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贪林下日,生计未全疏。时展滑稽传,间窥玄素书。
因君获二妙,顾我罢三馀。尽可扶衰病,青山恣所如。
赠陆生。明代。王世贞。自贪林下日,生计未全疏。时展滑稽传,间窥玄素书。因君获二妙,顾我罢三馀。尽可扶衰病,青山恣所如。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贞。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寄赵庭干二首 其一。金朝。李俊民。试将小录问同年,风采依稀坠目前。三十一人今鬼录,与君虽在各华颠。
导引。宋代。苏轼。经文纬武,十有九年中。遗烈震羌戎。渭桥夹道千君长,犹是建元功。西瞻温洛与神崧。莲宇照琼宫。人间俯仰成今古,流泽自无穷。
寄怀在伯三首。宋代。赵蕃。我苦千里役,儿荒三月书。役苦殆委顿,书荒廑垦锄。夜雨倒湖水,春耕竞田庐。事贵在勇决,尔胡但居诸。
秋莫西轩。宋代。邵雍。绕栏种菊一齐芳,户牖轩窗总是香。得意不能无兴咏,乐时况复遇丰穰。深秋景物随宜好,向老筋骸粗且康。饮罢何妨更登眺,烂霞堆里有斜阳。
谢方石乃叔宝庆太守采藻亭次韵。明代。倪岳。采采长怜涧有芳,是谁沾湿弄淋浪。才宜补衮身先退,礼重维筐志不忘。百代功缌从会合,一时伏腊许相将。草池竹径情何限,犹自悽然向晓霜。
同次明诸君采莲泾閒泛。明代。文徵明。采莲泾上雨初收,秋色催人烂漫游。日暮白蘋风乍起,陂南黄叶水交流。美人齐唱沧浪曲,綵鹢斜穿窈窕洲。落尽晚花无那冷,一樽相属更夷犹。
乾明节祝圣寿。宋代。四锡。圣节祥烟蔼御炉,殿庭严肃响山呼。赭袍日照来天上,玉佩风清侍座隅。古字数行仙药诀,鲛绡十幅寿星图。远方拜表来朝贡,兼贺虹流电绕枢。
商山路有感。唐代。白居易。忆昨徵还日,三人归路同。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赞张英玉所画山谷老蚁蝶图。宋代。姚勉。穹碑一立承天寺,吟骨遂重宜州楼。当年群蚁亦策勋,岂知须臾梦封侯。南柯一散风雨恶,未若栩栩为庄周。
焦山。宋代。戴复古。江接海冥冥,山连岛树青。似非人境界,宜有佛宫庭。藏压蟠龙宅,潮渰瘗鹤铭。西岩更清绝,心与酒俱醒。
从军五更转五首 其一。南北朝。伏知道。一更刁斗鸣,校尉逴连城。遥闻射雕骑,悬惮将军名。
题画 其一。明代。徐庸。欲鼓杨春白雪歌,却教游子借云和。行行何事归来晚,自料溪山路不多。
乙亥岁除渔梁村。宋代。黄公度。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咏史诗·牛渚。唐代。胡曾。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多胜亭。宋代。程公许。昌称文章续洒汉,只合彯缨侍香案。帝遗骑麟下大荒,肯为吾州一笑粲。至今千里被膏沐,犹自{上雨下矞}云余绚灿。后二百年来祖侯,不以左官兴寤欢。西园作堂娱岁丰,东城选胜湖波漫。不知此湖孰经始,秀水之涯矗堤垾。花屿逶迤双径通,荷荡淼莽三塘贯。凭堤筑台夐清旷,羁官赖此汇愤惋。嘉二三子南渡来,营葺颇能还旧观。风流转烛冷如铁,仆雨摧风存者半。蹇余意倦直承明,次补适来忝藩翰。腐不能通柱后文,拙尤不辨牙筹算。自公政须豁滞懑,时屈何能事轮奂。支倾补坏聊复尔,护邃培高足娱玩。江山入手要弹压,风月无边供判断。高贤一语真实录,胜游虽多此为冠。水花岸草错云锦,雨瘴清岚无界畔。忘机自与鸥鹭亲,无事从渠凫鹜散。老仙音尘可得追,移得卢家石坚悍。题评倚重南轩翁,瞻相如瑟黄流瓒。迂顽我岂经世具,乞身去咏南山矸。作诗聊与来者期,何去后思可称赞。尚友三贤自不差,时复凭熊一来看。
右丞相张公达明营别墅于汝川记可游者九处绘而为图贻书属晋陵孙某赋之 虾蟆石。宋代。孙觌。天公磔蛙死,堕地化为石。魁然此江郊,面滞苍烟色。葱茏一拳青,凝湛半蒿碧。犹疑老蟾窟,尚吐月中液。我来蹈其背,坐睨倚天壁。鼓吹不复鸣,烟雨空寂历。
茅中峨觐毕之建宁二守任。明代。王弘诲。觐归衔命下沧洲,佐郡闽南最上流。龙剑可能延渚合,熊幡应为幔亭留。黄堂画诺赓新咏,沧海华封感旧游。从此相望天万里,思君多在碧云楼。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宋代。岳珂。晴佳雨亦宜,云黑又催诗。静处景俱胜,閒中趣自知。攀条随客嗅,卷叶看儿吹。世事只如此,吾今何所为。
