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江渔父图。元代。杨维桢。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参考资料:
1、晓光.《儿童注音版·中华古诗三百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5-1:235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杨维桢避寓富春江一带,张士诚屡召不赴,后隐居江湖,在松江筑园圃蓬台。词人在自家门上写着榜文,于是江南一带的才俊文人争相拜访,每日客满。 诗人看到这种场景,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参考资料:
1、(清)陈邦彦.《历代题画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10:71
这是一首题画诗,本诗前两句画景,后两句叙事,景物的和美与人事的温馨交融掺杂,使整篇诗歌洋溢着其乐融融的纯朴甜美的气息。
首句写远景。青天一片,白鹭翩飞,诗人用淡雅的色彩为全篇染上一层明快的底色。一个“前”字,又给静止无垠的蓝天平添无限生机。
次句写近景。桃花绽开,寓示着正是阳春三月的时令:春水猛涨,江波浩渺,渔船忽上忽下,在岸边拍打着浪花。在这里,诗人还特意指出,这是一条“住家船”。如此看来,江水是渔父赖以谋生的土壤,渔船则是渔父借以栖身的房屋。如今渔父泊船岸边,显然是有需要到岸上解决的事务,于是,自然引出了下面的诗句。
三四两句写渔父唤儿进城打酒,而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的“槎头缩颈鳊”,也就是武昌鱼。这本是极其普通的场面,打鱼人大多嗜酒,以捕捞所得与人换酒也是常事,而诗人正是希望通过这些日常普通的事物的描绘,显示以物易物的质朴、父呼子应的天伦之乐以及渔父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畅快。
该诗的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对渔父生活的歆羡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那种宁静安详、无拘无束的境界的向往与渴求。
作为一首题画诗,显然侧重对于画面的解释,这样的诗歌语言具有清新、明白、流畅的风格,取得了与画面、与主旨的一致。
参考资料:
1、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辽·金·元·明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12-1:183-184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唐代。卢纶。泉响竹潇潇,潜公居处遥。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世尘徒委积,劫火定焚烧。苔壁云难聚,风篁露易摇。浮生亦无著,况乃是芭蕉。
淮南道中微雪。宋代。朱松。密密云阴合,斜斜雪态妍。似欺春力浅,故傍客愁边。宿鸟投村暝,寒梅抱蕊鲜。无人命尊酒,清绝袅茶烟。
行素轩。元代。丁鹤年。素履所践,王道平平。流行坎止,一听于天。夏禹之忧,颜渊之乐。易地皆然,道同天爵。忠信笃敬,蛮貊行焉。戒心微服,孔孟犹然。彼美吉士,力行其素。屈伸利钝,随其所遇。廊庙匪荣,关铎匪卑。居易君子,视此铭诗。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唐代。白居易。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官职比君虽校小,封疆与我且为邻。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杭越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与何人。
