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十咏 其二 庆云禅关

慈云十咏 其二 庆云禅关朗读

庆云五色照清溪,郁郁纷纷望远迷。第一禅关从此入,西头即是古招提。

陶宗仪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陶宗仪朗读
()

猜你喜欢

一瓢饮水曲肱眠。此乐不知年。今朝忽上龙峰顶。却元来、有此甘泉。洗却平生尘土,慵游万里山川。
照人如鉴止如渊。古窦暗涓涓。当时桑苎今何在,想松风、吹断茶烟。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

()

边城废将意骚牢,闭户终年看宝刀。闻道死绥翻一笑,报恩心事付儿曹。

()

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

皂帽翩翩去,黄山若个峰。莫将瓢与笠,深隐白云重。

()

雪痕深,梅信浅。纸阁夜微暖。多病文园,辜负绿樽满。

晓风残月歌成,桃鬟何处,且自拍、红犀轻扇。

()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

江声如鼓复如风。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

帝命旌旗分蓟北,臣随鞭弭出荆南。元戎宝盖凭雕辇,上将金鞭驾紫骖。

马饮岷江吞日色,剑光巫峡破烟岚。此身报国休言瘁,圣主恩深恐不堪。

()

泉水出幽谷,原流本自清。
萦回遍中国,浩荡入东瀛。
峡口春雷怒,潭心晓鉴平。

()

青溪八月菰蒲老,山城飘潇秋气早。弄水亭前万斛船,一帆直上青云杪。

沄川公子久论讨,筦库卑栖欲轻矫。阿阁凤雏谁不知,渥洼龙种人间少。

()

瑞意才含蓄,轻花即剪裁。清寒穿箔去,丰兆破烟来。

()

小年曾入镇南家,回首西风白日斜。独抱胡琴理胡曲,白菱飞上野菱花。

()
人说陈胡蔡,合君为四贤。
一廉官似水,三载吏无权。
政自诗书出,民从教化迁。
神明判事笔,一出万人传。
()
()

梓州别驾真雏凤,赏古探奇坐饥冻。要窥琼苑蔚蓝天,直上潼江历秦宋。

每逢佳处静盘礴,流出胸中九云梦。乾坤坱圠本无迹,我独毫端发神用。

()

柳花飘尽荻芽长,艇艇鱼苗有数筐。日晚江光看渐远,贩儿灯火下潇湘。

()

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末后生华发,再拜玉清翁。
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住我旧时庵子,碗水把柴升米,活火煮教浓。笑指归时路,弱水海之东。

()

昼锦归来乐事恬,海云西指屋筹添。慈颜倍觉逢春好,寿酒无妨入夜淹。

山寺笋舆閒里驾,玉堂花架梦中签。新诗处处称三绝,虚遣王郎美谢瞻。

()

绕厅春草合,知道县家闲。行见雨遮院,卧看人上山。

避风新浴后,请假未醒间。朝客轻卑吏,从他不往还。

()

好风好雨旧关情,落在江心不强名。
地尽匡庐犹变现,水连彭蠡略峥嵘。
金山但设鱼龙险,滟澦空闻象马惊。

()

飞尽楚南云,盈盈绿堪染。閒来枕流卧,一幅湘妃簟。

()

冰泮东风鸟力微,暖云将雨湿芳菲。不知天上寒多少,谁剪春罗作舞衣。

()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
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
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
()

古甃千寻锁绿苔,老蛟曾遁此中来。厌聆羽客提锋入,喜见将军仗节开。

玉液洞通甘似醴,金瓶轮下殷如雷。更闻堪疗群生疾,愿倚崇栏饮一杯。

()

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

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

早昧摄生理,百劳戕至真。
药灵翻佐病,诗癖竟穷人。
终负黄垆恨,长违白首亲。

()
波面铜花冷不收。
玉人垂钓理纤钩。
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
()

早觉鸣鸠啼木杪,晚来晴日破天颜。不愁今夜云遮月,且凭阑干一看山。

()

春桑催蚕日迟迟,春蚕食叶开文闱。
桃源虽好不可住,高人梦故山薇。
金鸡啁啪唤出日,轻舟短棹风吹衣。

()
宇宙一传舍,日月双车轮。
人於万古中,何翅肘屈伸。
颜跖有不同,同作松下尘。
吾年已如此,几见花柳新。
()
冬夏勤温情,晨昏洁膳羞。
堂中人不老,庭下草忘忧。
()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

胥江春浪迭平沙,野水浮来尽落花。遥望片帆归别浦,不知双燕入谁家。

孤村斜日收渔网,远寺残钟起暮鸦。试问城中歌舞地,何如此处最清嘉。

()
抠衣忆初时,谨独拜明训。
冥途方擿埴,夷轨忽发轫。
始知颜四勿,于此道有进。
敢云圣贤远,二字古心印。
()

青城高士系髯苏,墓植垂杨数十株。摇曳春风翻翠浪,流莺穿入拟飞凫。

()
君家酥酪弟兄贤,督府从军滞幕莲。
江上归音鱼失素,天边离思月成弦。
阮毫答记无遗草,楚赋悲秋有剩篇。
玉骨道风沈俊久,汉条新计会甘泉。
()
尺寸功名几短长,区区驰骛等空忙。
皮毛尽剥丹心在,世味风霜已饱尝。
()

