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17-318 .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蒋防《霍小玉传》中说,李益早岁入长安应试,与霍小玉相爱,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后来,李益回乡探望母亲,不料其母已给他和表妹卢氏订婚。迫于封建礼教,他不敢违拗,霍小玉也为此饮恨抑郁而死。但此诗与霍小玉是否相关有待考证。
参考资料:
1、叶桂刚 王贵元 .中国古代十大传奇赏析(上)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2 :48-55 .
2、 刘文忠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19-720 .
此诗描写主人公与喜欢的女子约会不至而感到失望、无奈,甚至绝望不已的心情。诗中主人公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奈何伊人爽约,于是失望之极,形象地表现了失恋的痛苦。全诗语言简练,以美景烘托和渲染愁情,用虚拟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诗境含蓄深邃,在唐代众多描写男女情事的小诗中别具一格,历来为世人所传诵。
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见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最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不禁失眠。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观赏之心。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的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诗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用虚拟的手法,来加强语气,突出人物形象,从而深化主题。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心情与外景的不协调,既是眼前情况的写照,更预设了今后的情景。“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参考资料:
1、刘文忠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19-720 .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李益。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题罗稚川所画临川罗益谦溪居图。元代。揭傒斯。迢遰临川郡,泱漭元献里。浮上君子庐,闭户青林里。连山烟景晏,断岸寒沙靡。日暮孤舟还,荒村隔流水。
六州歌头 次明初为寿韵。元代。许有壬。避贤解组,三见太行秋。惭画锦,犹远胜,敝貂裘。玩沧洲。霜水清如玉,穷霄壤,忘物我,恢障塞,无牖户,底绸缪。自笑平生事业,知今日,颇善为谋。有静中至乐,何处更天游。已分淹留。醉乡侯。有江湖客,翰墨友,凌元白,压曹刘。论文暇,陪杖屦,事觥筹。共藏修。世态谁能校,轻肮脏,重伊优。吾有政、锄药圃,治瓜畴。说与渔夫樵叟,既相好、岂但相犹。任多言莫及,野渡有孤舟。天地沙鸥。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一。宋代。徐鹿卿。矫矫雄张虎欲奔,低低蹲伏雁成群。丁宁莫碍行舟过,唤作长生万石君。
小飞来亭二首。宋代。杨长孺。阴森古木石心栽,清澈寒溪镜面开。斗起孤峰三百尺,从今唤作小飞来。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于后·上家山。唐代。李绅。上家山,家山依旧好。昔去松桂长,今来容须老。上家山,临古道。高低入云树,芜没连天草。草色绿萋萋,寒蛩遍草啼。噪鸦啼树远,行雁帖云齐。岩光翻落日,僧火开经室。竹洞磬声长,松楼钟韵疾。苔阶泉溜鈌,石甃青莎密。旧径行处迷,前交坐中失。叹息整华冠,持怀强自欢。笑歌怜稚孺,弦竹纵吹弹。山明溪月上,酒满心聊放。丱发此淹留,垂丝匪闲旷。青山不可上,昔事还惆怅。况复白头人,追怀空望望。
题岘山图三绝。宋代。释宝昙。不见轻裘快马归,遥怜暮雨湿公衣。岘山十里城南路,灯火家家望翠微。
丁戊山人招饮旅馆。明代。黎民表。柏酒椒盘已荐辛,天涯怜尔独逢辰。菩提为觅西来种,榆柳重经岭外春。风雨几番还秉烛,路岐千里定沾巾。干戈此日复满眼,何处飘飘寄此身。
山中晚兴二首 其一。明代。顾璘。古原浮夕照,灌木转晴风。人影梅苔上,鸡声竹树中。炊烟通壑瞑,积黍验年丰。长吏无苛政,农家乐事同。
追昔。明代。张天赋。松楸长号风未恬,夜台寂寂如空禅。妆台冷落五更月,收泪低头学子骞。
渔家傲。宋代。洪皓。侍宴乐游游赏惯。今兹吊影难呼伴。欲上望乡台复倦。愁满眼。琵琶莫写昭君怨。满目平芜无足玩。南冠未税徒增叹。万里庭闱安否断。形魄散。此身何暇穷游观。
山居十首。宋代。陈造。居深自少客,儿辈省应门。日课午钟饭,生涯三亩园。嗜鱼亲蜑户,辍果及王孙。不惜苔钱破,横纵步屧痕。
罗怀叟思归一诗留之。宋代。朱复之。客子归期莫有期,地炉松火独吟时。西山暮雨吹成雪,错拟杨花理钓丝。
送僧往湖南(一作送清上人)。唐代。刘商。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