秋日江行。清代。李奉翰。篷窗心迹羡沙鸥,几处疏林映玉钩。柔橹声中黄叶冷,奚囊载得一江秋。
即席赋木芙蓉。宋代。史浩。盈盈伫立傲秋霜,露染胭脂作靓妆。正似瑶池见金母,醉归未脱绿云裳。
送吴山人。宋代。方泽。落叶满江边,秋风急暮蝉。我思天姥寺,君上洞庭船。束帛丘园少,徵兵泽国连。不知方处士,炼药几时仙。
曾开白社向琼台,好友如林共茗杯。永岁独悬沧海月,多时空折岭头梅。
閒敲玉磬催晨梵,静数金风动律灰。渐去流光头渐白,送君心事独徘徊。
莫炯心走都门三载谒诠部考选得官归琼海过别诗以送之且讯诸社好 其二。明代。释今无。曾开白社向琼台,好友如林共茗杯。永岁独悬沧海月,多时空折岭头梅。閒敲玉磬催晨梵,静数金风动律灰。渐去流光头渐白,送君心事独徘徊。
三月十五夜登迎华观。元代。许谦。夜深来此倚阑干,千里楼台俯首看。月到天中花影正,露零平地草光寒。气清更觉山川近,意远从知宇宙宽。长啸一声云外落,几家儿女梦初残。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戊申西洛中秋对月。宋代。强至。白玉盘从海面浮,闲云一点即时收。山川表里无遗照,天地寻常可是秋。清景似偏孙相阁,高情更属庾公楼。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
赠高黄二子。宋代。陈造。平昔金兰契,过逢意自饶。乘闲无窘步,命笑有嘉招。翠敛歌眉黛,红生醉颊潮。归骖众惜夜,小待玉笙调。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十八。明代。郑真。雪水新烹陆羽茶,还看太岁长黄芽。扶疏两翼能飞去,西海同乘贯月槎。
过黄河 其一。明代。释今无。已尽江南路,黄河带月过。客心愁地阔,风力入霜多。日色依山澹,鸿声怯冻和。从来辛苦意,孤负好岩阿。
拟古三首(第一首一作长安古意)。唐代。顾况。龙剑昔藏影,送雄留其雌。人生阻欢会,神物亦别离。碧树感秋落,佳人无还期。夜琴为君咽,浮云为君滋。爱而伤不见,星汉徒参差。幽居盼天造,胡息运行机。春葩妍既荣,秋叶瘁以飞。滔滔川之逝,日没月光辉。所贵法乾健,于道悟入微。任彼声势徒,得志方夸毗。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陶令何足录,彭泽归已迟。空负漉酒巾,乞食形诸诗。吾惟抱贞素,悠悠白云期。
秋登涔阳城二首。唐代。李群玉。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行人望远偏伤思,白浪青枫满北楼。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斜笛夜深吹不落,一条银汉挂秋天。
送王孔宪越游怀中郎。明代。汤显祖。赤日行天岂去时,山阴残雪夜何之。飘花漱石寒如许,曾见袁家五泄诗。
都门留别。清代。顾成天。八载郎官清禁从,承恩亲忝大夫封。乞身不羡陶贞白,受禄犹惭邴曼容。笔珥延英详议礼,编开崇政广明农。衰庸只合归田去,九点还余未到峰。
寒夜拥炉瓶梅枯冻戏为作下火诗。宋代。周之翰。寒勒铜瓶冻未开,南枝春断不归来。这回不入梨云梦,却把芳心作死灰。
崖门吊古三首 其三。明代。梁有誉。炼石衔沙昔日心,千年犹为一沾襟。朔方骏没金瓯缺,沧海龙归玉玺沉。云断野乌翻夕照,雨馀芳树锁秋阴。风光不似西湖景,空使英雄感慨深。
和圣美三岔铺留题。宋代。范纯仁。今日天涯同一笑,当年泽畔共长吟。还朝未复中台职,报主长存国士心。
阮郎归。唐代。无名氏。薄罗生色画酴醿。酴醿满架时。隔池贪看燕争泥。坠双红荔支。销金字,晚唐诗。夹纱团扇儿。自遮微雨傍花归。个情天得知。
喜王志夫来。宋代。晁公溯。懒观南土化,归勒北山铭。蜡屐乃相过,巾车何不停。复回千里驾,去食五侯鲭。想见知君到,传呼合下铃。
十二月初一日醉歌。宋代。舒岳祥。常年此日正月吉,今年经闰腊月一。岁阑喜展一月期,胜似戈挥鲁阳日。搔头偶见鹜陈横,曝背闲看蜂衙出。一冬妍暖三月晴,薄雪微雨麦垅青。平皋十亩耡溉毕,明年拟取甔石赢。归耕还有新权柄,向时樵长今里正。弟侄推尊不敢辞,斗酒只鸡先自庆。牧猪酿秫待诛求,卖田买钞博性命。北人自好南人恶,人事纷纷天未定。君不见唐任涛宋魏闲,因诗放后逢宽令。
