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景物正纷纭,瘴雨才过又夕曛。月渚寒山沈白浪,风林冬笋入青云。
巢居泛宅俱成趣,荷锸施罛自有群。心忆江乡无别事,千峰飞雪酒微醺。
题海边村落。清代。孙元衡。天南景物正纷纭,瘴雨才过又夕曛。月渚寒山沈白浪,风林冬笋入青云。巢居泛宅俱成趣,荷锸施罛自有群。心忆江乡无别事,千峰飞雪酒微醺。
孙元衡。安徽桐城人,字湘南。贡生。官至东昌知府。有《赤嵌集》,乃康熙四十四年任台湾同知后所作,记土风物产。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六十六。宋代。释居简。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即日伏惟,无位真人。饱莫喜,饥莫嗔,一日从头五合陈。
白湖泥。宋代。孔武仲。昔浮洞庭浪,今踏白湖泥。水陆虽异趣,客程皆嶮巇。浮身无根株,转徙长路岐。尝闻昔人言,欲以瓦为衣。风雨辄不出,华堂安所栖。我今南复北,扰扰亦奚为。行役众所同,浩歌聊自怡。
题可斋卷。明代。王汝玉。维扬佳士润州客,十载簪缨游上国。斋居新搆远尘嚣,彤邸扁题留翰墨。缥帙牙签左右陈,青囊有药济时人。年来积得阴功厚,红杏花开绕舍春。长时宾友多相过,透竹茶烟翠成朵。机心总付与浮云,觞咏笑谈无不可。老我年来众疾婴,愿求匕剂制颓龄。朱颜若有还童望,不用黄庭内景经。
移桂遂长新叶喜而赋之。明代。张弼。百年古桂此移栽,旧叶渐飞新叶催。春雨深滋生意复,秋风又送好香来。爱渠傲雪凌霜掺,媚我吟风弄月台。公退携琴坐清荫,小山歌罢兴悠哉。
祀敬亭山春雨。南北朝。谢朓。水府众灵出。石室宝图开。白云帝乡下。行雨巫山来。歌风赞灵德。舞蹈起轻埃。高轩乍留吹。玄羽或徘徊。福降羣仙下。识逸百神该。青鸟飞层隙。赤鲤泳澜隈。
病起和李康侯屯田见寄。宋代。范纯仁。养生不达嵇康论,知止聊遵老氏书。左宦行将三岁许,羸痾复卧四旬馀。手扶瘦竹形相称,鬓拟新霜色一如。独枉故人诗意重,涅磨无改是璠玙。
登岳阳楼。南北朝。邹浩。岳阳楼上望重湖,混合乾坤入太虚。若比恩波未为阔,此身犹得曳长裾。
京口送朱昼之淮南(一作寄赠妓人)。唐代。李涉。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君到扬州见桃叶,为传风水渡江难。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唐代。戎昱。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西山韩太师坟。元代。黄庚。古墓年深草树荒,石人石马卧斜阳。争如湖上逋仙冢,诗骨埋云万古香。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唐代。孟郊。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
早春晚归。唐代。白居易。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草色连延多隙地,鼓声闲缓少忙人。还如南国饶沟水,不似西京足路尘。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
题王氏水竹居 其三。明代。杨士奇。国初耆俊满西昌,文采风流重二王。我忆为童随杖舄,筼筜谷里听琳琅。
四时宫词 其三。元代。萨都剌。宫沟水浅不通潮,凉露瑶街湿翠翘。天晚不闻青玉佩,月明偷弄紫云箫。正宫夜半羊车过,别院秋深鹤驾遥。却把閒情望牛女,银河乌鹊早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