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三声夜奏严,夕斋清庙宿重帘。殿前太尉横银仗,指点金盆御水添。
宫词 其六十九。唐代。王圭。鼓角三声夜奏严,夕斋清庙宿重帘。殿前太尉横银仗,指点金盆御水添。
(571—639)唐太原祁人,字叔玠。王僧辩孙。幼孤,性雅淡,少嗜欲,安于贫贱,交不茍合。隋时为奉礼郎。入唐,为太子李建成中舍人。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圭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多纳其言,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任侍中,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魏徵等同知国政。能推人之长,有自知之明。因故贬同州刺史。官终礼部尚书。卒时,太宗素服举哀,悼惜久之。谥懿。...
王圭。(571—639)唐太原祁人,字叔玠。王僧辩孙。幼孤,性雅淡,少嗜欲,安于贫贱,交不茍合。隋时为奉礼郎。入唐,为太子李建成中舍人。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圭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多纳其言,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任侍中,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魏徵等同知国政。能推人之长,有自知之明。因故贬同州刺史。官终礼部尚书。卒时,太宗素服举哀,悼惜久之。谥懿。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朱髯五十上南宫,下笔犹能太古风。养就胸中治安策,老天那复滞渠侬。
出城一首。宋代。孔平仲。驱马出北门,秋色满平皋。泄云弄微阴,寒日照我袍。遵途升复降,控纵亦已劳。落松被径软,青蒿倚崖高。南顾临大江,厉风蔚波涛。蛟龙正崛强,舟楫未易操。亦有溯洄人,扬帆气方豪。覆舟谅由险,岂曰命所遭。
九锁山十咏·翠蛟亭。元代。邓牧。寒{石问}岂成蛟,流泉亦非翠。色缘映带得,意出飞舞外。虽无风霆化,自与江海会。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二十六。明代。朱诚泳。春梦无心秪似云,一灯明灭夜将分。美人粉黛归何处,欲寄音书那得闻。
次韵朱通判严上舍。宋代。陈造。子元才望未专城,玉面醪敷且细倾。宠辱尽捐身外事,醺酣聊乐圣之清。分甘亦复怜吾老,饮湿终惭不自营。归去须君传此法,秫田百亩便平生。
自恩平还东阳途中作。清代。张烈。岭南解组一帆孤,百粤山川入画图。斫鲙盘堆沿路好,持螯兴发此间无。吟诗路近滕王阁,看月舟停彭蠡湖。贫宦归来书满箧,拟将词赋走皇都。
山阁杂咏 其十三。明代。梁维栋。月桂奚自植人间,疑是嫦娥仙掌颁。高枝未许寻常折,留映上林供客攀。
陪林明复功德院小轩对假山有成。宋代。刘弇。候禽幽啭似争春,我亦贪搔不屋巾。巀嶭烟姿在眉睫,个中还有傲秦人。
采金樱子。宋代。谢薖。三月花如薝卜香,霜中采实似金黄。煎成风味亦不浅,润色犹烦顾建康。
酌别友生。清代。李英。新丰市上少年场,握别垆头忆故乡。莫谓李生贫彻骨,赠君惟有剑如霜。