游栖霞山天开岩赠沈飙。宋代。单人耘。栖霞古寺摄山陴,我重游之为探奇。枫林色浅秋未深,过午人稀我亦疲。松根一径何荦确,沈生挽我入幽陂。须臾坡转林谷敞,四围老树杂胭脂。弯腰拾取三五叶,色泽斑斓稍可娱。倚崖伸纸欲钩写,忽惊前侧现仇池。巨石半壁天所开,突兀磊砢蹲熊罴。霹雳訇然犹在耳,天风簌簌吹不移。其下藤络微曳动,趋拜扪读情共怡。石畔两枫尤古艳,酣黄娇红若锦帷。非花而有绰约态,风筛日滤影参差。偃仰高柯相揖让,青柔傍立桐一枝。讴吟图写四十载,昔所神游今见之。好景当前如好书,乍读似已饮醇醨。安能不归长对此,深斟细酌味其髓。我虽迩来筋力减,胜处犹能勉攀追。嗟乎吾子年少当努力,游山读书须趁少年时。
夫人阁四首 其四。宋代。韩维。宫娃拂晓已催班,拜谢春幡列御前。不待东风报花信,红酥綵缕斗芳妍。
景祐释奠武成王六首。清代。佚名。上公揶事,兗服斯皇。礼容济济,佩乡锵锵。灵斿惚怳,嘉荐令芳。神具醉止,降福穰穰。
挽薛艮斋。宋代。薛季宣。眼看嘉木斧斤摧,竹路凄凉孰不哀。高论每闻前席听,谠言曾欲挽裾回。膏销果见龚生夭,刍奠空悲徐孺来。儒效俗传今若此,苍苍福善竟悠哉。
月九日。明代。陶宗仪。谷日宜晴翻作雨,明朝西北大风狂。圣人在御民安乐,未必天心降不祥。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三。明代。王立道。骐骥知畏涂,驽马无停足。萧榝连林青,霜摧蕙如束。雷同不违时,高明自疑俗。之子起百里,整辔骛长毂。何当中路旋,悠悠向空谷。岩居谢世纷,停云想贤躅。结组非趋荣,投簪乃辞辱。滔滔复何为,远道多倾覆。
梅溪为庾资宽作。明代。祁顺。大庾关头万树春,何年移植庾溪濒。半湾素练横霜干,一色琼葩沁碧沦。醉倚孤篷闲索笑,坐招明月为传神。知君剩得林逋趣,香影新联最逼真。
清晖行。宋代。陈藻。主翁不解饱,安事园池游。从知莲社侣,所乐在清修。我忆少壮日,未多禅悦优。独醒对佳景,愁纹上眉头。四方观唱礼,文辞旨趣幽。我膝固不屈,弥陀暗相投。叶吹光乱转,花覆实泉流。此外无国土,静中反身求。湛然真赏妙,谁肯寻糟丘。
朱宣政双慕卷。明代。符锡。有客频频款我扉,泪痕斑尽旧莱衣。回首江云三尺土,短诗谁写寸心违。
齿落。清代。缪公恩。颊辅相依五十秋,一朝辞去少迟留。咀含曾未知书味,摇落由来逊舌柔。已向膏粱恣大嚼,不随林壑漱清流。于今尔我无关涉,征汇毋贻同类忧。
林和靖墓。明代。岑徵。放鹤亭边问隐沦,寒梅不似去时春。孤山三尺残碑在,犹是西湖旧主人。
汴京纪事二十首。宋代。刘子翚。朝廷植党互相挺,政事纷更属纪年。曾读上皇哀痛诏,责躬犹是禹汤贤。
赋得夏首启节。唐代。李世民。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
南乡子 拟晏小山二首 其二。清代。姚燮。湖雨弄湖烟。家住湖东又一年。莲叶春来新贴水,田田。贴着侬心越可怜。荡得水光圆。南去船还北去船。只有鸳鸯双翼好,翩翩。飞去飞来恰一边。
陈仁先南湖寿母图。清代。郑孝胥。幽居得胜情,性中有真乐。南湖奉母地,羡子专一壑。吾观子养志,所贵在天爵。娱亲惟节义,菽水岂为薄。彼苍焉置子,山水聊可著。岩翠晓窥窗,波光晚摇阁。氤氲助舞綵,酣适等飞酌。诗心穷灵奇,觅句如采药。长生乃固有,仙骨自矍铄。摛辞散原叟,奥旨匪轻作。挥毫玉梅庵,妙手试般礴。杭州咫尺耳,辟地苦自缚。披图恍登堂,咏叹破寂寞。
以台柑寄漫塘报以诗用韵谢之。宋代。王遂。屈平作颂独称渠,曾此西山立丑懦。君子得舆知有待,高林硕果未尝无。
寄羽可。清代。徐湘潭。绝少黄金壮阮囊,底须蒿目叹炎凉。穷非我辈难胜任,诗到愁时转觉强。天下谁为真富贵,吾生端合老文章。梅花不厌空斋吟,肯送春光入院墙。
于忽操 其一。宋代。王令。于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离娄之精,夜何有于明。瞽旷之耳,聋者亦有尔。束王良之手兮,后车载之。前行险以既覆兮,后逐逐其犹来。虽目盼而心骇兮,顾其能之安施。委墨绳以听人兮,虽班输亦奚以为。
南陌。宋代。穆修。南陌一雨后,东风三月天。残花乱芳草,轻絮散春烟。景色真愁绝,欢悰重弃捐。伥伥有馀恨,醽醁讵能蠲。
赵粹彦璨写予真求赞。宋代。周必大。王父当年此治中,嗟予鬓角未成童。只因阖郡攀泥轼,何事偏图鹤发翁。