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用长时节君须策,

泥醉风云我要眠。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

()

前日立春雨如烟,粉红黛绿入眼妍。花气熏人人淡淡,幸留春思在吟笺。

()

千里乡关杳信音,老怀偏念阿咸深。青灯黄卷尔曹事,烈日秋霜乃叔心。

世泽有源前衍后,公卿无种古传今。嫦娥已许明年约,高折清香冠士林。

()

冰雪似三冬,莺花又一空。毛寒谁问马,指直久妨农。

和气从今转,严威未可穷。野人时望日,霁色露前峰。

()

松老香多气自严,馀烟勃郁透疏帘。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

()

先生颛顼后,得道自何人。松柏卑于寿,儿孙老却身。

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恋此逍遥境,云间不可亲。

()

离骚经里见文章,水绿山青是楚乡。往事一场巫峡梦,秋风摇落在东墙。

()

十年江畔老容颜,吟弄云山水石间。此日罗浮寻旧约,同袍欣共浥清澜。

()
男儿远图几年志未得,引领弯弧向属国。
秋风辞家今始归,颜状惨淡气抑塞。
忆昨荐士尚书郎,知尔善射闻四方。
中丞侧耳识名字,辕门长揖生辉光。
()

沧江浩渺寄星槎,望极纷纷两眼花。
但见潮头澍木杪,直疑山背落天涯。
鸱夷信得平生乐,仲御尤宜抵死夸。

()
紫霄峰上登高节,想见笑谈宾主间。
我亦于今有遗恨,不随巾屦上南山。
()
客舍东城隅,西山眺望闲。
朝见积雪斑,暮见落日殷。
平生爱山心,对之了不关。
今朝穀城下,春水始一湾。
()
暑风吹雨仙源过,深院静,凉於水。
莲花郎面,翠幢红粉,烘人香细。
别院新番,曲成初按,词清声脆奈难堪羞涩,朦忪病眼,无心听、笙簧美。
还记当年此际。
()

鬼斧何年凿地灵,四围山色染衣青。乍登绝巘心犹怯,刚脱尘踪眼倍醒。

花卉一屏初灼灼,风尘双鬓未星星。兹游足慰平生愿,醉倚禅床月满庭。

()

绿珠枉向琼楼坠,碧玉空因綵笔伤。何似芳魂能恋主,化为只燕宿雕梁。

()

章华台前楚江水,月色堕烟乌欲起。
六宫不敢解罗衣,猎火照山君未归。

()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

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

三持直指节,两拜夏官卿。身力从君父,行藏有重轻。

尽抛封赏去,不减孝廉名。祇恐干星象,羊裘隐未成。

()

红树塞天地,不知山更多。脱巾松下饮,抱膝水边歌。

世狭容吾懒,官贫耐客过。犹能理诗律,学杜祖阴何。

()
雨洗长空,风清云路,又还准备佳期。
夜凉如水,一似去秋时。
渺渺银河浪静,星桥外、香霭霏霏。
霞轺举,鸾骖鹊驭,稳稳过飞梯。
()

故友汉中尉,请为西蜀吟。人家多种橘,风土爱弹琴。

水向昆明阔,山连大夏深。理闲无别事,时寄一登临。

()

瑶田银海。浩色难为对。琪树照人间,晓然是、华严境界。万年松径,一带旧峰峦,深掩覆,密遮藏,三昧光无碍。
金毛狮子,打就休惊怪。片片上红炉,且不可、将情作解。有无不道,泯绝去来今,明即暗,暗还明,只个长不昧。

()
古寺依烟艇,一篙春水深。
石坛幡转影,玉殿磬流音。
客有张公子,僧皆支道林。
行行云水窟,幽梦渺难寻。
()
南风吹笋成修竹,园林一番新阴绿。
足愁多病少欢娱,感时念远伤幽独。
遥山林外知何处,倦客楼头空极目。
悲笳三叠闭江城,娟娟新月啼乌宿。
()

楼船秋水平,汝向碧鸡城。绛殿分符别,黄堂视篆行。

万山藏贵竹,孤岛辟昆明。烂漫东方骑,遥知夹路迎。

()

客舍愁分袂,梅花小雪前。
夜看牛渚月,春别剡溪船。
丽句光行色,悲歌惨别筵。

()

吏散庭闲静掩扉,点苍西望翠霏微。
云裁玉叶和烟润,瀑溅珠花映雨飞。
石洞经秋龙不起,松枝将暝鹤初归。

()

帝王城里看,无故亦无新。忍摘都缘借,移栽未有因。

光阴嫌太促,开落一何频。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

()

山留迁客秋风寺,想得梧桐怨夜长。
正欠蹇驴相就语,其如征燕欲归忙。
苹花思与晴江渺,桂树寒生老月香。

()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
世事本何常,贺吊更在门。
弃为沟中断,亦何羡牺樽?祸福要其终,愚智始可言。
君看骊山墓,何若杨王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