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怜郭景纯,新赋美无伦。官阁紬青史,师门得素臣。
去裁郢里雪,归问武陵春。莫结王生袜,虚名恐未真。
郭太史美命先生贻诗见投奉和仅得二章 其二。明代。王世贞。吾怜郭景纯,新赋美无伦。官阁紬青史,师门得素臣。去裁郢里雪,归问武陵春。莫结王生袜,虚名恐未真。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贞。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斜路行。唐代。王建。世间娶容非娶妇,中庭牡丹胜松树。九衢大道人不行,走马奔车逐斜路。斜路行熟直路荒,东西岂是横太行。南楼弹弦北户舞,行人到此多回徨。头白如丝面如茧,亦学少年行不返。纵令自解思故乡,轮折蹄穿白日晚。谁将古曲换斜音,回取行人斜路心。
泊牛渚矶。宋代。梅尧臣。落帆牛渚前,便为牛渚宿。波摇残照中,采翠浮岩谷。岩谷足幽篁,石上罗寒玉。裁作娲氏笙,堪吹凰凤曲。楚客夕无眠,独将清籁续。更看江月来,还想燃犀烛。
丁酉八月十三日夜以经筵官番宿翰苑予十五年前曾为学士 其三。宋代。史浩。青烟漠漠已潜收,但见银潢双派流。白玉一轮尤皎洁,始知后夜是中秋。
以桐江旧诗十五卷呈范君泽。元代。方回。人品悬知大不同,一丝羞见钓台风。七年假守如虚叟,万首新诗似放翁。贷死偶余吟鬓白,每生犹想战尘红。范侯胸次秋天碧,好借宽閒翼断鸿。
画堂春。宋代。毛幵。华灯收尽雪初残。踏青还尔游盘。落梅强半已飞翻。刬地春寒。多病故人日远,几时双燕来还。可怜楼上一凭栏。不见长安。
赤嵌竹枝词 其五。清代。孙霖。结缘才过又中元,施食层台市井喧。三令首除罗汉脚,只教普度闹黄昏。
户部李尚书挽诗 其二。明代。倪岳。几载班行接令仪,雄才真足辅明时。任隆八座经纶地,恩荷三朝际遇时。奏计频繁传恤典,发潜辉赫著丰碑。迢迢欲致生刍意,极目嵩高有所思。
过山庵问郎公病。明代。魏之璜。一庵刚十笏,卧病有余清。短榻延朝夕,孤灯伴死生。地闲惟种药,门辟不关荆。为学庞居士,知君蓄发情。
东林寺夜宿。明代。董其昌。偃息东林下,悠然澹旅情。泉归虎溪静,云度雁天轻。苍藓封碑古,优昙应记生。预悉钟鼓动,扰扰又晨征。
观斗鸡偶作。唐代。韩偓。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白日枭鸣无意问,唯将芥羽害同群。
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明代。郑胤骥。岁穷寒气骄,况复风雨作。底事须游观,而乃得萧索。此意殊泬漻,余子故须噱。聊同弋者慕,肯效屠门嚼。人生本坦荡,谁使攘六凿。蹇予本畸人,所愿每落落。平生踣百忧,于此惕一诺。乃者实惭子,今悔已难昨。幸子妙点染,使我富磅礴。我有一樽酒,与子共斟酌。子歌我起舞,相对差不恶。仰俯一室间,但见天宇廊。旁观或嗤之,此言得无谑。予亦笑夫夫,生命如陨箨。何为苦营营,不见舟藏壑。且子固非鱼,亦安知鱼乐。寄言沓拖者,意趣由来各。
六月一日始热二首。宋代。赵蕃。落日看篱脚,晚风占树头。庭荒虽惹咫,步绕亦频周。我老自投网,民愚还坐囚。相哀莫相释,点点更悠悠。
送朱进士赴举。宋代。宋祁。汉家廉诏举翘英,银紵观宾望斗城。北地高门传玉节,西京旧学秘金籯。邮亭续食星轺急,岭路驰烟月狖惊。几日东归荣昼锦,度关遥识弃繻生。
顾华玉谪官全州二首 其一。明代。刘麟。暂屈高贤论未平,召归行见圣心明。共怜此夜参辰散,独向殊方瘴疠生。衡岳长沙才子路,澧兰沅沚故人情。中州父老忧何剧,堕泪甘棠有颂声。
