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柳行行叶乍稀,西风犹未振霜威。圣情预悯随营士,敕下尚书尽赐衣。
扈从巡边至宣府往还杂诗 其三。明代。杨士奇。关柳行行叶乍稀,西风犹未振霜威。圣情预悯随营士,敕下尚书尽赐衣。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蜜蜂。宋代。黄庭坚。秋成想见香租人,菊露风胶蜜几脾。日日山童扫红叶,蜂衙知是主人归。
沈公见寄次韵奉答 其四。明代。庄昶。閒来一坐都忘却,为有东风入耳喧。春意宜人何独我,花光著处不皆园。燕泥软趁高高履,莺谷斜连短短原。回首江门去年道,两三连袂任风掀。
菩萨蛮 其一。明代。张绉英。双双蝴蝶阶前舞。落红乱逐东风去。花影动斜阳。隔帘风送香。卷帘芳草绿。燕语阑干曲。池上柳棉飞。画屏香缕微。
古音不作古器亡,宝琴百衲无辉光。江关老屋风雨夕,七条瘦玉沦微茫。
山人家住横云麓,一生消尽清闲福。明徽妙手发奇声,成连海上传仙曲。
余性爱琴某山人有旧藏古琴四其最佳者为赵松雪故物许自南中携赠诗以速之。清代。毕沅。古音不作古器亡,宝琴百衲无辉光。江关老屋风雨夕,七条瘦玉沦微茫。山人家住横云麓,一生消尽清闲福。明徽妙手发奇声,成连海上传仙曲。别鹤离鹍调不闻,雪弦寂寂网轻尘。前年挟策走京洛,相逢一一为吾陈。云是家藏琴有四,一有有元至正年间识。蛟唇蛇腹凤皇丝,背篆犹衔松雪字。中抱泠泠太古心,王孙秀邸寄愁深。凭添南渡沧桑感,弹彻西台恸哭音。琴是人非岁复月,浮云柳絮飘空阔。缣素流传半劫灰,五百年来剩此物。予爱琴德通琴声,点点寒星纤指横。若将焦尾遥相赠,便是中郎无限情。玉轸孤桐分一片,柳家双锁人难见。梅花淡月隔江南,莫负秋堂红石荐。
再出梧州趁舟东归不及。明代。释今严。惆怅江头又一回,恁高聊当望乡台。暮云漠漠沉归雁,细雨濛濛暗绿苔。万顷烟波渔唱断,百年孤驿野花开。春光到处看如此,独我长吟去复来。
和项平父送别。宋代。孙应时。长江风景旧闻知,雪里经行变大奇。官舍荒凉乏松竹,边城清晏少文移。有时怀古登临久,自省无才职分卑。白日闭门还独笑,读书吾亦太营私。
鹊桥仙 寄阿里仁甫。宋代。虞集。维舟南浦。临流不渡。踏破城南蔬圃。故人直是不相忘,把酒看、沙头鸥鹭。青云得路。兰台乌府。早晚新承恩露。轻车切莫便乘风,先报与
送林季羽入京宿卫。元代。杨载。青云自致身,磊落见斯人。卷衮辞苍麓,垂缨侍紫宸。漏残珠閤晓,香煖玉炉春。傥厌承明事,归来衣锦新。
送林琴士。明代。张子翼。江上携君理素琴,广陵犹似振遗音。江山未断乡关梦,琼海谁倾夜雨心。对月有缘时中酒,看花无偶独沉吟。临风莫唱阳关曲,云树迢迢隔远林。
胡道士山房听琴。宋代。方岳。石亭老入维摩室,三尺流泉长挂壁。云寒夜半山鬼号,十年两耳秋萧瑟。村溪水落寻山房,颜如渥丹鬓未霜。麻姑大鹏不胜载,挽住且与歌沧浪。菊近重阳破青蕊,犹带潘郎旧风雨。弹冠政自不须弹,我欲挂冠神武去。
蝶恋花。元代。施耐庵。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观田中鸲鹆啄粟,因悟象耕鸟耘之说,戏题二。宋代。杨万里。粟黄荞白未全秋,谁报乌衣早作偷。只在林梢筑仓廪,便知去处若为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