庆成宴次张惟信韵。明代。杨慎。太乙天坛望燎回,九重春宴选辰开。广庭列坐瞻华衮,合殿飘香入玉杯。海宇讴歌千载遇,云门队舞八荒来。共怜彩笔飘摇赋,独有金门侍从才。
嵩山十志十首 其九 洞元室。唐代。卢鸿一。岚气肃兮岩翠冥,空阴虚兮户芳迎。披蕙帐兮促萝筵,谈空空兮覈元元。蕙帐萝筵兮洞元室,秘而幽兮真可吉。返自然兮道可冥,泽妙思兮草玄经,结幽门兮在黄庭。
南京十咏 其一 钟山叠翠。明代。薛瑄。自是皇都第一山,峰峦高下似龙蟠。岚光翠满金银阙,秀气青连虎豹关。瑶草不随秋意老,琪林长共晓霜寒。年年涧谷蒸云气,散作甘霖宇宙间。
偏忆江南,有尘表丰神,世外标格。低傍小桥,斜山疏篱,似向陇头曾识。暗香孤韵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省共萧娘笑摘。玉纤映琼枝,照人一色。澹粉晕酥,多少工夫,到得寿阳宫额。再三留待东君看,管都将、别花不惜。但只恐、南楼又三弄笛。
花心动·偏忆江南。宋代。刘焘。 偏忆江南,有尘表丰神,世外标格。低傍小桥,斜山疏篱,似向陇头曾识。暗香孤韵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问桃杏贤瞒,怎生向前争得。省共萧娘笑摘。玉纤映琼枝,照人一色。澹粉晕酥,多少工夫,到得寿阳宫额。再三留待东君看,管都将、别花不惜。但只恐、南楼又三弄笛。
古仙人辞今附于此。金朝。王渥。梦入云山宫阙幽。鸑鷟同侣鸳凤流。桂月竟夜光不收。世俗扰扰成嚣湫。醉飞星驭鞭金虬。八仙浪迹追真游。龟玉筌蹄二十秋。摩霄注壑须人求。觅剑如或笑刻舟。阳燧非无角绮俦。元鼎以来虚昆丘。东井徒劳冠带修。松餐竹饮度蜃楼。崧顶坐啸垂直钩。秪应惭愧刘幽州。
病中四绝 其三。宋代。陆文圭。叶落萧萧壅树根,疏林带郭半疑村。卧闻车马墙边过,无事呼儿早闭门。
龙山古墓行。明代。堵孙正。九龙山下白日荒,九龙山上愁云黄。中有古坟几千百,泉为鸣咽鸢为翔。龙钟翁仲烟中卧,危崖瘦石苍苔裹。一片萧疏插素秋,白日黄狐看山坐。我来纵步深林行,苍山合沓间泉声。古木千寻不枝叶,土垒三尺堆荒荆。残碑藓蚀无名字,无蹄石马流清泪。墓门老鬼夜半哭,断桥磷火黄昏炽。斜倾老屋唤谁扶,病柏伛偻枝干疏。春深草色醉黄鸟,月白松涛咽鹧鸪。尘世沧桑不可料,百年驹隙双丸跳。不如无植亦无封,骚人无处兴凭吊。呜呼赤松子,黄石公,张良辟谷行相从,遥望三山东海东。
谢宝林寺别峰法师惠僧履。元代。张昱。也知鳗井犹龙井,合有交游似二苏。起舞谩怜成短袖,徒行始觉是穷途。书从堂上出双鲤,舄向云中堕匹凫。无复旧时公府步,君门望绝没阶趋。
与林孝廉小酌论旧并柬诸乡友。明代。卢龙云。乡书十载忝齐贤,何意看花一日先。弱羽翻疑淹九万,彩毫终待奏三千。陵阳泪尽方呈璞,流水音高未绝弦。为问同来燕市客,有谁还愧在卢前。
隋宫。明代。王邦畿。隋家往事重徘徊,鹤影多从此地来。文帝未崩炀帝立,杨花初盛李花开。黄昏旧观归新月,白日荒塘应薄雷。玉玺似疑难再得,不妨歌舞后人哀。
兀坐有感。宋代。裘万顷。忘言编简倦三复,适意丝桐聊再行。已共白云论久要,要寻青鸟问长生。按行泉石苔侵屦,披拂松篁露湿缨。此事洪崖知我旧,归与端合与同盟。
杨柳依依两岸分,清湾渺渺是通津。舟人向夕停桡久,过客临流待渡频。
华麓烟消山色暝,海门潮送月华新。画船挝鼓沧江上,曾扈銮舆向北巡。
龙潭十景为太医院判蒋用文赋 其四 柳湾待渡。明代。金幼孜。杨柳依依两岸分,清湾渺渺是通津。舟人向夕停桡久,过客临流待渡频。华麓烟消山色暝,海门潮送月华新。画船挝鼓沧江上,曾扈銮舆向北巡。