爱持空钵嚼花寒,白水青盐也自安。山色每呼棕笠去,月光只付橘皮看。
偶逢白社新开酿,又学山公倒著冠。珍重晚年赵阅道,略将鲊脯间蔬盘。
余蔬食三年矣偶因口馋遂复动荤辄尔有作用呈诸衲不独解嘲兼亦志愧云尔。明代。袁宏道。爱持空钵嚼花寒,白水青盐也自安。山色每呼棕笠去,月光只付橘皮看。偶逢白社新开酿,又学山公倒著冠。珍重晚年赵阅道,略将鲊脯间蔬盘。
绍兴祀高禖十首。清代。佚名。[姑洗为羽]春气笔分,万类滋荣。惟此祀事,皆事发生。求神以类,式昭至诚。庶几来格,子孙绳绳。
咏霜。明代。杨慎。天驷粲寒芒,青腰骋素妆。珠帘银蒜白,金井碧梧黄。汉署宵钟彻,胡庭晓角长。礼貂无暖色,坐待烛龙光。
工侍国史李丈奉御香祷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应。宋代。程公许。阿佛常时奋老拳,为衔诏旨意精专。且烦大士开颜笑,吹散曼陀黼扆前。
寄姚云望。清代。陈恭尹。江北江南雪色昏,白头骑马向中原。不知天地寒如此,犹有遗民问寝园。
过富香吏茂才村舍。清代。赵莲。村舍拟柴桑,门临碌碡场。野花人不识,山果鸟先尝。琴韵随流水,书声出短墙。浑忘茶话久,归路满斜阳。
枯鱼过河泣。清代。佚名。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水调歌头(寿常州刘守)。宋代。翁溪园。丹鹤结青士,玄鹿待苍官。寿仙堂下,应伴凫舄戏斑。麟记当年绣绂,燕剪今朝彩胜,淑气逐椒又盘,孕毓阳和粹,独占一春先。平淮了,勋业盛,傲东山。中原犹待经略,趣诏凤池还。更数尧阶五荚,又上华封三祝,千载圣须贤。即拜玉枝赐,长冠紫宸班。
送萧二。唐代。戴叔伦。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与曾季衡冥会诗 其一 丽真留别。唐代。王丽真。五原分袂真吴越,燕拆莺离芳草歇。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
遇仙槎 赠清风散人。金朝。马钰。勤勤物外修,谨谨心中扫。渐渐绝尘缘,细细通玄奥。灵灵大药成,灿灿神光好。得得遇仙槎,稳稳归蓬岛。
题坡公赠郑介夫诗三首。宋代。刘克庄。玉座见图叹,累累菜色民。如何崔白辈,只写蔡奴真。
馆舍秋夕。唐代。杜荀鹤。寒雨萧萧灯焰青,灯前孤客难为情。兵戈闹日别乡国,鸿雁过时思弟兄。冷极睡无离枕梦,苦多吟有彻云声。出门便作还家计,直至如今计未成。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宋代。陆游。乡闾敬老意常勤,一味甘鲜必见分。大胾在前无箸食,始知富贵本浮云。
志宏见和再次前韵 酴醾。宋代。李纲。寒过春光还漏泄,酴醾架上花如雪。轻盈皓色讶梅开,芬馥清香胜兰茁。龙须初引翠蔓长,玉质全看素英缀。结成幽洞自深沈,荫此芳醪更奇绝。铜瓶只浸两三枝,香在根尘都不歇。幽人赠我意已勤,却愧终朝烦采撷。子美惟愁花欲飞,渊明自爱门常闭。寻芳须趁春未残,更喜晴天垂彩霓。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明代。程嘉燧。游丝无力罥春长,急盏从挥白日忙。烛下邀来偏巧笑,曲终不见只颠狂。迷花未散尝侵晓,和雪难教更引商。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
浪淘沙。金朝。王哲。人要悟黄芽,忽恋荣华。俗家出了做仙家。物物拈来都打破,藉甚婴娃。蓬岛现光华。翠雾红霞。长春园里看灵葩。覆焘清光仍自许,得得休
