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自遣朗读

居闲聊自适,造物果何如。生理年年拙,交情日日疏。

吠犹闻蹠犬,技可笑黔驴。谁识徘徊意,西山有旧庐。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李俊民朗读
()

猜你喜欢

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
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
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

()

和风吹絮夕阳西,嫩柳千条一色齐。何事东君归去早,落红满径子规啼。

()

青山寂寂雨潇潇,一个长松翠欲飘。白发道人年八十,小楼閒坐说前朝。

()
已觉香皮腥染乾,渐忧熟颗鸟衔残。
高攀上帝经云朵,笑撮仙人白玉丹。
()
谓余轮邪,吾不随尔驰逐;谓予扇邪,吾不乱尔寒燠。
宽燥厚缓者,老人之养安;质朴自然者,野人之无欲。
娱尔以贝叶铜瓶,文尔以绳床筇竹。
跏趺主人百不能,一裘一葛□□□。
()
夏半阳乌景最长。
小池不断藕花香。
电影雷声催急雨,十分凉。
芡剥明珠随意嚼,瓜分琼玉趁时尝。
()

千尺长牵溯逆河,清流偏少浊流多。孤舟小憩浓阴下,更奈秋蝉聒耳何。

()
东观何如双树家,丝絇归践故园沙。
静知水镜中人物,香识炉烟上鬓华。
尽有春风飞燕子,岂无诗兴到梅花。
自怜老子归来晚,不得追随八月槎。
()

武陵三月风景暮,景暮客愁难强谐。殷勤却愧青霄月,蓦地穿窗下客怀。

()

红绫桥畔夕阳斜,风漾青帘得酒家。晚立市门寒意动,山村人卖木绵花。

()

居士归来百事嘉,木樨雪里也开花。麸金一掬枝头小,药玉千沟屋上斜。

境界许奇非浪得,色香俱静更何加。高寒似我休拈出,微笑从来少作家。

()
南朝官纸儿女肤,玉版云英比不如。
乞与此公原不称,他年留与大苏书。
()

生无轩冕志,老不释渔竿。对食惭周粟,纫衣尚楚兰。

江城犹雨雪,花柳政春寒。穷达皆由命,初非行路难。

()
一辔澄清暂按州,却因风景独夷犹。
弦残汉月驺前晓,粉叠巴云盖外秋。
持节频年烦出使,富民虚日待封侯。
省纡丽藻嗟行役,正恐才多剩四愁。
()

春日迟迟下,春山处处青。春光多懒困,春色未飘零。

窈意留莎草,微芳发渚馨。双燕飞还语,群鸥去复停。

()
阿兄书到梁,尽岁室悬磬。
公无苦诗穷,我固待天定。
扶持共竹语,寂寞扫花迳。
须公说江湖,小雨狎鸥瞑。
()

栖息高丘。

()

古寺山重掩,平田县对门。鹧鸪藏白昼,蟋蟀破黄昏。

贝贾多通市,藷偷每近村。殷勤省风俗,慷慨动心魂。

()
灯火笙歌别海壖,诏书归觐九重天。
已将清净安齐国,不使声名减颍川。
题品人才看赞赞,夫持皇极在平平。
文星旧与文昌亚,今贯三台更炳然。
()

紫云溪上作端阳,忽记前年黼座傍。分艾特颁宫样虎,侑尊时出上供羊。

綵丝系臂饶恩露,聚扇回风带御香。抚景不堪惊岁月,愧无才力报君王。

()

断续江村踏月行,谁家茅屋乱鸡鸣。欢呼童仆愁迷道,时听云林远近声。

()

山花弄春妍,紫雾巧映带。
凝羞香乍吐,颦蹙有余态。
芍药畏阳艳,愁红争敛黛。

()

少微山下万松青,铁笛携将过水亭。吟得竹枝新有谱,秋风吹与老龙听。

()
天入虚楼倚百层,四方遥谢此登临。
惊风借壑为寒籁,落日容云作暝阴。
岘井北抛王粲宅,楚衣南逐女媭砧。
十年不识长安道,九签宸开紫气深。
()

