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古梅。宋代。苏泂。和羹之说昔有闻,岂得不如鲁泮芹。闻名尚救渴将军,会稽竹箭胡能群。初花的皪美无度,情事淡泊春空云。树犹如此人何堪,再三叹息殷仲文。江南晚生敬耆旧,汲水封植敢不勤。清霜既降河水涸,笑持双鬓举似君。人间凉燠易更变,有底寒谷回氤氲。神奇正尔出臭腐,枯木何怪生奇芬。诸生径登李杜坛,此老行策伊傅勋。吾诗称赞愧不足,举止羞涩如羊欣。
《再和古梅》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再次与古梅相和,听说羹中佳话久有传闻,
岂能与鲁泮芹相比,尽管闻名却难及到鲁泮芹的美味。
听说名将仍能治愈口渴,会稽的竹箭却能群起效应。
初开的梅花虽然美丽无度,但情事淡泊如春天的空云。
树木仍然像这样,人又何堪?
再次叹息殷仲文的境遇。
江南晚辈敬重耆旧,汲水封植岂敢不勤劳?
清晨的霜已经降下,河水枯竭,笑容中双鬓举起,仿佛与君相似。
人间的冷暖易变,底下的寒谷也回复了原本的模样。
神奇的是,它正因为如此,才能从腐朽中崛起,
枯木怎会奇迹般地生出芬芳?
诸位学子行走在李杜的坛上,而这位老者则走在伊傅勋的策行之间。
我对自己的诗歌赞美感到愧不如人,举止羞涩,像羊一样欣喜。
诗意和赏析:
《再和古梅》这首诗词以古梅为题材,通过梅花的形象和其他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在诗中将梅花与鲁泮芹进行对比,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梅花初开美丽,但却昙花一现,与之相对的是鲁泮芹,它以其独特的美味和名声闻名,令人向往。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树木的变化和人世间的冷暖易变,寓意着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然而,诗人叹息殷仲文的命运,对于人们的现状和命运感到悲叹。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江南晚辈敬重耆旧、勤劳的画面,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和对前辈的尊重。
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自谦,表现出他对自己的不满和渴望进步的心态。他的举止羞涩,像羊一样欣喜,体现了他对自己的诗歌能力的怀疑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清平乐 夏。明代。陈霆。余花落尽。蜂蝶还成阵。绿满汀洲芳杜嫩。乳鸭一双娇困。葛衣缕缕风微。白团扇上新词。欲试碧筒煮酒,琵琶催换春儿。
颂言四章为邑侯李虹梁父母奏最赋 其二。明代。邓云霄。恩波浩荡虎门潮,集渚归鸿不待招。明月一轮悬蔀屋,和风万户醉春朝。持平水镜仍强项,为政风流懒折腰。野老瓜田隔城府,明从樵牧听歌谣。
谣俗。唐代。李贺。上林胡蝶小,试伴汉家君。飞向南城去,误落石榴裙。脉脉花满树,翾翾燕绕云。出门不识路,羞问陌头人。
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宋代。张嵲。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余个。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双头莲 留别集生。清代。陈维崧。孺子长贫,记少日江东,随余游射。重来客舍。但细数此地,旧游都谢。总被捲地西风,把烛花吹灺。成独夜。只有君家,榻悬为余仍下。忆昨食酒而悲,学王郎斫地,倚风悲咤。歌场舞榭。祇添了一夕,雨窗閒话。多少剩水残山,付丹青曹霸。笑客至、泥拔金钗,妆台轻骂。
获周丰鼎见博古图第三卷铭六字。元代。赵孟頫。丰鼎制特小,周人风故淳。摩挲玉质润,拂拭翠光匀。铸法观来妙,铭文考更真。平生䔍好古,对此兴弥新。
送吴待制安抚襄阳 其一。宋代。许及之。天借琳琅镇上流,西风作意送行舟。去看岘首何因感,遥见长安却是愁。平昔勋名期带砺,向来谈笑饱貔貅。轻裘少展筹边略,归问君王觅酂侯。
待隐园杂诗为邃庵先生作次韵 其三。明代。王云凤。买园全隔市尘侵,灌溉从人笑汉阴。风景别来长在眼,不须图画看山林。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六次前韵。宋代。苏辙。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闻太学议。宋代。王令。白日流上天,牛虱无遁形。万目尽为用,而不骇日明。穴鼠夜值萤,嗾嗾相聚惊。鼠穴不日通,鼠足不日行。已矣不自识,乃此萤爝矜。鲕虾陷井坎,莫与江海争。笼禽不失飞,讵识云汉冥。咄哉浮薄儿,勉为高大营。
秋宵辞。宋代。白玉蟾。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嗟彼昂藏姿,山林端可惜。浩然呼西风,夜深鸣萧瑟。此意偶相似,叹息复叹息。
一翦梅(梅)。宋代。丘崈。潇洒佳人淡淡妆。特地凌寒,秀出孤芳。雪为肌体练为裳。韵处天姿,不御铅黄。古样铜壶湿篆章。浅浸横斜,净几明窗。何妨三弄点苔苍。但有疏枝,依旧清香。
旅次二首 其一。宋代。葛立方。山行确荦趁云程,食寝无多但有名。作梦方成鸡唤起,加餐未竟马催行。鼓风飞壒浑无际,敲日吹炎似有声。埃息火流知不晚,依然六幕自澄清。
琼花。宋代。徐荣叟。琼甤走送宝瓶花,愧乏诗情用拜嘉。一种清香来月殿,十分雅态出仙家。细看后土春冰薄,未觉刘郎日影斜。拟跨胎禽尘几隔,珠帘十里自繁华。
上史魏公寿三首。宋代。孙应时。清都绛阙拱慈皇,鹤驾鸡鸣起未央。父子至情如一日,国家庆事冠前王。公功实作风云旧,帝学于今日月光。天寿两宫千万岁,端留元老赞明昌。
送沈仲名。元代。凌云翰。沈约才华足起予,又因充贡别郊居。好将言行同居寔,莫倚文章教子虚。荐表他时称一鹗,尺书何日寄双鱼。老夫重拭眵昏目,遥睇青云逐去车。
萍乡中秋同圣功对月。明代。王夫之。白头还作他乡客,不负青天只月明。自笑渔樵非泛宅,聊听鸿雁有新声。晶瓶浸魄一双影,玉镜当心无限情。莫为银蟾增怅恨,孤清直上即瑶京。
凤栖梧 暮春闻莺。金朝。王丹桂。短景相催何太促。丽日和风,又送春光暮。渐听流莺枝上语。绵蛮似把衷情诉。昨日花开红满树。今已飘零,狂荡逐飞絮。奉劝游人生觉悟。莫教失却来时路。
田家夜舂。明代。高启。新妇春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龙井茶。明代。于若瀛。西湖之西开龙井,烟霞近接南峰岭。飞流蜜汨写幽壑,石磴纡曲片云冷。拄杖寻源到上方,松枝半落澄潭静。铜瓶试取烹新茶,涛起龙团沸谷芽。中顶无须忧兽迹,湖州岂惧涸金沙。漫道白芽双井嫩,未必红泥方印嘉。世人品茶未尝见,但说天池与阳羡。岂知新茗煮新泉,团黄分洌浮瓯面。二枪浪白附三篇,一串应输钱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