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强同年次子挽诗二首。宋代。陈造。识子初衿佩,暂然自夙成。风猷乃公似,文字老夫惊。遽陨连城器,难推造物情。新宫漫仙伯,政复待君铭。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上下二镬。宋代。林景熙。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前日东园一看梅,昨朝重看杏花开。从今尽有花时节,判得从公日日来。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得无说分第七。宋代。释印肃。随处纳些些,骑牛已到家。堂前无影木,雪夜忽开花。
题蒋廷晖小景。明代。郭登。我家南山中,柴门别经久。不知今春来,新添几株柳。清江闲钓竹,鸥鹭还来否?对此忽相思,长歌独搔首。
菩萨蛮(赋软香)。宋代。史达祖。广寒夜捣玄霜细。玉龙睡重痴涎坠。斗合一团娇。偎人暖欲消。心情虽软弱。也要人抟搦。宝扇莫惊秋。班姬应更愁。
题帜。宋代。牟大昌。大宋忠臣牟大昌,义兵今起应天祥。赤城虽已降为虏,黄山不愿为之氓。
题温雪峰诗迹。元代。赵孟頫。出拥旌麾一俊臣,归寻松竹作闲人。龙蛇留遗人间世,泉石逍遥物外身。自古神仙皆旷达,由来豪杰岂埃尘。山川良是诸孙老,华表归来又几春。
哭李清卿侍郎。宋代。王洋。皇泽淹时久,人怀孝可移。不应当后患,端恨未前知。国破言犹壮,身亡义不亏。青编照千古,昭代有芳辞。
寄自牧上人。唐代。齐己。五老回无计,三峰去不成。何言谢云鸟,此地识公卿。梦愧将僧说,心嫌触类生。南朝古山寺,曾忆共寻行。
追和张外史游仙诗五首 其三。明代。余善。溪头流水泛胡麻,曾折琼林第一花。欲识道人藏密处,一壶天地小于瓜。
访秋分得玉溪诗中吹字韵。清代。全祖望。吾意正萧瑟,况逢秋半时。谁家临水处,定有拒霜枝。日落烟光淡,风凉衣带吹。东城多野色,病叟亦忘疲。
题李伯时仕女图。明代。钱宰。霜落黄梧汉月高,西窗对月剪征袍。妾心不忆交河冷,手冷难裁金剪刀海棠半拆银烛辉,春愁且莫剪春衣。下阶立得花阴没,如此月明人未归。¤
曲江亭阁。明代。李梦阳。缆舟金华潭,遂陟冈上阁。蹊径阻纡郁,岩水光参错。夏林一何清,馀雨浙未落。高览景自异,况值晚霁廓。夕日明锦湍,归云拥华薄。近山聿苍翠,远岭复岑崿。旷荡感遇寓,俛仰叹今昨。不见往者悲,秪觌来者乐。顾瞻大江流,愈恨代谢速。源涌竟谁禦,谦守谅能曲。所贵遗荣名,睹义愿有勖。
次韵九日四首 其二。宋代。刘一止。怀绂欣临柳恽州,据床宁羡庾公楼。云横浦溆无重数,花绕岩峦最上头。诗遣羊何聊共和,语惊陶谢未知休。自缘风物撩人意,不为闲情作许愁。
风流子 春感。明代。王夫之。春光又到也,全不惜、霜鬓不禁愁。问归飞双雁,江南塞北,冰融风软,何处堪留?莫轻弃、鱼波翻縠皱,鹭影挂银钩。但爱风高,黄沙眯目,为贪月冷,白草含秋。垂杨摇荡处,绾不住、绿水去悠悠。饶有荇牵翠带,难系浮沤。看彻踏青,眉皆黛蹙,相逢折柳,泪总珠偷。叹千金春价,一刻难酬。
旧游四忆 其四。清代。宋育仁。十二云鬟点夕晖,山阿扬袂坐朱帏。朝朝暮暮成终古,怅望灵修竟不归。
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五代。伍乔。弱柳风高远漏沈,坐来难便息愁吟。江城雪尽寒犹在,客舍灯孤夜正深。尘土积年粘旅服,关山无处寄归心。此时遥羡闲眠侣,静掩云扉卧一林。
答子浚兄。明代。皇甫汸。客心半在去留间,忽漫称诗惨别颜。淮海风生花落后,潇湘秋冷雁飞还。贫因减产耽微禄,晚更趋朝愧末班。为语白云开径处,此行那得负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