童草相期更不疑,如今有子似当时。才抡京邑君逾壮,迹寄桥门我向衰。

秋嫩共听蝉韵细,春回争睹垄苗肥。莫言仕路知心少,更醉南川酒一卮。

()

鳌山烟火冠春城,步辇龙旌倒褪行。忽报大官供法酒,玉音宣唤五先生。

()
烟中一线来时路。
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
()

北风尽日破南溟,行路经年倚寿星。子自全家依翠岳,我犹万里隔青冥。

山田鹿下投书去,水馆猿啼却坐听。王事驰驱知有素,何由重见此邮亭。

()

委鬼当头政令弛,太阿之柄倒持矣。何事君王执斧柯,竞传儿戏深宫里。

金字煌煌斧背镌,龙飞岁月明天启。九重宴坐一事无,镇日摩挲此奇技。

()

怅望南浦时,徙倚北梁步。叶上凉风初,日隐轻霞暮。

荒城迥易阴,秋溪广难渡。沫泣岂徒然,君子行多露。

()

閒里方知得此生,痴人身外更经营。君看坐贾行商辈,谁复从容唱渭城。

()
铺席宏开见也麽,买人何似看人多。
十成好个吹毛剑,只作陶家壁上梭。
()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暗虫声遍草,明月夜无云。

清迥檐外见,凄其篱下闻。感时兼惜别,羁思自纷纷。

()

我昔孩提从我兄,我今衰白尔初成。

分明寄取原头路,百世长须此路行。

()

积水翻深畎,轻舠偏远湾。
鸣榔时拨刺,挈风乱斓谝。
贩妇贪趋市,渔翁喜动颜。

()

()
江头夜钓雨连明,可是渔翁太不情。
白鹤纵违华表约,黄鸡应念越人盟。
()
吾腹如鸱夷,但满贮醇酒。
外圆故不滞,中静一无有。
纷纷千百辈,纳若一尘垢。
下而至真源,保之故难朽。
()
心术刑名太刻残,网深文峻众心寒。
仓忙客舍无归处,始悔当年法欠宽。
()

一枝冰萼。鬓云低度横波约。醉扶曾罥乌巾角。长是春来,肠断宝钗落。罗衣乍怯香风薄。夜深花困遮垂幕。不堪往事寻思著。休问尊前,客恶主人恶。

()

七星挂城宫漏残,别院悬帘秋水寒。琐窗梦断莺声老,满地落红闲不扫。

脉脉芳心向谁道,蝴蝶飞来满芳草。光风淡淡春云热,江上菖蒲想堪结。

()
一生不蓄买田钱,华屋何心亦偶然。
客至多逢僧在坐,钓归惟许鹤随船。
按行花木皆僚友,主掌湖山即事权。
京洛贵人金谷里,安知世上有林泉。
()
泥滑滑,仆姑姑,唤晴唤雨无时无。
晓窗未曙闻啼呼,更劝沽酒提壶荐。
年来贵,无酒沽。
()

倦倚阑干小院东,蜘蛛惊雀堕虚空。
细看缕缕挂枝上,旋复丝丝收腹中。
偶尔得生诚险道,幸而不堕赖无风。

()
日色久无光,霖霪更弥旬。
暮空山华月,秋气生精神。
碧天湛如水,山川供奇珍。
云韶彷佛奏,嗈嗈鸿雁宾。
()

杨柳青青河水浑,野桥茅店水边村。官船三日姑苏道,处处青山似故园。

()

流水出陇头,白石乱高树。四海远深渊,原泉日夜注。

不见人物景,独向东流去。

()
素质吐孤芳,柔条敷瘦绿。
谁将刻楮手,作此数蕤玉。
园林烟雨多,百卉飞蔌蔌。
小室偶深静,花意犹清淑。
()
簿书丛里久囚拘,鸥鹭群边忽自如。
白傅已甘多病过,安仁况复悼亡馀。
归田且办充肠米,遮眼非无插架书。
如子功名方迫逐,未应偕我问樵渔。
()

