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玉京人去秋萧索

菩萨蛮·玉京人去秋萧索朗读

赏析

  这是北宋初年广为流传的一首词,笔致工巧,深婉动人,尽极抒写一位温柔多情、敏感娴静女子之念思之情,陈廷焯评赞该词:“如怨如慕,极深款之致。”据阮阅《诗话总龟》等书记载:“南唐卢绛病痁(shān,疟疾),梦白衣美妇歌曰:‘玉京人去秋萧索’云云。”给这首词蒙上一层迷离恍惚的神秘色彩,世称为“鬼词”,可见人们对其喜爱之极。上阙首句“玉京人去秋萧索”,点明亲人远去京师,春去秋至而音信全无。“画檐鹊起梧桐落”,鹊起不顾,进一步暗示亲人一去杳然;庭院阒寂,怅然失望,梧桐叶坠之声亦清晰可闻,怀想之深,立见。“欹枕悄无言”,夜不安寐,欹枕无言,用动作表现心理,形象而又委曲。 “月和清梦圆”,梦里依稀与亲人团聚。词人把梦中团聚与中天月圆巧妙地交织一起,“圆”语双关,圆而不圆,梦境与现实、月色与人事两相反衬,思念之情愈婉愈深。“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前后倒装。“甚处砧声急”,深夜里不知什么地方响起阵阵捣衣声,把人从朦胧的睡梦中惊醒。“甚处”表明砧声从很远处传来,时断时续,并不太响,也符合乍醒恍惚情态。这种响声亦把人惊醒,说明睡得不安稳,夜之冷清更甚,“急”未必实写砧声矣。“背灯惟暗泣”,梦断神伤状。眼前冷寂,梦中欢聚,两相衬照,益发伤神怅惘,岂不柔肠寸断、哀泣不止呀!一“暗”字,心中哭泣,为伤感之最。“眉黛远山攒”,接“背灯暗泣”,给伤心之极攒蹙秀眉一特写,更将满膺思念、一腔哀怨,无法释怀而凝结于眉间黛远。末句“芭蕉生暮寒”宕开,以景收束。“芭蕉生寒”凄冷之切,寒气直沁人心里,又不说破,辞婉情切,令人哀怨无端,为以景结情之妙笔。此词上下两阙各用两仄韵、两平韵,平仄传递,情调亦由紧促转为低沉,与词意的转进相谐和。结构上一句景,一句情,间或情景双写。在情与景的相映、相生、相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婉曲而深切地袒露出来。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耿玉真

南唐妇人。生卒年无考,入宋后,相传受刑处死。事见《南唐书》、《侯鲭录》。存词一首。...

耿玉真朗读
()

猜你喜欢

江流东去雁南翔,波影涵秋一两行。不待平沙观落处,便从图画认潇湘。

()
万叠峰峦耸太清,麻姑曾此会方平。
一从宴罢归何处,宝殿瑶台空月明。
()

排云觝雨立虚空,端正方严万壑中。
好去明堂充宁倚,不应留此伴仙翁。

()

飘泊仍吴会,凄凉但越吟。乡遥悲去雁,春晚见来禽。

老病初携杖,良朋喜盍簪。娄塘堤上柳,步屟定相寻。

()

危亭临霁景,金碧迥纷纷。
天映中原气,山横万古云。
夕阳寒未敛,孤鹜远犹闻。

()

万人如海一身藏。随例大家忙。东华软红尘土,俗损谢三郎。

兰若寺,玉溪庄。两茅堂。鸡豚乡社,鹅鸭比邻,好个嵩阳。

()

柑花开密玉璘珣,香转薰风满坐闻。摘得一枝参鼻观,不妨终夕醒馀醺。

()

相望在云中,流光依汉表。孤心屡自危,远意凭飞鸟。

霄音甫一闻,窗日来初皎。岂惟列岫昭,亦令幽岩皦。

()

阿母教女儿,殷勤候姑眠。女儿问阿母,若为得欢怜。

()

沙明秋浦,作微茫淡月,波心轻坠。罗袜凌波烟翠外,一种轻盈微步。

素艳凝霜,淡妆簪玉,浩质禁风露。天然标格,那教青女相妒。

()

轻帆挂与白云来,棹击中流天倒开。五月江声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台。

()
雨过云衣已半除,深渊绚烂剖骊珠。
阴晴明日犹难料,未必中秋此夜如。
()

暮春风气佳,之子远行游。振衣即前路,扬舲万里流。

顾瞻林间鸟,好音正相求。感念同心友,对酒不能酬。

()

频年收得慰安书,画饼难充腹内饥。见说锦城无限好,锦城虽好不如归。

()

牛李维州议更纷,西洋羌僰亦吾人。遥知干羽敷王化,应有相如谕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