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唐代。杨巨源。綵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夜坐吟。宋代。曹勋。空阶夜滴秋宵雨,雨入芭蕉动窗户。佳人愁绝坐幽闺,良人万里勤征戍。勤征戍,在何处,浊酒狂歌醉朝暮。五载乘边守当路。汉家新筑受降城,戍卒还家免租赋。归来直莫叹白头,
九日食糕。宋代。宋祁。飙馆轻霜拂曙袍,糗餈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家一代豪。
荆州亭。清代。史承谦。几曲栏干惰倚,帘外月华铺地。春漏本难听,况是今宵不醉。何日重偎玉臂,冷落年时芳意。两处薄罗衾,都有夜阑清泪。
南歌子。宋代。程大昌。和。取最后两阕,试追元韵。地窄,但能小举袖,不容敷舒也。每月冰轮转,常疑桂影摇。封姨特地借今宵。万水一规光景、湛寒瑶。圆处应无恨,君胡不自聊。谁家隐隐度晴箫。莫是素娥仙玉、会丛霄。
春日独酌二首 其一。唐代。李白。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花犯 其一 中吕商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宋代。吴文英。剪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小窗春到。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宵行效阴何体。明代。李昱。缆舟才晚憩,驱车复宵征。脩途带残梦,晓色动微明。拭目近山色,倾耳远鸡声。雨过石犹润,岸穷桥始横。属兹清秋候,迫此羁旅程。孤怀虽自慰,迢递难为情。
送管山人游吴。明代。胡应麟。束书回首问沧溟,何处逢人话客星。三竺暮云藜杖紫,五湖春日布帆青。关心雁阵愁边落,拂面骊歌醉里听。归去万峰林屋底,好携鸾鹤报山灵。
舟中不寝奉怀齐安潘大临蕲春林敏功。宋代。谢逸。病夫不寐百忧集,起视斗柄东南倾。山林畏隹万壑笑,天地黯惨孤舟横。此身老矣几寒暑,四海茫然谁弟兄。江西米贵斗三百,好去淮南访友生。
五老图歌寿祝封君。明代。顾璘。天地乃万化之门,阴阳乃五行之根。太始逮今几万载,一气不息绵绵存。瞻彼五老,霭若云屯。降神玄漠,凝质胚浑。眉垂暮雪,颜映朝暾。玄冠朱绂,素旄青幡。履彼黄道,出入氤氲。非五行之变化,果孰得而究言。灵风结驷马,迅雷走骈车。列缺叱右御,须臾周太虚。上帝洞天三十六,敕守互代群仙居。息驾广漠野,晞发扶桑津。西观蟠桃树,一花三千春。曾同二龙父,下应宣尼辰。六经始烂熳,照耀垂生民。不须神鼎炼大药,尽使寿域回清淳。祇今皇帝轩辕身,山林父老华胥宾。迩闻牛渚生至人,长生宝诀传更真。餐霞服玉好颜色,坐玩风扬东海尘。
寒菊/画菊。宋代。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庆春宫 高荼庵妇死于兵,作空江吊月图。清代。蒋春霖。惨月啼鹃,荒滩惊雁,四山恨匝低云。心指潜渊,银瓶问绝,夜寒流水无春。戍笳吹断,叹钗钿、仓皇路尘。惊飙乱起,满地青枫,弥望秋磷。谁知彳亍江漘。浊酒疏篷,细雨灯昏。幽壑难呼,空弹怨瑟,佩环何处归魂。素波重照,剩双鬓、孤怀自温。楚招歌罢,千里蘼芜,都长愁根。