赋得为我弹鸣琴诗。南北朝。贺彻。薄暮高堂上,调琴召美人。伯喈声未尽,相如曲复新。点徽还转弄,乱爪更留宾。聊持一弦响,杂起艳歌尘。
厓门吊古四首 其二。明代。陈邦彦。百万貔貅一壑中,后人空自说三忠。每疑木石衔精卫,时向烟波现白虹。燕市可堪仍履地,海灵谁复断孤篷。慈元旧殿今芜没,愁杀江门老钓翁。
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却寄二首(选—)。清代。王士祯。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和游士曹君原韵(1)。清代。费墨娟。从来磨炼出英雄,世事炎凉迥不同。萍水有谁怜季子,穷途那个饭韩公?吟成白雪思何妙,和到阳春句未功。几度挑灯频拂纸,漏声催滴响壶铜。
重阳日。唐代。白居易。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
蝶恋花(和处静木香)。宋代。吴潜。澹白轻黄纯雅素。一段风流,_枕疏窗户。夜半香魂飞欲去。伴他月里霓裳舞。消得留春春且住。不比杨花,轻作沾泥絮。况是环阴成幄处。不愁更被红妆妒。
题同里缪晋蕃小影。清代。何栻。辞家几千里,云山梦中绿。蹀躞苦不归,欲归已无屋。身经荡析馀,安坐便为福。劳人事休憩,十日就君宿。知君俯群碎,真气吐滂薄。高襟抱泰华,可以一拳缩。心事当拿云,何为久局促。饥驱坐相累,尘羁就而缚。身无傅天翼,雄飞不如伏。何时遂初衣,幽栖据岩谷。但恐鳌柱颓,蓬庐无处托。道路已荆棘,踟蹰惧伤足。有家归亦难,况乃贫无粟。行从黄石公,奇方传辟谷。
云居还值旱怀旧游寄杨文仲二首。宋代。王阮。忆扶湘竹杖,共扣赵州关。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载还。却从天上下,似出镜中间。笑问杨扶子,何时再得闲。
己巳七月昌邑途中遇水以车作舟行三十里赋诗纪事。清代。徐基。少年尚意气,到处学游仙。见险不知止,日暮犹加鞭。破浪江湖里,独泛木兰船。壮志凌山岳,雄襟贯百川。古人难行路,我意殊不然。策马走山左,平坦可安眠。和雨忽淋漓,墟社成深渊。茫茫围天住,浩浩渺无边。征车息古寺,借榻且迁延。寺僧为我说,前流难寻沿。五龙新决口,柳沟势相连。欲渡无舟楫,不如且言旋。踌躇正乏策,夜雨复连绵。点点滴心上,客况倍忧煎。秋虫声唧唧,若亦为予怜。辗转不成寐,起坐看云天。朝聚土人谋,不惜杖头钱。沽酒供一醉,聊作欢喜缘。土人俱踊跃,愿共涉沦涟。旋即驾我车,驱之入清泉。或者推其尾,或者挽其前。马亦奋两耳,努力渡云烟。以车代舟筏,居然行之便。途长马力乏,车内水涓涓。喘息复前征,飘飘到陌阡。仆人长叹息,此行尚勉旃。我唯顾之笑,水下尽原田。并无蛟龙窟,何必畏其颠。吁嗟乎!人世风波险十倍,兀坐尚可被拘牵。似此清流殊不恶,相对长吟《秋水篇》。
送顾侍御出守马湖五首 其三。明代。边贡。五月泸州蕉叶黄,武侯祠下水如汤。行人莫恶南中热,自有参天古柏长。
寿周北渚。明代。边贡。草堂琴鹤伴孤清,睡足西窗梦不惊。短发未须愁杜甫,浊醪元自识渊明。青松翠竹盘桓地,北海南山颂祷情。长忆寿筵歌吹里,夜深灯火乱春城。
南乡子·迟日惠风柔。金朝。元好问。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把酒尊前逢盛旦,凝眸。十里松湖瑞气浮。功业古难侔。宜在凌烟更上头。彩色□闲浮喜气,风流。千岁三公
