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霜冷月明多,平澧风交湘水波。夜夜枫林惊客棹,村村铜鼓和蛮歌。
沅江曲 其二。明代。杨慎。碧天霜冷月明多,平澧风交湘水波。夜夜枫林惊客棹,村村铜鼓和蛮歌。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上巳社集喜叶化父至自罗浮。明代。张廷臣。小院绿阴春半过,追欢林下胜游多。丽人意态称天宝,禊事风流视永和。尘世随缘醒鹿梦,閒身到处访渔蓑。相逢更有罗浮客,犹带烟霞袭薜萝。
秋日二首 其二。明代。皇甫汸。关山回素节,水月湛清虚。暑气销兰酌,凉飔袭桂裾。露疑仙掌后,叶似洞庭初。愿得逢南雁,他乡一寓书。
怪梦十首。元代。方回。高枕非难就,深杯未易谋。五须疑噩梦,久已惯穷愁。老矣何嫌死,归欤岂愿留。晓梁数声燕,搔首倚五楼。
清平乐。宋代。史浩。池台非雾。缥缈双溪路。家在江南佳丽处。看取谢公风度。蟠桃酒酝千秋。金伙欲上迟留。笑待锦花裀上,双鸾舞彻梁州。
杂诗七首 其一。元代。贝琼。我闻度朔山,蟠桃何郁郁。千岁才一花,结子复何日。食之云不死,敷腴反枯质。跨鹤凌九天,将共五龙匹。谅非广成子,欲待安可必。
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唐代。韦应物。飞阁凌太虚,晨跻郁峥嵘。惊飙触悬槛,白云冒层甍。太阴布其地,密雨垂八纮。仰观固不测,俯视但冥冥。感此穷秋气,沈郁命友生。及时未高步,羁旅游帝京。圣朝无隐才,品物俱昭形。国士秉绳墨,何以表坚贞。寸心东北驰,思与一会并。我车夙已驾,将逐晨风征。郊途住成淹,默默阻中情。
燕郎酬李无核 其一。明代。李云龙。浪迹长安问酒旗,相看成喜又成悲。丈夫落落本如此,世路悠悠那得知。不惜王孙委漂母,却愁公子辱屠儿。问君两眼英雄泪,付与西风洒向谁。
新昌道中。宋代。林尚仁。春红落尽雨霏霏,为怯轻寒尚夹衣。村路每於泥处滑,乡音渐与市人非。护蚕溪女条桑去,抱布山翁换米归。世味尝遍只如此,几番甭梦落渔矶。
安抚开府史丞相诞辰。宋代。喻良能。一年好处橘初绿,雨后秋容净如沐。潭潭大府忠孝家。黄堂正奏千秋曲。挥毫落纸妙卿云,千佛经中蚤致身。横飞直上九万里,金鱼玉带真天人。筹边利国知谁似,直节长才堪重寄。手扶杲日照乾坤,力转洪钧陶品汇。橐兜戟纛粲煌煌,紫极联休衮绣光。暂向闽都分帅阃,再归天阙致时康。鲰生才业等袜线,昔辱甄收今论荐。喜看太白应长庚,乐颂燕公符玉燕。旧闻庄叟说太椿,八千为秋八千春。愿将眉寿同长久,永作王家柱石臣。
送李溟出塞。唐代。薛能。边城官尚恶,况乃是羁游。别路应相忆,离亭更少留。黄沙人外阔,飞雪马前稠。甚险穹庐宿,无为过代州。
寄杨侍郎。唐代。吴融。云情鹤态莫夸慵,正上仙楼十二重。吟逸易沈鳷鹊月,梦长先断景阳钟。奇文已刻金书券,秘语看镌玉检封。何事春来待归隐,探知溪畔有风松。
供奉定法师归安南。唐代。杨巨源。故乡南越外,万里白云峰。经论辞天去,香花入海逢。鹭涛清梵彻,蜃阁化城重。心到长安陌,交州后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