秋堂弟自赣归建安作别。宋代。何文季。同饮西江甫两春,匆匆马首又东驰。归与华阁春风里,忆我铃斋夜雨时。好把汗青传久远,莫将朱紫裹愚痴。闽中多有南翔雁,折取梅花寄一枝。
莫思乡 赠丹阳。金朝。王哲。栗子味堪收。更出馨香是芋头。今后吃时思想定,追求。为甚般般各六筹。细认细寻搜。芋有青苗栗有□。空外地中归一处,休休。说破玄玄你越愁。
再寻王太古不遇。明代。徐熥。梅花影里访幽栖,门掩寒塘水满堤。两度相寻不相见,一帆风雨出梁溪。
题常州水西馆。唐代。张祜。隙地丛筠植,修廊列堵环。楼台疏占水,冈岸远成山。尽日草深映,无风舟自闲。聊当俟芳夕,一泛芰荷间。
画酴醾。明代。欧大任。涂黄妆翠出帘栊,玉脸娇来带酒红。可是瑶池有嘉宴,夜深低舞月明中。
九日度喜峰口次杨太常韵二首 其一。明代。杨士奇。马首连朝东复东,穿云蹑石与君同。须知第一人间险,未数鱼凫蜀道中。
送陈子高。宋代。陆文圭。棱棱玉台冰,莹洁绝织向。无人手自将,台之霜台下。海东闻鹤咏,清思方在野。迟胆有公事,匆匆摧上马。
谢常州蔡提干。宋代。释居简。兰陵传近信,喜似得乡音。州篆六龙鼎,门标齐斗金。故人仍道北,逸兴似山阴。绿绕檐前水,扁舟欲访寻。
家园即事十三首。宋代。郑清之。老红拟佔春光住,嫩绿枝头更娇妒。随风宛转未肯落,犹作霓裳羽衣舞。
午坐。宋代。范成大。晴霄垂北窗,卧我翠幄中。不知几斧凿,成此太虚空。前云稍过尽,后云来无穷。鸟雀有底忙,激弹过墙东。不如双飞蝶,款款弄微风。我亦困思生,抛书眼蒙茸。
晚望怀岩栖翁。元代。善住。晚望荒台上,孤筇手自持。柳条擎雪重,溪鸟溯风迟。枯草春还发,阴云冻不移。何当高世者,来此共题诗。
杂曲。南北朝。江总。行行春径蘼芜绿。织素那复解琴心。乍惬南阶悲绿草。谁堪东陌怨黄金。红颜素月俱三五。夫壻何在今追虏。关山陇月春雪冰。谁见人啼花照户。
九日登九天阁三首 其一。元代。胡奎。曜灵启旸谷,丹霞丽玄穹。晨朝回绛节,群真集珠宫。登高览八极,逸兴凌空濛。中有古仙人,云是商山翁。浩歌紫芝曲,此意无终穷。
秋柳。清代。林朝崧。荏苒轻盈不自持,东门曾斗舞腰肢。那堪摇落秋江上,正是芙蓉得意时。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四。明代。李昌祺。叠鼓杂鸣笳,天风送使槎。内臣金镂带,壮士铁为檛。去路缘青海,行营驻白沙。单于争慕义,不用李轻车。
夜宿五层楼 其一。明代。邝梦琰。高楼飞步势层层,夏木阴阴暑不生。地接东南三楚界,星分翼井两瓯屏。尉佗碑在莓苔古,伪汉江流日夜声。为问伯图今壮否,夕阳满地野烟腾。
寄弟并示婿吴氏。明代。程本立。闻道南塘旱,吾家正可忧。不能供赋税,岂得免征求。旧宅荒苔雨,先茔宿草秋。急难须努力,更与阿骐谋。
缭绫。唐代。白居易。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值千金。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宋代。杨万里。高台喜登眺,登眺触老情。入夏又涉三,余春安得停。雨栏漂耄丹,风架舞壮青。秧生麦将熟,桑尽茧已成。盛衰亦其常,无悴岂有荣。古今非千载,一瞬即古今。慨然顾八荒,此理谁与评。我友谅无益,有益或麴生。生虽不能言,其言如震霆。但令我怀遣,未问醉与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