浣溪沙。宋代。张元干。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梅花。宋代。张道洽。天寒共维未能灵,伫立通宵户不扃。小萼欲争天下白,数条独向雪中青。肯教旅雁寻常见,未许游蜂取次经。一片唯愁污尘土,寒苕和月扫中庭。
浪淘沙 秋蝉。清代。刘嗣绾。门外易斜阳。一片清商。残声还向别枝长。任是行云留不住,系了秋光。倚树罢思量。扇底新凉。高槐古柳忆江乡。薄鬓萧萧无定处,风为谁忙。
燕京中秋十五首 其二。明代。邓云霄。西来爽气净寥天,金粟飘香集绮筵。青女踏残燕市草,紫箫吹散蓟门烟。壮怀潦倒惟杯酒,往事凄凉自岁年。迢递故乡临桂水,愁看两地共婵娟。
捣练子 陇州萧防判言,将来宜人分娩,是儿。金朝。马钰。好性子,好性怀。不须香火不须斋。戴云包,免了灾。内修个,不凡胎。忘机绝虑屏尘埃。产灵童,有大才。
题牟节叟介寿堂和刘左史韵。宋代。魏了翁。儿大诗书敌富强,妇供滫瀡养尊章。照盘晓日龙为炙,介寿春风玉作堂。礼物皆由天赋分,家荣亦使里生光。人生有子不翅足,况复孙枝羽气香。
次韵龄叟见寄。宋代。陈著。方外好交情,诗筒出醉屏。清能濯骄暑,光欲掩常星。自愧薄榆景,有生真草亭。多年只多感,岌岌旧门庭。
除宣城守赠元忠毅父次其韵。宋代。孔武仲。垂杨正好移舟看,轻舸何妨出沐迟。叠嶂双溪虽未历,白云芳草已相知。
题三峡堂。宋代。郭明复。三峡堂前五月风,吴樯蜀柁古来通。山如肺附重相掩,水似环连去不穷。跃马孤城怜倔强,卧龙八阵想英雄。凭阑千载兴亡事,何异邯郸一枕中。
秋夜闻兰亭天章寺钟。宋代。陆游。绝湖上兰亭,不过一炊顷。湖废缭堤行,往返常毕景。犹有古寺钟,迢迢下重岭。烟云含莽苍,风露共凄冷。萧然草堂卧,度此清夜永。百念一洗空,於焉发深省。
巳卯元夕。明代。李梦阳。此夜门还闭,中天月自看。春催桂应发,雪映兔犹寒。儿女添镫闹,邻家品笛残。少时思可笑,走马向更阑。
杂诗。宋代。李复。众辐共一毂,利用本在无。制法应世变,欲返民心愚。巧智起颓波,但逐末流趋。鸟乱毕弋多,真风日更疏。
甲辰九月初访晦庵先生大安道中余正叔韵。宋代。陈文蔚。潇潇风露菊花秋,人在瓯闽第一州。少日已尝怀壮志,今朝端不负清游。陪君数日从容语,洗我平生散乱愁。从此归来复何事,风涛虽险奈虚舟。
口占。清代。程畹。于世真无补,飘零赘此身。自然消意气,何处著经纶。有梦翻愁夜,无花懒过春。对人常默默,龙性亦能驯。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宋代。黄庭坚。前有熊罴咆,後有虎豹号。已出涧谷底,更陟山阪高。五日一并食,十年一縕袍。未知归宿处,岂惮鞍马劳。
赠车子仁。明代。佘翔。一从露冕晋安城,共羡雄才出楚荆。下凤已徵循吏绩,悬鱼不减古人清。双龙入夜星争丽,五马行春雪有声。愧我老非徐孺子,豫章一榻独含情。
塞下曲六首 其五。宋代。严羽。玉关西去更无春,满眼蓬蒿起塞尘。汉马不归青海月,胡笳愁杀陇头人。
水调歌头(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遗去歌者·末□及之)。宋代。辛弃疾。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早过历塘。宋代。赵文。细细清风吹月明,笋舆如泛夜舟行。草根带露有虫语,茅屋闭门唯犬声。鬼燐影寒惊远去,曜灵睡起亦东征。踏车田父莫嗟怨,如此早凉谁与争。
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二首 其二。宋代。陈深。闾门行乐送韶华,闲访城阴野老家。黄蝶得晴飞菜叶,翠禽隔浦啄桃花。衡门倒屣临官路,古渡横舟阁浅沙。亦有诗人时一到,醉吟行尽夕阳斜。
