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五色照清溪,郁郁纷纷望远迷。第一禅关从此入,西头即是古招提。
慈云十咏 其二 庆云禅关。明代。陶宗仪。庆云五色照清溪,郁郁纷纷望远迷。第一禅关从此入,西头即是古招提。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陶宗仪。(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一瓢饮水曲肱眠。此乐不知年。今朝忽上龙峰顶。却元来、有此甘泉。洗却平生尘土,慵游万里山川。
照人如鉴止如渊。古窦暗涓涓。当时桑苎今何在,想松风、吹断茶烟。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
风入松(酌惠山水)。宋代。张炎。一瓢饮水曲肱眠。此乐不知年。今朝忽上龙峰顶。却元来、有此甘泉。洗却平生尘土,慵游万里山川。照人如鉴止如渊。古窦暗涓涓。当时桑苎今何在,想松风、吹断茶烟。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
重检辽友先后来书综所述近事诗以记之得二十绝 其五。清代。李超琼。边城废将意骚牢,闭户终年看宝刀。闻道死绥翻一笑,报恩心事付儿曹。
东禅寺。明代。文徵明。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笔砚更偿閒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祝英台近 其三 寄石坪。清代。龚翔麟。雪痕深,梅信浅。纸阁夜微暖。多病文园,辜负绿樽满。晓风残月歌成,桃鬟何处,且自拍、红犀轻扇。赋情倦。冻禽声里魂消,长亭短亭半。不顾愁人,小鹢去如箭。许侬招个红襟,春楼剪影,莫误了、花时银蒜。
使东川。江楼月。唐代。元稹。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奉命征西蜀。明代。熊昭宙。帝命旌旗分蓟北,臣随鞭弭出荆南。元戎宝盖凭雕辇,上将金鞭驾紫骖。马饮岷江吞日色,剑光巫峡破烟岚。此身报国休言瘁,圣主恩深恐不堪。
泉水诗送吴都官分司归知州。宋代。司马光。泉水出幽谷,原流本自清。萦回遍中国,浩荡入东瀛。峡口春雷怒,潭心晓鉴平。悠悠随所值,行止两无情。
奉送志国赴举。宋代。沈辽。青溪八月菰蒲老,山城飘潇秋气早。弄水亭前万斛船,一帆直上青云杪。沄川公子久论讨,筦库卑栖欲轻矫。阿阁凤雏谁不知,渥洼龙种人间少。拔荐当如颔下髭,收科真探怀中宝。人生得意须自奋,何用米盐长扰扰。齐山病夫乐枯槁,相见清欢惭老倒。它时不忘金玉音,为记云巢高缥缈。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一。宋代。黄裳。瑞意才含蓄,轻花即剪裁。清寒穿箔去,丰兆破烟来。
扬州竹枝词四首 其二。明代。唐之淳。小年曾入镇南家,回首西风白日斜。独抱胡琴理胡曲,白菱飞上野菱花。
送季明府赴太平粹。宋代。戴复古。人说陈胡蔡,合君为四贤。一廉官似水,三载吏无权。政自诗书出,民从教化迁。神明判事笔,一出万人传。
题蒋永仲蜀道图。宋代。程俱。梓州别驾真雏凤,赏古探奇坐饥冻。要窥琼苑蔚蓝天,直上潼江历秦宋。每逢佳处静盘礴,流出胸中九云梦。乾坤坱圠本无迹,我独毫端发神用。戏驱万变寄陶写,轩豁端倪巧抟控。苍筠擢秀饱冰雪,古干撑空中梁栋。奇礓那得在山谷,回首何年委坚重。轮囷偃盖屈金铁,夭矫惊虬起岩洞。舂江莽苍迷东西,汉南老柳参差垂。烟中远近见本末,明星已没城乌啼。平生险怪三峡水,古木巃嵷阴风吹。石间雷雹殷九地,出入喷薄无穷时。我身趼足半天下,偃蹇故是山林姿。南行灊霍北嵩洛,应接不暇空狂痴。作诗写意如捕景,况有三绝穷天机。清晨对此恍自失,眼中太白横峨嵋。请君十袭秘缇革,恐复仙去归无期。
