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苑当年记盛游,乱离南北恨迟留。且教红袖歌《金缕》,莫对青山叹白头。
人似赞皇迁蜀郡,诗如子美到夔州。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
答杨焕然二首 其一。宋代。陈庚。梁苑当年记盛游,乱离南北恨迟留。且教红袖歌《金缕》,莫对青山叹白头。人似赞皇迁蜀郡,诗如子美到夔州。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
陈庚(一二四七~一三一五),字南金,东莞(今属广东)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领乡荐。六年、九年二科连冠乙榜。入经略刘应龙幕。宋亡,隐居东湖家塾,邑人尊称月桥先生。元延祐二年卒,年六十九。事见《宋东莞遗民录》卷下补遗郭应木《宋乡进士月桥陈公墓志铭》。今录诗四首。...
陈庚。陈庚(一二四七~一三一五),字南金,东莞(今属广东)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领乡荐。六年、九年二科连冠乙榜。入经略刘应龙幕。宋亡,隐居东湖家塾,邑人尊称月桥先生。元延祐二年卒,年六十九。事见《宋东莞遗民录》卷下补遗郭应木《宋乡进士月桥陈公墓志铭》。今录诗四首。
凤栖梧。宋代。葛长庚。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秋夜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鲍照。遁迹避纷喧,货农栖寂寞。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既远人世欢,还赖泉卉乐。折柳樊场圃,负绠汲潭壑。霁旦见云峰,风夜闻海鹤。江介早寒来,白露先秋落。麻垄方结叶,瓜田已扫箨。倾晖忽西下,回景思华幕。攀萝席中轩,临觞不能酌。终古自多恨,幽悲共沦铄。
六言问天池宝华。宋代。楼钥。昔年曾赋虎丘,犹恨灵岩未游。天池之景绝胜,宝华有水倒流。老矣不复西去,梦入陶朱扁舟。烦君为我寻访,能以新诗寄不。
答御制颂。宋代。释德光。一句截流心路绝,千差万别豁然通。等闲更进竿头步,莫问西来及与东。
清平卫即事。明代。王守仁。积雨山途喜乍晴,暖云浮动水花明。故园日与青春远,敝缊凉思白苧轻。烟际卉衣窥绝栈,峰头戍角隐孤城。华夷节制严冠履,漫说殊方列省卿。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释绍昙。厮扑场中作断交,拳来趯去不相饶。谁知用尽平生力,却傍被人夺锦标。
寄沈菊山。宋代。张伯垓。八十乾淳老,生涯半子虚。久无朝士馈,空有故人书。诗道穷方进,尘缘老尽除。茫茫天壤阔,谁复是知予。
题陈宏画太真上马图。宋代。程敦厚。阿环百巧专恩宠,自是三郎騃不知。上马未应乏无力,要回一顾特迟迟。
贺刘希尹生子。明代。边贡。碧林春暖凤将雏,沧海宵明蚌出珠。前度共占佳梦恊,后来堪作小名呼。犀钱色映雕盘果,蓬矢香连画壁弧。我亦有儿还似子,会看同学著潜夫。
周宪之用余送赵子雍诗韵作属德祖及余同作二首 其二。宋代。程俱。大云吴中士,妙学兼般舟。笔下走三峡,胸中包九流。考古自坟典,探玄极方州。别来十五年,邂逅一笑休。作书不求闻,取重惟桓侯。尚北宫独冷,尘埃忘蹠丘。尔者稍荐贤,蒲轮遂西游。会当君相间,作诗继何尤。遥知市门子,人不堪其忧。
虞美人。清代。薛时雨。兰汤浴罢梳妆懒,宝髻松松挽。白罗衫子茜纱裙,閒与知心小婢立斜曛。桃枝绿扇摇风细,粉汗香融腻。扇头谁写十三行,仔细猜他笔画似檀郎。
闻洮河警。明代。蔡可贤。九塞清宁十二秋,忽传烽火过凉州。寻盟故自非常策,薄伐今谁是壮猷。陇上呜呜流水恨,云边惨惨夕阳愁。沙虫夜语川猿泣,肠断西风独倚楼。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尊经阁记。明代。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着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由之富家者支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另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张元晖生日。宋代。王庭圭。春风吹月昨夜圆,门对新生洲渚边。紫文鸑鷟初入梦,燕公手笔大如椽。赤松黄石俱长年,金钩鹊印仍家传。剑池霹雳蛟龙吼,宝气飞精射牛斗。人呼张镐帝王师,相公元是山中叟。
同诸子纳凉于饮虹涧。明代。区怀年。浅碧照苍颜,幽盟片石间。瀑悬争险落,禽语入秋闲。古木稠能荫,欹崖叠可攀。晚酣清啸翕,馀响际空山。
行脚。清代。万寿祺。杖钵孤踪去,凄其驿路间。水喧沂北道,风撼穆南关。飞鸟移前浦,归云满故山。五年江上客,今有几人还?