梅花喜神谱·蓓蕾四枝。宋代。宋伯仁。献颂侈春朝,争期千岁寿。凌寒傲岁时,自与冰霜久。
送刘彦英。元代。顾观。江右衣冠如向日,黑头兄弟亦还家。重经白下桥边路,颇忆玄都观里花。暮雨疏帘飞旧燕,暖风芳树哺慈鸦。弓旌处处求岩穴,未许行吟玩物华。
喜饮吟。宋代。邵雍。尧夫喜饮酒,饮酒喜全真。不喜成酩酊,只喜成微醺。微醺景何似,襟怀如初春。初春景何似,天地才絪纭。不知身是人,不知人是身。只知身与人,与天都未分。
谒显应观崔真君。宋代。魏元若。磁州惠政泽流长,翊运於今有耿光。金甲护迁驰白马,绛衣诞圣拥红羊。久劳宵旰筹中土,为祝英灵监下方。唾手幽燕应默相,弯弧万里射天狼。
初见梅花三绝句奉呈王丰甫待制 其一。宋代。李纲。江梅何处不先春,海峤初逢若故人。谁谓冰姿太清淡,一回相见一回新。
念奴娇 长干里。清代。郑燮。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九。宋代。孔平仲。竹光团野草,秀气豁烦襟。赠此遣愁寂,萧然静客心。枕簟入林僻,鸟雀聚枝深。兴趣江湖迥,松筠起碧浔。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宋代。司马光。习冠献奇策,居然终贾才。赋成平乐馆,歌奉柏梁杯。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土中埋美玉,谁见不兴哀。
游灵公观。唐代。骆宾王。灵峰标胜境,神府枕通川。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仙。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宋代。李弥逊。选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山合尘踪断,秋高爽气还。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宋代。释法薰。庭开金菊宿根生,来雁新闻一两声。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谨和老人贻具圆复之什。宋代。张孝祥。儒名参墨行,诗律傲宗风。老去能从我,生来未识公。据梧心已死,行李岁将穷。应见维摩诘,天花结习空。
王芾家咏梅花灯。宋代。王称。并娥剪素镂秋水,兰燄传春破瑶蕊。粉屏射蜡摇珠光,的历冰魂广寒里。严城画角声咿咿,羲驭渐轧搏桑枝。芳心暗逐烟烬落,玉凫咮冷沉烟薄。
冬日同宜甫子新游惠山寺湿云亭。明代。皇甫汸。厌世思遐托,寻山得再过。叶经霜稍薄,花散雨全多。定水分泉窦,慈云湿薜萝。携尊藉朋好,舍筏坐嵓阿。
感叹二首。宋代。李覯。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自省由苦此,况乃{上山下虫}{上山下虫}氓。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戏和淳诗卷。宋代。楼钥。琴弈心偏好,丹铅手自磨。衰翁会同社,吾子揖余波。歌动玉条脱,酒倾金叵罗。好为文字饮,行乐未宜多。
次韵王得淦长至。宋代。陈著。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老息他无分,新阳便有缘。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的。
送石江曾元英赴太学补二首。宋代。曾丰。万物不移三百篇,得鱼固自我忘筌。绪余一醒冬烘眼,快着长安得隽鞭。