湘江渔父词四绝 其四。明代。张吉。柳花飘尽荻芽长,艇艇鱼苗有数筐。日晚江光看渐远,贩儿灯火下潇湘。
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末后生华发,再拜玉清翁。
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住我旧时庵子,碗水把柴升米,活火煮教浓。笑指归时路,弱水海之东。
水调歌头。宋代。葛长庚。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末后生华发,再拜玉清翁。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住我旧时庵子,碗水把柴升米,活火煮教浓。笑指归时路,弱水海之东。
次王内史留别韵。明代。边贡。昼锦归来乐事恬,海云西指屋筹添。慈颜倍觉逢春好,寿酒无妨入夜淹。山寺笋舆閒里驾,玉堂花架梦中签。新诗处处称三绝,虚遣王郎美谢瞻。
昭应官舍。唐代。王建。绕厅春草合,知道县家闲。行见雨遮院,卧看人上山。避风新浴后,请假未醒间。朝客轻卑吏,从他不往还。
落星寺。宋代。曹彦约。好风好雨旧关情,落在江心不强名。地尽匡庐犹变现,水连彭蠡略峥嵘。金山但设鱼龙险,滟澦空闻象马惊。争似清晖楼上好,重湖九叠互分明。
潘子华画上都花鸟。元代。吴当。冰泮东风鸟力微,暖云将雨湿芳菲。不知天上寒多少,谁剪春罗作舞衣。
横吹曲辞·折杨柳。唐代。沈佺期。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
严尚书重浚横泉井。唐代。李翔。古甃千寻锁绿苔,老蛟曾遁此中来。厌聆羽客提锋入,喜见将军仗节开。玉液洞通甘似醴,金瓶轮下殷如雷。更闻堪疗群生疾,愿倚崇栏饮一杯。
赠洪誓。唐代。王建。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久病寄二三亲友。宋代。贺铸。早昧摄生理,百劳戕至真。药灵翻佐病,诗癖竟穷人。终负黄垆恨,长违白首亲。一囊安可得,四壁未应贫。灯下尘编泪,风前墓草春。傥忘鸡酒设,腹痛勿多嗔。
浣溪沙。宋代。吴文英。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十四。南北朝。邹浩。早觉鸣鸠啼木杪,晚来晴日破天颜。不愁今夜云遮月,且凭阑干一看山。
送谢方伯赴试。宋代。阳枋。春桑催蚕日迟迟,春蚕食叶开文闱。桃源虽好不可住,高人梦故山薇。金鸡啁啪唤出日,轻舟短棹风吹衣。莫问虹梁春燕入,莫吟西堂春草萋。水光山色二千里,助君笔底龙蛇飞。丹成九转天上去,五云胶轕黄金扉。回首故乡烟霭暮,城郭如故人民非。年来世事转头改,不见华表丁令威。送君南浦祝此语,伫立江干背夕晖。
溪行。宋代。方岳。宇宙一传舍,日月双车轮。人於万古中,何翅肘屈伸。颜跖有不同,同作松下尘。吾年已如此,几见花柳新。
永王东巡歌·其三。唐代。李白。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胥门晚春闲眺。明代。邓云霄。胥江春浪迭平沙,野水浮来尽落花。遥望片帆归别浦,不知双燕入谁家。孤村斜日收渔网,远寺残钟起暮鸦。试问城中歌舞地,何如此处最清嘉。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宋代。姚勉。抠衣忆初时,谨独拜明训。冥途方擿埴,夷轨忽发轫。始知颜四勿,于此道有进。敢云圣贤远,二字古心印。
