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法千年郑所南,文章风节照湘潭。只今弟子侯芭在,且向毫端试一参。
观杨仪部画兰因寄钱□□ 其二。明代。伍瑞隆。兰法千年郑所南,文章风节照湘潭。只今弟子侯芭在,且向毫端试一参。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伍瑞隆。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红梅 其五。元代。王冕。和羹风致谁能解?个个花开耐岁寒。五月燕山木黄落,相逢只作画图看。
感春。明代。程嘉燧。少小兹晨喜欲狂,相邀结束踏春场。暗思豪兴随年减,空愧浮生向老忙。游队懒追依酒伴,歌棚嫌闹憩僧房。明年祇有还山约,愿醉松傍与竹傍。
和韩宗弼暴雨。宋代。苏辙。执热卧北窗,淋漓汗流注。蛟龙遁水府,谁起叩天户。偶然终日风,振扰北山雾。崩腾转相轧,变化不容睹。雷声运车毂,雨点倾豆黍。逡巡溜河汉,指顾才笑语。破屋少乾床,茅苫固难御。出门泥没足,此厄比邻溥。苟令终岁熟,敢有今日怒。晚照上东轩,清风袭虚庑。微生免荷鉏,但喜脱烦暑。农父更事多,缺塘已增土。
溪岩杂咏 其五。元代。清珙。扶杖入松林,閒行上翠岑。鹤群冲鹘散,树影落溪沈。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澹烟斜日暮,红叶半岩阴。
答伏牛和尚。唐代。伏牛小师。鱼龙未变志常存,变了还教海气浑。两眼不曾窥小水,一心专拟透龙门。千回下网终难系,万度垂钩誓不天。待我一朝鳞甲备,解将云雨洒乾坤。
堠。宋代。李道。过客烦瞻视,当途独有名。几人行大道,用尔算前程。土石仪形久,山河里数明。从兹知正路,捷径谩纵横。
黄石岩下作。唐代。白居易。久别鹓鸾侣,深随鸟兽群。教他远亲故,何处觅知闻。昔日青云意,今移向白云。
再和古梅。宋代。苏泂。和羹之说昔有闻,岂得不如鲁泮芹。闻名尚救渴将军,会稽竹箭胡能群。初花的皪美无度,情事淡泊春空云。树犹如此人何堪,再三叹息殷仲文。江南晚生敬耆旧,汲水封植敢不勤。清霜既降河水涸,笑持双鬓举似君。人间凉燠易更变,有底寒谷回氤氲。神奇正尔出臭腐,枯木何怪生奇芬。诸生径登李杜坛,此老行策伊傅勋。吾诗称赞愧不足,举止羞涩如羊欣。
咏史诗·箕山。唐代。胡曾。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送戴志达举人还莆田。明代。林光。长日鸟声歇,山静若神守。跫然闻足音,两马山之右。开关询何客,拜此莆中友。款款致衷素,历历未释口。间关山路遥,会晤殊未偶。呼童摘新豆,荐此榄山酒。村酒那醉人,空歌拍铜斗。浮生亦易了,白日好西走。丈夫贵自树,穷通无好丑。乾坤有常业,可大还可久。千疮百孔馀,弥缝鲁中叟。贤曹抱素资,策鞭良未后。吾拙甘死穷,草木同枯朽。
寄元叔因呈知府内翰。宋代。李正民。闻说移居向越州,三生风月旧曾游。秦碑古字应难读,禹穴馀书尚可求。海蟹江珧荐
偈颂六十八首。宋代。释法薰。释迦悭,弥勒富。甘草甜,黄连苦。法法小相干,人人各自度。咄,莫来攔我球门路。
冷彻蓬壶,翠幢鼎鼎生香。十顷琉璃,望中无限清凉。遮风掩日,高低衬、密护红妆。阴阴湖里,羡他双浴鸳鸯。
猛忆西湖,当年一梦难忘。折得曾将盖雨,归思如狂。水云千里,不堪更、回首思量。而今把酒,为伊沈醉何妨。
新荷叶(咏荷)。宋代。赵长卿。冷彻蓬壶,翠幢鼎鼎生香。十顷琉璃,望中无限清凉。遮风掩日,高低衬、密护红妆。阴阴湖里,羡他双浴鸳鸯。猛忆西湖,当年一梦难忘。折得曾将盖雨,归思如狂。水云千里,不堪更、回首思量。而今把酒,为伊沈醉何妨。
无梦令·便把那人喝住。金朝。马钰。便把那人喝住。莫使狂行一步。日日处真常,自有神珠堪顾。堪顾。堪顾。共作长生伴侣。
送王正提举海北。明代。符锡。雨夜纷羁思,如君更远游。方春别帝里,畿日到廉州。书问天南使,尊开海北楼。岭梅□信早,慰我意曾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晏列传。两汉。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 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晏子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题玉芝双奉院。唐代。顾在镕。入门如洞府,花木与时稀。夜坐山当户,秋吟叶满衣。犬随童子出,鸟避俗人飞。至药应将熟,年年火气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