修复东林书院诗四首 其四 晚柑亭址。清代。黄世法。晚柑曾说旧名亭,柑废亭墟户不扃。为问婆娑生意尽,可胜惆怅暮云停。秋深古径堆黄叶,雨过荒池点绿萍。笑我补亡非束皙,一篇终恨欠全经。
杂体次韦苏州韵 其二。宋代。王恕。步出城南门,道逢采桑女。衣沾草头露,心在机上绪。阴阴叶正肥,戢戢蚕可数。游丝千尺强,空来天际舞。文绣被人间,谁知寒女苦。
金刚随机无尽颂·离相寂灭分第十四。宋代。释印肃。道大言无妄,佛诚说非诳。如是接群生,生灭心说谤。
送李秀才赴举。唐代。姚合。罗刹楼头醉,送君西入京。秦吴无限地,山水半分程。海上烟霞湿,关中日月明。登科旧乡里,当为改嘉名。
和玉峰春吟。宋代。卫宗武。年来愁似海波深,柏酒明朝试一斟。那复苏堤追胜赏,不妨楚泽效狂吟。金旛晓赐梦何在,红旆春行步莫寻。料得宫花仍似旧,庆无堕珥与遗簪。
卅年参尾各西东,今夕相看笑语同。苍鬓行羞蚁泛绿,酡颜还映蜡摇红。
蓉城缥缈空悬月,阆苑森深不漏风。落落八仙拌一醉,漫将花影照卮中。
闰月廿五日张樊川虞锦亭陈绳庵汪持斋李郁斋李文园吴澹人小集鄂不草庐消寒有作呈诸公即求和章。清代。朱圭。卅年参尾各西东,今夕相看笑语同。苍鬓行羞蚁泛绿,酡颜还映蜡摇红。蓉城缥缈空悬月,阆苑森深不漏风。落落八仙拌一醉,漫将花影照卮中。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 其十 玉帘泉。元代。赵孟頫。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横帘钩,遥遥挂空碧。
次九叔松石翁所遗韵。明代。鲁铎。宦海清声不愧天,中年归袖已飘然。秋花盈把陶翁径,春水平湖贺监船。教子頖宫期远大,作宾乡宴礼周旋。葛巾藜杖从容地,共指人间自有仙。
再会傅逸人。宋代。张咏。分到知心死不轻,几年曾是怆离情。微风吹雨雁初下,落叶满阶虫正鸣。时静苦嫌论剑略,簟凉频喜转琴声。从来共约云泉老,肯向人间占好名。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代。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小临海曲(十首·一名《洞庭曲。元代。杨维桢。秦峰望东海,云气常飘飘。桑田明日事,奚用石为桥。
分韵赋松风得泉字。南北朝。王寂。苍髯疏影冷浮烟,坐久披襟更洒然。萧索半天催急雨,清凉三峡泛流泉。寻真客至花飞下,憩寂僧閒子满前。却笑朱门无远韵,秪将俗耳醉繁弦。
菩萨蛮(十之八)。宋代。邓肃。归心谩逐飞云去。欢情却为芳菲住。翠袖拥香风。宁辞玉斝空。主人承湛露。元是皋夔侣。早晚定遄归。商霖四海飞。
同杨德骏任致道登北观留题壁间。宋代。章甫。年来多病发幽寻,眼底风光亦倦吟。岁暮情怀伤老大,雪晴筋力试登临。一江烟水分南北,千里云山自古今。杖屦频来端不恶,只愁东望起归心。
八月廿七风雨大浸。宋代。释居简。左扼飞廉吭,右拊巽二背。谓云如何其,坐使六鷁退。亦有司雨工,馽发击单于。不卷油然云,自欲干剪屠。乡来不鸣条,块亦不曾破。卿云千点明,华月半天堕。衮衣徂东山,拔木仍偃禾。至今东山诗,千载犹咏歌。悠然启金縢,风反雨亦止。是中果何书,顷刻变天纪。流言久弗作,狐亦不复疑。至诚动真宰,风雨胡不知。风雨不我以,我稼已堕水。不知十日淫,滴碎田父心。
兴元府园亭杂咏·照筠坛。宋代。文同。积土削为坛,险然在深竹。中惟一诗石,独坐拥寒玉。勿谓人少知,此境不容俗。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还京乐·禁烟近。宋代。周邦彦。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天山草堂与杨贞复论白沙先生学兼贻同会诸友四首 其四。明代。何维柏。杖藜随处是天台,更喜刘郎此地来。共访仙源莫归去,山城今有楚云台。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宋代。刘克庄。隽游回首记端平,朝退联鞍出大明。紫陌难寻看花伴,丹山聊听喊茶声。
南国。元代。廖大圭。南国地皆赤,吾生亦有穷。丰年何日是,菜色万人同。海上舟频入,民间楮已空。犹闻谷价涌,开籴若为功。
忆昔。宋代。陆游。忆昔西征日,飞腾尚少年。军书插鸟羽,戍垒候狼烟。渭水秋风夜,岐山晓雪天。金鞿驰叱拨,绣袂舞婵娟。但恨功名晚,宁知老病缠?虎头空有相,麟阁竟无缘。壮士埋巴峡,孤身卧海壖。安西九千里,孙武十三篇。裘叹苏秦弊,鞭忧祖逖先。何时闻诏下,遣将入幽燕?
