唐代。李白。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送何如弟礼闱应试。明代。张嗣纲。频年池草梦,几向蓟门生。御柳迎衣绿,宫花照月明。山新文豹变,浪暖锦鳞轻。此度京华里,春风得意鸣。
与素芳女弟子论诗。清代。多敏。何必论唐宋,诗原写性灵。遣怀明似月,落管灿于星。语夺千山绿,思灯一水青。只今谁作者,空缅旧仪型。
水心即事六乎兼谢吴民表宣义。宋代。叶适。吴翁肥遁逾七十,朮老芝荒手自锄。惠我篇章成锦字,西邻得伴亦堪书。
上慈母矶。明代。管讷。危石立江中,扬帆溯流上。潮回慈母矶,木落和尚港。野阔风景明,秋净天宇广。西望淮山青,持杯惬吾赏。
自儆。宋代。陆游。出仕每辞荣,归休但力耕。俭勤贫亦足,戒惧祸终轻。学自不欺始,智由无事行。书绅及铭座,勉勉尽吾生。
诗九首托南剑刘教寻亦周墓焚之。宋代。赵文。刺血题诗寄阿侬,断肠五十五衰翁。此诗到是衰翁到,此血由来与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