送郭彦昭北游。元代。郑东。莫听讴歌倚柁楼,令人愁怨忆南州。一片姑苏城上月,送郎直过界河头。
和夫子贷米诗。清代。邵笠。莫以贫为病,吾侪本寂寥。瓶罍虽久罄,意气不全消。张子仍存舌,陶公肯折腰。有邻难贷米,相对慰清宵。
寄徐昭法。清代。朱鹤龄。一别精庐岁月徂,比来曾有宿舂无。身穷壑谷能逃忌,隐托文章不厌孤。春院繁英伤锦绣,秋风落叶感菰蒲。稻粱那得縻黄鹄,莫怪长饥化白凫。
二月十五日樱桃盛开自所居蹑履吟玩竞名王泽章洋才。唐代。温庭筠。晓觉笼烟重,春深染雪轻。静应留得蝶,繁欲不胜莺。影乱晨飙急,香多夜雨晴。似将千万恨,西北为卿卿。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一 青萝山。明代。王渐逵。大隐屏西忆去年,互萝苍径曲肱便。何时再住栖霞顶,共看齐州九九烟。
南乡子。宋代。陈师道。急雨打寒窗。雨气侵灯暗壁缸。窗下有人挑锦字,行行。泪湿红绡减旧香。往事最难忘。更著秋声说断肠。曲渚圆沙风叶底,藏藏。谁使鸳鸯故作双。
次韵大人书怀。宋代。李流谦。云翻雨覆不须论,扪虱何妨坐对温。政恐移文邀俗驾,可能垂箔走高门。寒松卧雪不知老,脱叶经霜无几存。醉着锦袍堪一笑,翰林风月我诸孙。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 其一。唐代。张九龄。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
感春十三首。宋代。张耒。夜醉朝未醒,披衣步南堂。折彼晓树花,嗅此凝露香。好鸟鸣我林,声如韵风篁。娟娟屋外杏,顾我如窥墙。物色岂不好,人情独何伤。思我二三子,各限天一方。无鬐不可游,无羽不可翔。耿耿千里心,箕昴互相望。结交古所重,义合不能忘。离别可奈何,还归举予觞。
菊迟。明代。李梦阳。吾家数丛菊,节近未含姿。种日人同早,开时尔较迟。编篱护密叶,绕砌嗅寒枝。切恐重阳至,无钱足酒卮。
舟中睡起。元代。柳贯。影入船窗隙日升,霜衾惊梦却青绫。一官朝右宁非客,十月漳滨幸未冰。江驿比来无雁帛,水乡随处有鱼罾。食贫黾勉萦微禄,消得山灵笑负丞。
僧庵崖上榴花。宋代。苏籀。苍崖有红榴,照眼风棂迥。鹤顶磨丹明,猩唇染罗竟。天然同心蒂,物理有殊禀。青鸟蹙绛巾,奇胶缀琴轸。子云畔牢愁,无偕溱洧赠。思致玉珑鬆,皎兮丽宫井。江峤琐蛮烟,空烦洛生咏。山僧递形语,呵乃枯禅病。喁讽独移时,鹘没天宇净。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宋代。司马光。上阳门外云连草,车马遥遥往来道。昔王游豫几何年,今人岂识当时好。明珠翠羽已成尘,道上行人几番老。当时秋天落宫板,今此婆娑皆合抱。
闲中戏书。宋代。陆游。粝饭从来不愿余,还山喜遂此心初。挽河尽洗弹冠念,闭户闲雠插架书。一榼不妨从客饮,数椽也复是吾庐。少游细看犹多事,安用人间下泽车。
名花无影迹,寒气日凄凉。人间千万树,歇芬芳。紫微宫女,仙驭降霓裳。名在仙班簿,不属尘凡,洞天密锁云窗。遗珰连宝珥,人间识天香。凝寒承雨露,傲冰霜。凌仙仙子,邂逅水云乡。更约南枝友,游遍江南,共归三岛扶桑。
促拍满路花。宋代。吕胜己。名花无影迹,寒气日凄凉。人间千万树,歇芬芳。紫微宫女,仙驭降霓裳。名在仙班簿,不属尘凡,洞天密锁云窗。遗珰连宝珥,人间识天香。凝寒承雨露,傲冰霜。凌仙仙子,邂逅水云乡。更约南枝友,游遍江南,共归三岛扶桑。
初出京过琼林苑。宋代。王禹偁。忽忆今春暮,宫花照苑墙。琼林侍游宴,金口独褒扬。立向勾陈内,宣来帝座傍。丁宁问年纪,委曲叙行藏。屏息闻天语,酡颜醉御觞。近臣多健羡,睿眷岂寻常。盛事谁能及,非才自不遑。厚恩难负荷,薄命果譸张。得罪縻山郡,携家出帝乡。何时重到此,驻马泪浪浪。