江行阻风。宋代。吴芾。我生走四方,足迹亦几遍。初未识江行,每起浮家羡。一从登此舟,举室尽欣忭。既得舍车徒,且免入邮传。高枕卧短逢,顿忘行役倦。始谓旬日间,便可朝行殿。纵未许归田,行止亦可判。那知事好乖,一夜狂风转。怒号动地来,波涛立江面。如屋复如山,拍天仍拍岸。三日不能休,云容更千变。始疑江神骄,出与风伯战。拥起千里潮,散作雪飞溅。跬步莫能前,有缆莫能牵。又疑慢尔神,至此获深谴。亦自料平生,忠信粗表见。神既依人行,岂不略为援。若谓神无私,应物当普现。胡为溯流船,却乃去如箭。而我独滞留,舣棹长江畔。终日困飘飖,使我头目眩。试取苹藻羞,更效潢污荐。再拜祝天公,冀为开方便。莫分往与来,莫问贵与贱。风静波亦平,一一如所愿。庶几舟中人,彼此两无怨。
赠虔州慈云寺鉴老。宋代。苏轼。居士无尘堪洗沐,道人有句借宣扬。窗间但见蝇钻纸,门外唯闻佛放光。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却须重说圆通偈,千眼熏笼是法王。
和太师平章魏国贾公遗潜侍郎之作。唐代。陈存。先腊催开万玉林,人心悦处即天心。山河洞彻重瞳远,宫阙高寒一柱任。瑞应崆峒知有日,尘清洄曲在斯今。神功变化无留迹,便放阳春卷积阴。
踏莎行 施公村居九日。明代。沈龙。水满江天,沿堤钓艇,空村客远风烟冷。丹枫消翠草堂开,天晴衬出重阳景。竹扫茶烟,鹤窥香鼎,芙蓉照面潮红醒。一痕淡月上峨眉,松台人散乌纱影。
杂咏五首。石子松。唐代。储光羲。盘石青岩下,松生盘石中。冬春无异色,朝暮有清风。五鬣何人采,西山旧两童。
送邢仙游。宋代。刘克庄。彼美邢侯者,逢人满口夸。有恩沾小户,无势挠公家。拔尽民间薤,栽添境内花。吾诗采清论,一字不曾加。
柳梢青。近现代。谭献。如此春风。都来付与,病里愁中。竹笑兰言,云愁海思,细数遭逢。先生坐老墙东。看树树庭花谢红。楼上筝声,陌头鞭影,一样匆匆。
次韵毛君九日。宋代。苏辙。山脚侵城尽是台,登高处处喜崔嵬。手拈霜菊香无奈,面拂江风酒自开。幕府尊罍云里集,民家歌吹静中来。定知胜却陶彭泽,怅望篱边白日颓。
枕上和圆机绝句梅花十有四首。宋代。晁说之。东郭先生谁与依,雪中意气后夔诗。香添皎洁成梅咏,好视江边黄绢辞。
山木凌秋似鬓苍,静观浮俗饱炎凉。唤回猿鹤弹三叠,话到陈隋笑几场。
云度闲情疑路断,草生奇馥染林香。莫乘残照催归骑,白下留门惯漏长。
酬当涂何户曹畏斋金陵三篇见寄兼柬饷台上幕许从道 其一。宋代。释居简。山木凌秋似鬓苍,静观浮俗饱炎凉。唤回猿鹤弹三叠,话到陈隋笑几场。云度闲情疑路断,草生奇馥染林香。莫乘残照催归骑,白下留门惯漏长。
三部乐·江鶂[1]初飞。宋代。吴文英。江鶂[1]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翠罂汲晓,欸乃[2]一声秋曲。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鼓春波、载花万斛。帆鬣转、银河可掬。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四首 其四。明代。刘基。青冥不可见,朱夏巳无多。云木光浮没,川原气荡磨。荒芜一将略,浩汗五湖波。去去沧浪水,君听鼓枻歌。
清源杂咏 其三。明代。王世贞。清源十日东风颠,陈家从事绝可怜。不须伏尔誇投辖,我自能停步口船。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孙陵冈上丛生草,太傅坟前没字碑。人世百年元有限,何须功业更巍巍。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宋代。陈普。深山夭矫老风霜,自是光明好栋梁。不待万牛托挽去,不如僵柳与枯杨。
不显名大檀越请偈。魏晋。释慧远。若能转物即如来,粪扫堆头正眼开。随顺众生颠倒见,庶几随处显灵台。
吕{左山右寻}省谒二绝。宋代。刘克庄。黄絁制袍白布袴,长须扶拜翁翁墓。残骸倘未随朝露,鱼菽一年来一度。
又次韵宋茂叔送行五绝兼谢修叔。宋代。赵蕃。送我归舟水一篙,更携佳语赆吾曹。暮云真作江东去,不复沅湘诵楚骚。
青龙寺早夏。唐代。白居易。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朝朝感时节,年鬓暗蹉跎。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