送友人罢举授南陵令。唐代。秦韬玉。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献赋未为龙化去,除书犹喜凤衔来。花明驿路燕脂暖,山入江亭罨画开。莫把新诗题别处,谢家临水有池台。
就中偏许同音耗。一例谁能晓。有个人人灵复俏。攒星步斗,暗符颠倒。金书报。升降朝元道。碧虚仙眷重迁号。方喜圆明了。皓月堂前天风扫。晴空来往,我从玄教。仙无老。超越蓬莱岛。
谢师恩 前后带喝马一声。金朝。王处一。就中偏许同音耗。一例谁能晓。有个人人灵复俏。攒星步斗,暗符颠倒。金书报。升降朝元道。碧虚仙眷重迁号。方喜圆明了。皓月堂前天风扫。晴空来往,我从玄教。仙无老。超越蓬莱岛。
赠敏求。宋代。舒岳祥。抄书满架笔无尘,自是餐霞洞里人。性癖贪吟如好色,话终更仆尚留宾。爱花更缩栽蔬地,开径还通指竹邻。不是不贫贫得雅,如今金坞总输贫。
八月十三日会葬恪士西湖吉庆山。。陈三立。悬泪三年成觅汝,犹及抚棺依佛所。须臾邪许响荒山,漆光摇摇湿寒雨。夙收灵气指埋骨,临穴四拥岩峦舞。我老亦无世可托,偕亡羡此一抔土。月夜魂出唱新诗,草根和以虫声苦。更待拱柏啼翠羽。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宋代。黄公度。翻劫解围心有兵,谋生政要眼双青。已收鹅阵乌巢幕,未放鹰扬鸥满汀。
喜景仁直秘阁。宋代。司马光。延阁屹中天,积收云汉连。神宗重其选,国土此为偏。夫子岷嶓秀,声名俊造先。清标峻不及,胜气驶无前。待价犹怀璧,临歧肯著鞭。介推不求显,张季久主迁。玉槛钩陈上,丹梯北斗边。帝容瞻日角,宸翰照星躔。职秩曾无贵,光华在得紧。公卿殊未晚,尚少买臣年。
山口阻风。宋代。李流谦。舟行常有性命忧,江风一动令人愁。盘涡倒帆日方午,又作贾胡终日留。淮山隔江看细小,淡扫修收晚尤好。岷峨行尺此江来,可是爱山心未了。
谢君实端明诗。宋代。邵雍。人说昆化多美玉,世传沧海有明珠。世传人说恐无剧,今我家藏乃不虚。
南坡口号十八首。宋代。郑清之。天工忽忽度年光,料理人间富贵忙。闲裹何曾关造物,一分风景亦收藏。
南歌子·远水澄明绿。宋代。蔡伸。远水澄明绿,孤云暗淡愁。白苹红蓼满汀洲。肠断圆蟾空照、木兰舟。节物伤羁旅,归程叹滞留。佳期已误小红楼。赖得今年犹有、闰中秋。
善哉行。明代。胡应麟。来日大难,肠乾体疲。今日不乐,岁月如驰。访我亲知,总角燕好。踰陌度阡,以赠芳草。何以延宾,清酒百壶。何以销忧,五木摴蒱。美人满堂,巧笑便辟。更长烛明,今夕何夕。南箕在楹,北斗在檐。星河陆离,肴醴汎澜。忽逢安期,馈我灵药。主客再拜,洗盏酬酢。共饵大还,身轻翼舒。乘云御龙,游戏六虚。
送黄天河。宋代。乐雷发。天河那可到,山顶翠参差。村屋煎黄蜡,官炉焙荔支。地蛮游宦少,县小迓宾迟。鼻祖曾吟处,荒苔想满碑。
赠赵神眼。宋代。文天祥。一绦一褐髯如铁,神为秋水眼为月。欲从壶子觅三机,剑首终然吹一吷。
癸丑四月得迪吉弟捷南宫报时避兵居乡。清代。陈静英。扰扰干戈里,惊闻此好音。不胜家国感,喜极反沾襟。
赠方太守士华。明代。程敏政。北望红云半日程,我来君去不胜情。一麾命下初分宠,三尺台端久得名。春雨绿芜新别意,南山脩竹旧诗盟。遥知不负疲癃望,淮水东流足颂声。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宋代。范成大。元亮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因君办作送酒客,忆我北窗清书眠。
晨起。宋代。洪咨夔。入夜风收雨,迟明暖酿霜。人穷髭易白,地瘦叶先黄。绣眼语丛竹,画眉啼断岗。炊烟犹尘动,吾亦起歌商。
述祖德八首有引 其六。明代。卢龙云。仁考绍之,守而勿失。忠厚传家,数世如一。岂误儒冠,龙章有秩。手泽恒存,敢忘嗣述。