故黎平太守袁公挽歌 其二。明代。徐熥。谁知五马客,竟作九原人。出郭有魂气,还家惟影神。墓中难待晓,地下不行春。斯世无同调,悲歌泪满巾。
蝶恋花。元代。邵亨贞。湖上双双新燕子。飞过垂杨,认得朱门里。回首向时歌舞地。几番惆怅寻邻里。触景愁多心似醉。倚遍阑干,目断春山翠。忽见呢喃华屋底。
摸鱼儿 秋夜。清代。阚寿坤。问西风、甚时吹紧,催将鸿雁声悄。菊花拌坼重阳蕊,凉夜月圆天小。炉篆袅。晕一缕仙云,不碍飞琼笑。莺烦燕恼。道辜却韶光,传来冷信,逐渐岭梅早。谁家院。箫韵凄眠度晓。声声心事缠搅。丹凝禅悟寻常耳,还是文园幽妙。闲自料。烟云幻繁华,转眼成秋草。朱颜未老。正力避吴霜,冬馀强饭,竹素浣尘抱。
吊台湾 其二。清代。陈季同。金钱卅兆买辽回,一岛如何付劫灰。强谓弹丸等瓯脱,却教锁钥委尘埃。伤心地竟和戎割,太息门因揖盗开。聚铁可怜真铸错,天时人事两难猜。
王原庆诉盘餐萧然走笔次韵。宋代。楼钥。愁绝诗人太瘦生,也无北食与南烹。君看俚语亦堪笑,何日能填鼻下横。
春昼回文一首。唐代。李涛。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沉烧处碧凝烟。纱窗闭着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
宣和五年二月初九日偶书呈如公妙空禅师。宋代。朱济道。二年催遣向东州,见尽东州水石幽。不把寻常费心眼,灵岩消得少迟留。
送傅守归。宋代。刘宰。烦暑斂清晓,西风生远林。客怀感素秋,归梦越千岑。祖帐城南门,蔼蔼萃华簪。举觞忽有赠,去矣无遐心。
相和歌辞。从军行。唐代。乔知之。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此时鸿雁来,惊鸣催思妾。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纱窗白云宿,罗幌月光栖。云月晓微微,愁思流黄机。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汉家已得地,君去将何事。宛转结蚕书,寂寞无雁使。生平荷恩信,本为容华进。况复落红颜,蝉声催绿鬓。
衰柳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早知寒至傲秋风,月落山堂影已空。赤体每怜松柏苦,春来依旧拂墙东。
孟子·仁者无敌。宋代。陈普。仁人所在人心萃,鱼爵丛渊固自归。天命到头还不外,东征西怨岂容违。
村老留饮。宋代。陆游。乘兴出游眺,初不言所之。家人固难求,我亦不自知。投杖却人扶,疾步莫能追。荒寒野庙壖,枯涸沤菅池。过门争邀留,具食不容辞。浊醪小瓮酿,香饭别甑炊。瓦盆进豚肩,石臼捣花餈。新冬不易见,醉倒理亦宜。举手谢主人,外强中实衰。一觞可以起,它日更为期。
送僧。宋代。释重顯。岩泉高锁黄金宅,衲卷秋云古标格。离歌谁赠欲行人,遍界同为一宿客。春色依依日杲杲,南北东西好看好。闹市拶笑娇尸迦,草头青点俱胝老。呵呵呵,人间天上不知他。粝竭节有顶门眼,归去清风拂薜萝。
赠王左丞二首 其一。元代。杨维桢。卧云道人今左辖,当时出岫本无心。隆中豪杰征初起,江左苍生望正深。星斗一天环北极,山河万里贡南金。已闻艮岳无遗胤,况复淮淝有捷音。