云林与众真吟诗十一首 其三。魏晋。杨羲。写我金庭馆,解驾三秀畿。夜芝披华峰,咀嚼充长饥。高唱无逍遥,冬兴有待歌。空同酬灵音,无待将如何。
送徐铉流舒州(时铉弟锴亦贬乌江尉,亲友临江相送)。五代。韩熙载。昔年凄断此江湄,风满征帆泪满衣。今日重怜鶺鴒羽,不堪波上又分飞。
甲寅除夜杂书 其二。明代。文徵明。多事关心偶不眠,随人也当守残年。不须更说新春事,来岁今宵在目前。
村居早出。宋代。张嵲。草白露初晓,好鸟啼高林。篱下水流急,门前山气深。花光迷近甸,柳色映遥岑。春物自鲜萦,但伤离乱心。还成骑马出,恻怆望城阴。
次韵王少清寒食感旧。宋代。项安世。爱酒王郎子,愁来日日中。都门空旧观,楚俗自乡风。客里寒无奈,年时事不同。新裁罗袖薄,还向宝台烘。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二。金朝。元好问。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亦有野人居,层崖映柴门。昔我东岩君,曾此避尘喧。林泉留杖屦,岁月归琴尊。翁今为飞仙,过眼几寒暄。苍苍池上柳,青衫见诸孙。疏灯照茅屋,新月入颓垣。依依览陈迹,恻怆不能言。
赠胡子显八首 其五。宋代。释德洪。无数花红霞委地,几重云碧幕摊空。遥知客退西园里,尽落登临语笑中。
用前韵赠李文娥歌姬 其二。明代。张萱。新花何意傍柴关,花底游蜂莫放閒。欲问青莲采石后,江边可有望夫山。
别观音山主。宋代。陈师道。离合应生理,过逢岂近缘。情亲见今日,语妙记当年。闭户安禅主,冲风逆水船。不应清夜月,故作别时圆。
嘉州壁津。明代。杨慎。壁津渔火照江城,城下滩声彻夜鸣。寒笛莫吹杨柳曲,故园回首不胜情。
病起山居日有幽事戏作。宋代。陆游。鹤骨龟肠欲不禁,扶衰初喜罢呻吟。盆山冰释书窗暖,药灶香浓道院深。笔健乍临新获帖,手生重理旧传琴。闭门局促还堪恨,云海何时豁此心?