谢陆梅磵曹靖庵见和拙稿。宋代。顾逢。梅磵先赓三体句,靖庵又和五言诗。不知二稿流传后,能续君诗更有谁。
卷尽珠帘,楚天迥、阑干几曲。最好是、瑶台归路,月翻银屋。深院数枰风入座,高楼一喷云横玉。看橘林、霜浅未全黄,犹悬绿。
悠然意,渊明菊。真如指,国师竹。者是非识破,都无荣辱。不管浮生如蝶梦,从教万事添蛇足。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满江红。宋代。葛郯。卷尽珠帘,楚天迥、阑干几曲。最好是、瑶台归路,月翻银屋。深院数枰风入座,高楼一喷云横玉。看橘林、霜浅未全黄,犹悬绿。悠然意,渊明菊。真如指,国师竹。者是非识破,都无荣辱。不管浮生如蝶梦,从教万事添蛇足。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题二鱼图 其一。明代。归有光。江东四月贡鲜鲥,正是含桃荐庙时。圣主遥知来建业,孝陵南望起遐思。
劝农题叶祥寺一首。宋代。王阮。傍石寻幽径,穷原得梵城。潮声四面合,山色一团清。农合巡门劝,僧烦倒屣迎。明年吾更健,来伴此中耕。
题马秀卿郊墅。元代。仇远。仙人朝去莫知还,野色风光一草庵。少室何妨高索价,莫教轻指作终南。
边城将诗四首 其一。南北朝。吴均。塞外何纷纷,胡骑欲成群。尔时始应募,来投霍冠军。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袖间血洒地,车中旌拂云。轻躯如未殡,终当厚报君。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八梁山泊见。宋代。苏辙。南国家家漾彩{左舟右灵},芙蕖远近日微明。梁山泊里逢花发,忽忆吴兴十里行。
和十九兄梅韵二首 其一。宋代。杜范。空谷寒花好,荒村野路长。有怀寻往事,无语搅枯肠。老气犹无恙,幽姿只自香。喜君歌白雪,茂对此新阳。
雨窗有怀连韦二博士。明代。祝允明。薄宦将三载,高情有二君。天涯漫萍梗,雨下忆兰熏。四海习凿齿,千年扬子云。东邻无百室,犹自叹离群。
寿榆村宗人宗本。明代。程敏政。青山如画酒如泉,高会分明十载前。锦轴为君题寿句,便惊春色满榆川。
魂归来兮望清阈,碧山之南兮横塘之北。枫林月落兮松径黑,瞻门庭兮载登陟。
曩去故里兮泪沾臆,亲囊揽祛兮语唧唧。我今归兮胡不我即,若有睹兮走而匿。
亡妇榇归自闽生去死还惨裂心肺幽灵有觉亮亦同之爰述长途之踽凉弥感重泉之暌阻作魂归来歌觞而告之歌曰 其六。清代。李振钧。魂归来兮望清阈,碧山之南兮横塘之北。枫林月落兮松径黑,瞻门庭兮载登陟。曩去故里兮泪沾臆,亲囊揽祛兮语唧唧。我今归兮胡不我即,若有睹兮走而匿。呜呼六歌兮歌且忆,恍惚空阶兮长太息。
杂述。明代。徐祯卿。缅求先民迹,体德异通玄。自非孔聃志,所造孰无愆。伊余实闇劣,秉算昧几先。言念恭人德,惴惴戒重渊。徒隆守已朴,罔达济时权。顺正不尤物,任道故乐天。务光以洁湛,梅生智自全。箕子狂为奴,何必屈父贤。未周群物情,且复徇已偏。人命几何时,金石忽以迁。永言保贞素,庶明松柏坚。眷念携手益,用嗣北风篇。
【中吕】普天乐 其十一。元代。关汉卿。花惜风情小娘子说因由,老夫人索穷究,我只道神针法灸,却原来燕侣鸾俦。红娘先自行,小姐权落后,我在这窗儿外几曾敢咳嗽,这殷勤着甚来由?夫人你得休便怵,也不索出乖弄丑,自古来女大难留。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六国论。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