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极明通处,慈云妙覆时。浮生如幻化,真地果琉璃。
弹指销荣悴,冥心出险夷。何年依锡止,笑尔鹤飞迟。
禅坐四首 其四。明代。郭之奇。净极明通处,慈云妙覆时。浮生如幻化,真地果琉璃。弹指销荣悴,冥心出险夷。何年依锡止,笑尔鹤飞迟。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郭之奇。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状江南·季春(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唐代。严维。江南季春天,莼叶细如弦。池边草作径,湖上叶如船。
送友人下第归襄阳。唐代。项斯。失意已春残,归愁与别难。山分关路细,江绕夜城寒。草色连晴坂,鼍声离晓滩。差池是秋赋,何以暂怀安。
奉试咏青。唐代。荆冬倩。路辟天光远,春还月道临。草浓河畔色,槐结路边阴。未映君王史,先标胄子襟。经明如可拾,自有致云心。
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宋代。毛滂。池上山寒欲雾。竹暗小窗低户。数点秋声侵短梦,檐下芭蕉雨。白酒浮蛆鸡涿黍。问陶令、几时归去。溪月岭云红蓼岸,总是思量处。
潼关西下望咸阳,四塞山河古帝乡。沃野桑麻环陆海,沿边川徼护金汤。
周陵古庙人犹拜,秦殿遗墟草已荒。千古是非终自定,西风立马几徜徉。
咸阳为秦所都周文武成康陵在焉载之祀典秦遗址蔓没无可考矣。明代。郑岳。潼关西下望咸阳,四塞山河古帝乡。沃野桑麻环陆海,沿边川徼护金汤。周陵古庙人犹拜,秦殿遗墟草已荒。千古是非终自定,西风立马几徜徉。
凤凰阁。唐代。无名氏。遍园林绿暗,浑如翠幄。下无一片是花萼。可恨狂风横雨,忒煞情薄。尽底把、韶华送却。杨花无奈,是处穿帘透幕。岂知人意正萧索。春去也,这般愁、没处安著。怎奈向、黄昏院落。
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诗。明代。毛可珍。西风凭吊景前贤,豸绣威名著简编。暂建朱幡辞北阙,独乘骢马驻南天。擐躬甲胄平诸峒,横槊鸿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台遗构拟淩烟。
山居五首。宋代。白玉蟾。一片幽心卧紫霞,松梢凝翠夕阳斜。尚无心绪听啼鸟,那有工夫扫落花。
酹江月 次王君阳李敏之过龙门韵。元代。曹伯启。洪崖中断,似蜃楼幻出、层檐叠脊。欲问真源凌绝顶,安得乘风羽翮。势利相忘,驱驰不惮,面背皆京国。源泉混混,恍如夹右碣石。遥想巢父襟怀,东溟烟雾里,片帆如席。逸气峥嵘今老矣,惆怅剑门千尺。细草平沙,敝裘羸马,长路无人识。家山回首,不应犹作行客。
思亲堂为王子舆题。明代。徐溥。结驷怀金未足怜,哀哀长废蓼莪篇。清时有禄荣三釜,白日无光到九泉。宿草暝含寒食雨,慈乌哀咽暮云天。汍澜不尽东流水,红湿征袍已十年。
赠许。明代。金幼孜。共说君家兄弟好,容仪楚楚羡多才。兄从载笔两京去,弟复将家万里来。行李暂留残腊住,扁舟却向早春回。客中相送情难尽,愁赋归鸿对酒杯。
自鼓山历凤池寻白云洞不得误抵山麓而归口占寄赵用拙居士 其二。明代。徐熥。桃花流水自潺湲,晓起寻君日暮还。不是渔郎迷去路,断无踪迹在人间。
饮酒。明代。李同芳。山扉悄无事,家酿复新香。迟尔二三子,陶然醑一觞。论心爱丘壑,炙背阅年光。雪积冰难解,冬残日乍长。岁时鸟过目,身世雁随阳。多谢高阳伴,同来入醉乡。
送从弟无极归里 其一。清代。屈大均。白云忽改容,愀凄若风雨。黄龙何宛蟺,相追在洲渚。同气不相离,庶几吾与汝。与汝怀芬芳,离骚绳祖武。崇兰恶无实,相将树稷黍。泰山易崩颓,相将保鸿羽。成仁即神仙,韩终非所许。愿言守儒术,毋坠先人绪。
次韵高宾王见投四首。宋代。陈造。病念还家可奈愁,客中日月急梭投。土花晕壁迎梅雨,海燕将雏送麦秋。沾袖正怜珠陨睫,关门能复玉为舟。搘头合膝高舂卧,黄妳青奴共此楼。
送韦秀才。唐代。韩翃。东人相见罢,秋草独归时。几日孙弘阁,当年谢脁诗。寒山叶落早,多雨路行迟。好忆金门步,功名自有期。
照耀烟霞秋月清,每逢白社起深情。临风几度孤吟况,棹雪今为一夜行。
汉代歌声传玉管,熙朝神器壮金茎。遥知紫府耕锄客,亦羡人间有此名。
壬子冬日买小舟入肄水访苏峨月明府时署中产灵芝三本 其二。明代。释今无。照耀烟霞秋月清,每逢白社起深情。临风几度孤吟况,棹雪今为一夜行。汉代歌声传玉管,熙朝神器壮金茎。遥知紫府耕锄客,亦羡人间有此名。
游金精山。宋代。黄升。曳履江城北,逍遥访仙乡。扫却千里恨,爱此六月凉。云根埋宿雨,木末酣斜阳。峭崖列岩窦,老树攀穹苍。地坼三关暗,天开一隙光。青霄丽太白,应此金之芒。双桃几日熟,冷笑痴吴王。洞开人已去,刚风舞霓裳。仙凡本相近,此理自可量。学诗未学仙,凡骨生惭惶。
临淄道中。元代。李裕。山拥苍崖峻,溪回绿径斜。城边晏子庙,洞口鲁连家。野芋初齐叶,池荷已著花。举头蓬岛近,隐隐护烟霞。
顽石。宋代。释居简。大火流金不自流,补天切忌向他求。虚空讲得花狼藉,未必渠侬竖点头。
胡元之提刑寺丞迂涂相过宠示二诗次韵为谢兼简赵再可经略张君量运使。宋代。周必大。惠政郡州楷,清名万口传。南交需按察,北阙正详延。契分元重复,封疆互接连。劳归知有日,还伫楚江边。
送某子北上。明代。徐渭。送子有所思,秋风来何翩。拜翁挂貂处,谈我篝灯前。枣红刍马店,霜白听鸡天。一队长鞭里,轻寒早著绵。
送东阳马生序。明代。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