芳草渡·旅窗无俚,再拈美成韵,寄怀闺人。清代。吴昌绶。凝望久,恁风殢归程,月添愁侣。况茂陵消瘦,年年惯听秋雨。应念离思苦。懒为伊重诉。天宇阔,祗怨南鸿,撇我先去。休睹大堤草色,总是春前相送路。早过了、星期鹊驾,情思罥蛛户。感时恨别,谁遣此、两般心绪。憔悴甚,怕共花歌月舞。
韦常侍以宾客致仕,同诸公题壁。唐代。武元衡。孤云永日自徘徊,岩馆苍苍遍绿苔。望苑忽惊新诏下,彩鸾归处玉笼开。
湖庄观获。明代。王问。清川泛容与,轻飚动微波。霜气日夕寒,岁暮栖岩阿。遹观湖上农,子妇纷取禾。瓯娄盈筐箱,比屋廪嵯峨。醑酒燕乡社,击缶笑以歌。仰荷皇泽覃,早得谢鸣珂。绝轨车马途,何由逢轗轲。优游养余齿,但愿丰年多。
句。唐代。刘商。邮筒不解献茱萸。(《容斋随笔》)。赵侯首带鹿耳巾,规模出自陶弘景。(《鹿耳巾歌》。《海录碎事》)。
寄曾得之。明代。练子宁。高鸟知还久倦飞,分甘万里迈王畿。虎头食肉侯何用,鸡舌含香事已违。博望寻源经月去,长卿喻蜀暂时归。寄言玉笥云中客,终拟相从采蕨薇。
次韵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宋代。李处权。溪流暴雨涨江同,咫尺西邻信不通。衰朽怕看青镜里,笑谈犹近翠屏中。侍郎客到无苛礼,教授诗来有古风。五载皇皇无税驾,我途正似阮生穷。
玉山佳处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分韵得对字。明代。李瓒。日夕南窗云,水生东北汇。开筵草堂接,拄笏玉山对。泂酌兴未央,清吟心每醉。酒香鹦鹉满,琴韵凤凰碎。崔蔡有雄才,邹枚富佳制。笑谈可冥身,出处当拔萃。慨慷宁废歌,栖迟何足累。天高星汉移,夜久鸿雁逝。投笔惭鬓丝,长啸风尘际。
鹧鸪天 其二 元日呈王帅。宋代。黄机。柳际梅边腊雪乾。钗头蝴蝶又成团。飘零萍梗江湖客,冷落笙箫灯火天。浇浊酒,惜流年。牙旗夜市几时穿。太平乐事终须在,老去心情恐不然。
游崆峒四绝 其二 仙人桥。元代。赵秉文。绝涧初无路,通仙忽有桥。偶携青竹杖,平步到云霄。
战城南。南北朝。张正见。蓟北驰胡骑,城南接短兵。云屯两阵合,剑聚七星明。旗交无复影,角愤有馀声。战罢披军策,还嗟李少卿。
访容素子不遇承腆贶答之。明代。黄公辅。清风明月夜,几度想襟期。本欲亲青壁,末繇炙紫芝。蓬蒿还野径,筐篚灿梅枝。迹远神弥迩,隰桑载咏而。
送刘淳叟博士倅豫章。宋代。楼钥。熟知明主可忠言,奏牍方陈意已传。人言能逊千乘国,我自能补九重天。拔山转石孰难易,烂额徙薪谁后先。不用更论如许事,把君征袂且茫然。
幸得闲中趣。问何为、倏逾桂岭,重来荆渚。唤醒门前弧矢梦,钩月相辉初度。谩羞听、军中鼙鼓。马上弓刀成底事,仅平明、旆入襄州去。能不愧,古羊杜。此身何以酬明主。怅新来、鬓毛添白,衰容如许。三万貔貅齐贾勇,好为一清狐兔。看柳色、大堤如故。世事付之杯酒外,那棋边、得失都休语。来共看,雁儿舞。
贺新郎·幸得闲中趣。宋代。李曾伯。幸得闲中趣。问何为、倏逾桂岭,重来荆渚。唤醒门前弧矢梦,钩月相辉初度。谩羞听、军中鼙鼓。马上弓刀成底事,仅平明、旆入襄州去。能不愧,古羊杜。此身何以酬明主。怅新来、鬓毛添白,衰容如许。三万貔貅齐贾勇,好为一清狐兔。看柳色、大堤如故。世事付之杯酒外,那棋边、得失都休语。来共看,雁儿舞。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五人墓碑记。明代。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