杨桥八景诗 其六 苏坟柳浪。清代。苏景云。青城高士系髯苏,墓植垂杨数十株。摇曳春风翻翠浪,流莺穿入拟飞凫。
寄武昌胡从事。宋代。宋庠。君家酥酪弟兄贤,督府从军滞幕莲。江上归音鱼失素,天边离思月成弦。阮毫答记无遗草,楚赋悲秋有剩篇。玉骨道风沈俊久,汉条新计会甘泉。
自和山房十咏。宋代。李曾伯。尺寸功名几短长,区区驰骛等空忙。皮毛尽剥丹心在,世味风霜已饱尝。
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兼广为四韵。唐代。元稹。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期在此年。
丁亥元日牡丹。清代。吴灏。前日立春雨如烟,粉红黛绿入眼妍。花气熏人人淡淡,幸留春思在吟笺。
寄侄廷玺。明代。黄钥。千里乡关杳信音,老怀偏念阿咸深。青灯黄卷尔曹事,烈日秋霜乃叔心。世泽有源前衍后,公卿无种古传今。嫦娥已许明年约,高折清香冠士林。
雨中 其四。明代。蓝仁。冰雪似三冬,莺花又一空。毛寒谁问马,指直久妨农。和气从今转,严威未可穷。野人时望日,霁色露前峰。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三。宋代。苏辙。松老香多气自严,馀烟勃郁透疏帘。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
寄中岳颛顼先生。唐代。张乔。先生颛顼后,得道自何人。松柏卑于寿,儿孙老却身。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恋此逍遥境,云间不可亲。
襄阳咏史 其八 宋玉宅。金朝。李俊民。离骚经里见文章,水绿山青是楚乡。往事一场巫峡梦,秋风摇落在东墙。
游罗浮和宝潭十绝 其二。明代。霍与瑕。十年江畔老容颜,吟弄云山水石间。此日罗浮寻旧约,同袍欣共浥清澜。
送李茂修还山省母。明代。程嘉燧。男儿远图几年志未得,引领弯弧向属国。秋风辞家今始归,颜状惨淡气抑塞。忆昨荐士尚书郎,知尔善射闻四方。中丞侧耳识名字,辕门长揖生辉光。西秦猛士产灵夏,长弓大刀仍善马。令与较射丛万人,齐声共呼出君下。来趋幕府何逡巡,报国无阶自致身。里中轻薄休相笑,陶母厨间正苦辛。
乌江泛舟寓目。宋代。贺铸。沧江浩渺寄星槎,望极纷纷两眼花。但见潮头澍木杪,直疑山背落天涯。鸱夷信得平生乐,仲御尤宜抵死夸。仓父慙非能赋手,渔郎若个是诗家。
段元衡出示与晦翁九日登紫霄峰诗及手帖并及。宋代。赵蕃。紫霄峰上登高节,想见笑谈宾主间。我亦于今有遗恨,不随巾屦上南山。
南归诗十八首。明代。李流芳。客舍东城隅,西山眺望闲。朝见积雪斑,暮见落日殷。平生爱山心,对之了不关。今朝穀城下,春水始一湾。麦畦绿照眼,上有青螺鬟。忽如逢故人,一笑开襟颜。山永只如此,值我归兴间。归亦有何好,试问此青山?。¤
鼓笛慢(甲申五月仙源试新水·雨过丝生荷香袭人,因感而赋此词·时病眼)。宋代。赵长卿。暑风吹雨仙源过,深院静,凉於水。莲花郎面,翠幢红粉,烘人香细。别院新番,曲成初按,词清声脆奈难堪羞涩,朦忪病眼,无心听、笙簧美。还记当年此际。叹飘零、萍踪千里。楚云寂寞,吴歌凄切,成何情意。因念而今,水乡潇洒,风亭高致。对花前可是,十分蒙斗,肯辜欢醉。
游雁宕山次韵。明代。杨旦。鬼斧何年凿地灵,四围山色染衣青。乍登绝巘心犹怯,刚脱尘踪眼倍醒。花卉一屏初灼灼,风尘双鬓未星星。兹游足慰平生愿,醉倚禅床月满庭。
为侯六悼妾六首 其三。明代。于慎行。绿珠枉向琼楼坠,碧玉空因綵笔伤。何似芳魂能恋主,化为只燕宿雕梁。
楚妃叹。明代。高启。章华台前楚江水,月色堕烟乌欲起。六宫不敢解罗衣,猎火照山君未归。