今日行二月十四日赋。元代。刘崧。今日何日天气清,江干雨晴花柳明。清晨手持一杯酒,再拜有泪如何倾。我不及庭前乌,朝夕返哺鸣呜呜。又不如坟上草,霜露结根永相保。一从南郡飞旌旗,频年死徙伤流离。先畴荒弃稂莠集,故宅荡析风烟悲。小时开口咏诗句,投果倾堂动诸父。岂知长大罹百凶,事绪茫如堕烟雾。只今四十逾八年,有子孩痴方可怜。霜蓬渐入明镜里,菽水不到黄泉边。我家一门联桂籍,四十年馀声赫奕。每惭末路向人低,独抱遗书竟奚适。姆源之山高入云,钟岭亦有慈亲坟。清明欲近风雨恶,野鸟啼春安可闻。大兄今年会昌去,季也雩阳更流寓。山斋此日倍相思,却恨从前少欢聚。东家西家燕子飞,桃花乱落扑人衣。明朝何处寻芳去,肠断故园消息稀。
杂曲歌辞。神仙曲。唐代。李贺。碧峰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仙居。晴时笑语闻空虚,斗乘巨浪骑鲸鱼。春罗翦字邀王母,共宴红楼最深处。鹤羽冲风过海迟,不如却使青龙去。犹疑王母不相许,垂露娃鬟更传语。
桃源忆故人 和张文伯送春二首 其四。宋代。王之道。依依杨柳青青草。梦断画桥春晓。风里落花如扫。莫厌寻芳早。酴醾芍药看来好。恰似江湖遗老。锦段荷□传到。愧乏琼瑶报。
独坐偶成。明代。吴与弼。曝背墙头独咏诗,风帆远近鸟差池。江干举目皆真乐,底事人心苦自私。
揽垂杨细折。有别情遗爱,与君都说。文茵带琱轭。是行春来处,去年阡陌。柔桑半叶。转光风、轻扬秀麦。正人家共约,耕相借牛,社相留客。
清绝。溪山犹记,脱帽吟风,倚楼招月。东君何事,将春至,放春歇。道从今江上,一花一柳,皆想油幢瑞节。纵离愁、瘦减腰围,带金正晔。
瑞鹤仙(饯交代沈公雅台山寺作,继作朝中措)。宋代。赵彦端。揽垂杨细折。有别情遗爱,与君都说。文茵带琱轭。是行春来处,去年阡陌。柔桑半叶。转光风、轻扬秀麦。正人家共约,耕相借牛,社相留客。清绝。溪山犹记,脱帽吟风,倚楼招月。东君何事,将春至,放春歇。道从今江上,一花一柳,皆想油幢瑞节。纵离愁、瘦减腰围,带金正晔。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唐代。皎然。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
病。明代。王宠。长卿复何望,祗守茂陵田。玉历梅花外,春心药裹边。声华浑似梦,水月欲窥禅。鼎鼎百年内,千金诚可怜。
次韵滕至刚先生别后见寄之作。明代。吕伯刚。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上游。自此易知东浦路,茅堂只在涧西头。
雨中自丁家山康庐还饮苍虬湖居被酒夜归同闲。。陈三立。下窥湖水狭如盆,细雨灯窗笑颊存。暝曳虚无孤岛气,坐祲明灭万花痕。歌呼自寄神州痛,酩酊方知恶客尊。径黑夜归吠寒犬,掉头有宅系云根。
春草碧色。唐代。殷文圭。细草含愁碧,芊绵南浦滨。萋萋如恨别,苒苒共伤春。疏雨烟华润,斜阳细彩匀。花粘繁斗锦,人藉软胜茵。浅映宫池水,轻遮辇路尘。杜回如可结,誓作报恩身。
池冰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池底枯荷瘦不胜,池冰新琢玉壶凝。如何留到炎蒸日,上有荷花下有冰。
山西庄舍赠信上人和彦时兄四首。宋代。王之道。一枝清瘦早梅春,风味高如郭泰巾。襟袖归来香未歇,要将佳句属诗人。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报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栏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