六盘山下路,如掌雪花肥。枯柳迎双轨,惊沙走四围。

岁寒诗骨瘦,春信陇头归。惆怅私怜甚,呼僮再进衣。

()

漫浪归来六换秋,又携书剑入皇州。
得些湖海元龙气,作个出川司马游。
奔走客城因念脚,勾牵时事上眉头。

()

开元天宝梦中春,曾捧泥金下紫宸。舞帽槿花容易落,等闲老却太平人。

()

忆昔长安道,与君初相识。密云满天来,不见南山色。

美酒斗十千,一醉情欢然。胸中云梦泽,眼底高阳客。

()

高楼先生耽苦吟,廿年来往江之浔。何曾梦见烟瘴地,蛮荒一落颜为黔。

连城三月脱鬼手,龙州还对山崎嵚。边关形如马振鬣,戍卒状似猿投林。

()

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长。

()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
来见江南昏,使君咏汀苹。
再看苹叶老,汀畔送归人。
人归多慕恋,遗惠在兹民。
始时绕郊郭,水不通蹄轮。
()
昔游房相湖,乃适与子逢。
迨其景将入,不尽湖所穷。
今子联翩来,二难复相从。
散策破莓苔,循池咏芙蓉。
()

六代萧萧木叶稀,楼高北固落残晖。两州城郭青烟起,千里江山白鹭飞。

海近云涛惊夜梦,天低月露湿秋衣。使君肯负时平乐,长倒金钟尽醉归。

()

挟策端平偶见遗,不旋踵已遇嘉熙。虽闻栖楚叩墀语,不见阳城伏閤时。

下殿君能和富范,上房吾愿让夷夔。或疑廉蔺曾相避,知两翁心更有谁。

()
葛翁行满赤乌年,丹灶离披已绝烟,龙在此泓谁可见,路通别邑自相传。
树头雷雨遗神火,岩腹莓苔带海涎。
()

春风醉袖玉山颓,落魄长安酒肆回。忙煞中官寻不得,沉香亭北牡丹开。

()

骑马天街踏雪晴,银幡犹记入新正。归来一室青山郭,梦到群仙白玉京。

波暖柳风回太液,露晞花日上承明。题诗曾应亲王教,五色春云笔底生。

()
梦想水乡游,阶庭植笼古。
宛如江外行,高帆落寒浦。
烟枝静疏秀,风穗间低举。
於今看未好,漠漠宜秋雨。
()

石栈天梯荡战尘,谁驱哨马满峨岷。
尽看乌石为君子,谁问沙虫化小人。
鞑岂岂应强兀术,蜀材正自欠吴璘。

()
画楼临晓日,青盖度行云。
歌吹三春好,宾朋四海闻。
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
曲误谁能顾,周郎思不群。
()
园园是日是花开,我又何朝不醉来。
井有人焉蛙两部,日之夕矣蝶三台。
()
金爵觚棱晓色开,三朝喜气一时囘。
圣人先御红鸾扇,天子龙舆万骑来。
()
兰枯菊槁。
是返魂香入,江南春早。
谷静林幽人不见,梦与梨花颠倒。
雪刻檀心,玉匀丰颊,妆趁严钟晓。
()

履穿无下叹东郭,桃椎尚欠居士屩。
是谁业屦捆秋芒,绝胜编棕便行脚。
花泥溶溶草露滴,山石幽幽苔烟碧。

()

翻身腾白浪,探爪擢明珠。

()

汉家宫阙斜阳里,五千馀年古国死。一睡沉沉数百年,大家不识做奴耻。

忆昔我祖名轩辕,发祥根据在昆仑。辟地黄河及长江,大刀霍霍定中原。

()

金戈铁骢。腰闲角弓。男儿束发从戎。战阴山朔风。

将军数穷。功高不封。沙场多少英雄。只幽磷自红。

()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