宿澄泉兰若。唐代。郑谷。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奉寄翁少司马。明代。王世贞。三持直指节,两拜夏官卿。身力从君父,行藏有重轻。尽抛封赏去,不减孝廉名。祇恐干星象,羊裘隐未成。
九层洞同京山李丈汉镇。清代。朴齐家。红树塞天地,不知山更多。脱巾松下饮,抱膝水边歌。世狭容吾懒,官贫耐客过。犹能理诗律,学杜祖阴何。
满庭芳(七夕)。宋代。赵长卿。雨洗长空,风清云路,又还准备佳期。夜凉如水,一似去秋时。渺渺银河浪静,星桥外、香霭霏霏。霞轺举,鸾骖鹊驭,稳稳过飞梯。经年,成间阻,相逢无语,应喜应悲。怕玉绳低处,依旧睽离。和我愁肠万缕,嫦娥怨、底事来迟。广寒殿,春风桂魄,首与慰相思。
送友人尉蜀中。唐代。徐晶。故友汉中尉,请为西蜀吟。人家多种橘,风土爱弹琴。水向昆明阔,山连大夏深。理闲无别事,时寄一登临。
瑶田银海。浩色难为对。琪树照人间,晓然是、华严境界。万年松径,一带旧峰峦,深掩覆,密遮藏,三昧光无碍。
金毛狮子,打就休惊怪。片片上红炉,且不可、将情作解。有无不道,泯绝去来今,明即暗,暗还明,只个长不昧。
蓦山溪(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宋代。向子諲。瑶田银海。浩色难为对。琪树照人间,晓然是、华严境界。万年松径,一带旧峰峦,深掩覆,密遮藏,三昧光无碍。金毛狮子,打就休惊怪。片片上红炉,且不可、将情作解。有无不道,泯绝去来今,明即暗,暗还明,只个长不昧。
大人游千金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宋代。葛立方。古寺依烟艇,一篙春水深。石坛幡转影,玉殿磬流音。客有张公子,僧皆支道林。行行云水窟,幽梦渺难寻。
初夏。宋代。张耒。南风吹笋成修竹,园林一番新阴绿。足愁多病少欢娱,感时念远伤幽独。遥山林外知何处,倦客楼头空极目。悲笳三叠闭江城,娟娟新月啼乌宿。
送王使君之滇中六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楼船秋水平,汝向碧鸡城。绛殿分符别,黄堂视篆行。万山藏贵竹,孤岛辟昆明。烂漫东方骑,遥知夹路迎。
次韵士特赠别。宋代。刘子翚。客舍愁分袂,梅花小雪前。夜看牛渚月,春别剡溪船。丽句光行色,悲歌惨别筵。后期相约处,双阙五云天。
晚望苍山即事。明代。包节。吏散庭闲静掩扉,点苍西望翠霏微。云裁玉叶和烟润,瀑溅珠花映雨飞。石洞经秋龙不起,松枝将暝鹤初归。冷然忽动餐霞思,拟陟丹梯一振衣。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唐代。徐夤。帝王城里看,无故亦无新。忍摘都缘借,移栽未有因。光阴嫌太促,开落一何频。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蕊堪灵凤啄,香许白龙亲。素练笼霞晓,红妆带脸春。莫辞终夕醉,易老少年身。买取归天上,宁教逐世尘。
送别季观。宋代。方岳。山留迁客秋风寺,想得梧桐怨夜长。正欠蹇驴相就语,其如征燕欲归忙。苹花思与晴江渺,桂树寒生老月香。一路有诗烦拾取,寄书犹及雁前霜。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两汉。司马迁。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宋代。陆游。世事本何常,贺吊更在门。弃为沟中断,亦何羡牺樽?祸福要其终,愚智始可言。君看骊山墓,何若杨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