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尚含滋,松梢月上时。寒泉过石急,清磬出花迟。
野竹抽新笋,归禽觅故枝。明朝采兰杜,忆与美人期。
晚晴。明代。李云龙。宿雨尚含滋,松梢月上时。寒泉过石急,清磬出花迟。野竹抽新笋,归禽觅故枝。明朝采兰杜,忆与美人期。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李云龙。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使日杂诗 其五。清代。郑孝胥。独往孤行道偶通,知音千载最难逢。世人尽在酣眠里,忘却人间夜起翁。
水龙吟(别吴兴至松江作)。宋代。晁补之。水晶宫绕千家,卞山倒影双溪里。白苹洲渚,诗成春晚,当年此地。行遍瑶台,弄英携手,月婵娟际。算多情小杜,风流未睹,空肠断、枝间子。一似君恩赐与,贺家湖、千峰凝翠。黄粱未熟,红旌已远,南柯旧事。常恐重来,夜阑相对,也疑非是。向松陵回首,平芜尽处,在青山外。
题手画云山图赠王生泰。明代。张羽。积善桥东旧宅间,独随阿母住青山。鹿车奉引行春去,多在云松九琐间。
送瑞州张知录。宋代。徐玑。岁暮不惜别,君行是宦游。江西多野水,湖上正高秋。旧友曾过处,新题必共留。官閒可寻访,竹径最深幽。
水调歌头 忆商邱宋介子西湄草堂。清代。陈维崧。雪苑女墙外,水色绿于苔。郭南潭子尤胜,淼淼浸楼台。长记升平旧事,弥望风亭雨榭,荡桨百壶来。谁向乱前说,说罢使人哀。西湄好,忆客夏,寄高斋。南烹为余细糁,棐几净纤埃。君笑热由卿至,仆笑羹应还我,戏语类优俳。摇橹没烟去,背指野棠开。
哭内。明代。黄公辅。四十馀年举案情,风尘未遂鹿门耕。归心每逐飞云绕,炊臼遽从旅梦惊。永诀不闻知尔若,唤卿无语重予怦。寿元刚及慈亲寿,萱草兔丝总泪盈。
吕公像。宋代。张元干。巾裹唐装本布衣,平生唯识一钟离。此中养得婴儿就,世上行尸有许悲。
恻恻吟 其八十九。明代。彭日贞。彷佛声尘欲见难,衔哀思影觉心酸。一觞絮奠惭韩重,安得邀为三日欢。
金缕曲。清代。张秀端。呵冻书成矣。喜传来、银钩铁画,精神满纸。翰墨缘深偿不尽,覼缕何胜屈指。细临向、乱书堆里。好古心同还写韵,笑涂鸦、终日忙无已。琼玖报,祗凭此。品香旧事从诗纪。看横斜、寒梅疏影,年时相似。几次邮筒佳句在,况又追随乡里。尽酬唱、不烦双鲤。浅酌屠苏吾醉也,展吴绫、绘得花如绮。江梦笔,好提起。
望云图为张掌科季升题。明代。潘希曾。东华尘土红作堆,生绡咫尺青山开。山头秋气洗天碧,惟有白云閒往来。临风引领者谁子,思亲梁公无乃似。谏议平生忠孝心,依稀写出丹青里。
溅玉亭。宋代。释道常。我名溅玉亭,五字仍一扫。苍崖立积铁,悬瀑翻轻缟。霏霏冰奁倾,粲粲玉匣倒。殷勤点翠竹,散漫沾芳草。喧轰雷霆怒,澒洞金石考。直疑青山严,顿失赵盾杲。飞帘吹不断,接景照逾皓。初非智巧成,端自神物造。凭栏熟自听,归来想怀抱。拂除朱丝弦,写之流水操。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宋代。宋庠。飞锡眷瑶琴,行行望海阴。香花上都供,猿鸟故岩心。午钵凝斋剂,晨舟载梵音。庭柯旧桂子,依约半春林。
正月五日访王韦轩知府东坞真诏道中。宋代。陈著。晴光欲雪做新元,访旧西来第一番。十五里行千曲路,两三处见数家村。山培浮土为田肉,涧束湍流有石痕。安稳不知危世事,更从何处觅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