十月二十六夜作。清代。郑孝胥。晓色微茫雾未收,夜珠郁郁对银钩。残宵谁待东方白,祇有幽人独倚楼。
己酉庆周子将寿八十。宋代。李曾伯。华龄八袠庆朋簪,贵老崇师喜见今。绛帐先生从白发,金闺诸彦尽青衿。冰寒水见源流盛,玉在山知润泽深。厚德作人宜寿艾,永传文献纪枌阴。
送洪季阳分教横州嫌呈丁师二首。宋代。刘宰。仕有为贫难择地,志将及物要乘时。青衫入手南中去,此意惟应我辈知。
幽兴。宋代。陆游。池水车初满,荆篱补已成。身闲诗简淡,心静梦和平。雁後寒鸦至,枫先桕叶赬。居然足幽兴,未叹岁峥嵘。
梁四谏议知凤翔府。宋代。杨亿。几日银台阅副封,岐阳西顾委秦中。函关叱驭经天险,豳国闻鸡接土风。云幕杯盘三省近,星郵章奏九门通。下车卧理应芜事,莫遣融樽酒暂空。
送元赞府重任龙门县。唐代。卢纶。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柳垂平泽雨,鱼跃大河风。混迹威长在,孤清志自雄。应嗤向隅者,空寄路尘中。
松花。宋代。舒岳祥。偃蹇不入俗,随春也作花。高攀许樵子,轻扫落僧家。功用虽非药,风标正似茶。秋风收子食,辟谷胜胡麻。
甲申元日。宋代。王梦应。上日仍漂寄,尊前又客非。乡心眠听雨,病骨晚添衣。街鼓春将动,帘灯寒未归。梅花经一雪,几片不曾飞。
浮邱八景 其五 留舄亭。明代。姚光泮。仙郎天上佐飞龙,曾向丹邱寄远踪。留得亭前双玉舄,白云长护紫霞封。
宫中舞队歌词 其三。元代。张翥。白玉雕钗燕,黄金凿步莲。箫吹凤台女,花献蕊宫仙。香雾团银烛,歌云扑锦筵。请将供奉曲,同贺太平年。
登岱(四首)。明代。赵鹤。一上遥岑万丈苍,天风应为袭衣裳。鸡鸣往往看东日,人语时时到下方。云暗钟声连海树,春浮花气入山堂。四时未歇登游兴,翻说崖禽唤客忙。¤
绿雨楼漫兴。明代。陆深。暑雨初晴树色偏,昼长风景满楼前。天边白鸟兼云没,帘外青虫映日悬。古鼎香烟时袅袅,小池墨水复涓涓。纶巾羽扇閒居服,独对南薰理太玄。
过徐礼郎状元坊。宋代。林景熙。名坊临里渡,曾此产魁豪。湖带诗书润,山增科第高。劫灰遗断础,鬼火出深蒿。东海扬尘久,无人钓六鳌。
郑履声传,倪经业绍,半千贤运重开。妙年阔步,高折桂枝回。卿月郎星历遍,都贪把、符竹南来。棠阴永,仍持玉节,臬事副钦哉。
吾生,真幸会,旧家桃李,曾费栽培。更春风次第,吹到寒C14B。遥望绂麟祥旦,霄躔邈、阻奉琅杯。谁知道,清源路远,直上即蓬莱(自泉守改宪)。
满庭芳(上程宪卓,程尚书大昌侄)。宋代。李刘。郑履声传,倪经业绍,半千贤运重开。妙年阔步,高折桂枝回。卿月郎星历遍,都贪把、符竹南来。棠阴永,仍持玉节,臬事副钦哉。吾生,真幸会,旧家桃李,曾费栽培。更春风次第,吹到寒C14B。遥望绂麟祥旦,霄躔邈、阻奉琅杯。谁知道,清源路远,直上即蓬莱(自泉守改宪)。
仙佛之孝十首·苏仙公。宋代。林同。世传苏氏子,白日去登仙。念母留空櫃,敲时即得钱。
酬袭美先见寄倒来韵。唐代。张贲。寻疑天意丧斯文,故选茅峰寄白云。酒后只留沧海客,香前唯见紫阳君。近年已绝诗书癖,今日兼将笔砚焚。为有此身犹苦患,不知何者是玄纁.
赠王君密民部。明代。徐熥。年少风流粉署郎,赋成争诵鲁灵光。閒曹不废青箱业,先世犹传白简霜。九折羊肠曾叱驭,一官鸡舌正含香。潞河公暇门如水,花竹阴阴客满堂。
岸梅。唐代。崔橹。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惹袖尚馀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澎湖杂咏 其五。清代。陈廷宪。晓起惟闻雀斗争,夜来还有白鸠鸣。寻常凡鸟都如凤,到老何曾听一声。
宿马庄寺。宋代。张耒。冲泥我马僵欲仆,空村落日不逢人。开门野寺净如扫,迎客老僧闲更真。佛案青黄园果细,斋厨汲洗野蔬频。年来到处无余念,静对同龛金色身。
偈颂一百五十首。宋代。释心月。披牯牛皮,辊瞎驴队。带水拖泥,东倒西{左犭右屯}。黄梅七百无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