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九月十四日出云栖寺作

戊午九月十四日出云栖寺作朗读

万树纳幽光,峰顶日初到。寺楼人始启,四岭鸟群噪。

钟磬隐虚堂,蔬水荐僧灶。门与道人别,径有脩篁导。

邅回将出谷,阴森犹入奥。返瞻昨履地,木末一峰冒。

玆生入世网,空王实先觉。岂不被声闻,所病无持操。

是以云栖门,坚持一佛号。要取同趋归,非谓异宗教。

眷焉顾其室,喟然发中悼。焚和从一念,系物沮高蹈。

既厌流俗靡,岂耽山水乐。终辞弱丧情,属为知者道。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姚鼐朗读
()

猜你喜欢

危栏跨长空,星辰俯手拾。独有紫薇垣,可望不可即。

()
苍然暮色来,初月光尚微。
河汉亦不高,仰看天四垂。
众星一何多,粲若天围碁。
忽惊毛骨清,漙露沾我衣。
()

乾道龙飞二纪前,一时再会八同年。诸公谁念广文冷,三已方知令尹贤。

别乘达尊人共敬,轺车并驾我叨先。兰亭又见群贤集,盛事宜将琬琰镌。

()
括田驰檄遍封提,分得清官照锦衣。
百里春风生几案,千村甘雨自锄犁。
江南地狭人民夥,燕北天遥日月低。
归觐九重如雇问,尚歌云汉劳遗黎。
()
川原万草木,总放无量光。
要识和同意,乾坤不閟藏。
()

且驻寻春油壁车。东风薄劣不关花。当花莫惜醉流霞。

总为情深翻怨极,残阳偏近茜云斜。啼鹃说与各天涯。

()

匼匝新园一径通,荷经霜书野塘空。
桃花错认东风暖,却兴芙蓉斩小红。

()

油煎石磉盘,风吹毛毬走。

虚空背上白毛生,拈得鼻孔失却口。

()

逊位峻相绝,弃飘焉足云。独怜尧舜日,危行已如君。

()

雪底燕歌不可听,千峰不见一峰青。几年心著寒灰死,敲碎他家老瓦瓶。

()

脱帽即擪笛,辍洗便弹筝。千金教得乐部,坐此得狂名。

每叹英雄作事,万象雪中鸿爪,一过已忘情。倏忽谢歌舞,寂寞掩柴荆。

()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

灵岩之境最超卓,高隐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迳倒青松,壁阙危门敞虚阁。
敞虚阁,见寥廓,

()

未用船头报水程,为君持酒打愁城。青山久负当年约,白发多从客路生。

点检转工新句法,揩磨难减旧风情。小留莫道无供给,一味东篱有落英。

()

晚来爽气动西山,便觉秋声在树间。月暗候虫喧四璧,风传戍柝警重关。

仰观流火横天末,漫忆浮槎渺汉湾。一雨及时成乐岁,村村贳酒棹歌还。

()
都城西头二月尾,湖水平堤縠纹起。
南北山光罨画中,浅深草色裙腰里。
群仙领客泛艅艎,黄帽劈波惊鰋鲤。
中流剧谈闻两岸,阖坐题诗动盈纸。
()

此去金沙江,日饮江中水。此水来吾乡,清冽孰比美。

我昔游五马,行行到马市。遥知蜀西路,迢递接西迤。

()

瀛洲官阁帝城东,一望燕山感慨同。易水寒生人别处,渔阳秋在雁声中。

胡笳怨彻长榆月,画角吹残落木风。我自感君歌出塞,相过非为菊花丛。

()
风云开古镜,淮海熨冰纨。
王孙醉短舞,罗袜步微澜。
老骥心虽在,白鸥盟已寒。
斯人气金玉,视世一鼠肝。
()

斯道之著,皎焉日星。发育峻极,敛之灵扃。

()

朝登古台上,迢递望大河。北倚菟氏城,独流扬洪波。

台下荒荆榛,蒙茏带嵯峨。阮公昔长啸,悲风起藤萝。

()

诸公诗案一图间,十六年来似等閒。天子圣明公力健,早将名字勒燕山。

()
忆寒烟古驿,淡月孤舟,无限江山。
落叶牵离思,到秋来,夜夜梦入长安。
故人翦烛清话,风雨半窗寒。
甚宦海漂流,客毡寂寞,忍说闲关。
()

雪里征裘探早春,冲寒匹马入京尘。当年识面非因贵,到老论心更乐贫。

阅世谁知松节操,住山独抱鹤精神。拌将华发三千丈,几度相逢几度新。

()

柳外东风旗影转,身远鸣珂心想见。
碧瓦朱楼不夜城,走马插花春一片。
锦靴玉带簇金鞍,回雪惊鸿都转旋。

()
冬笋与霜堇,孝可使之生。
老槐与枯荆,义可使之荣。
芸芸天壤閒,何物非吾诚。
根心贯芽卉,影响於形声。
()

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尤爱晴香入睡轩。

()

红满园亭绿满郊,愁风愁雨岂天教。留将画舫临湖侧,认取青帘出杏梢。

()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
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
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
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
()

让叶劳薪插户前,人人都道是新年。故乡正作消寒会,兽炭红炉一九天。

()

太子斯文拓手编,六朝支派便釐然。先从紫府评经卷,来就青山敞法筵。

竹简千秋名士墨,琼楼百尺夕阳烟。拟同僧證循环理,却喜东升月又圆。

()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

仲尼本周流,忽发归与叹。意在就六经,匪为思乡串。

嗟我老无闻,托兴游汗漫。邈想古通人,反侧常宵半。

()

双飞去未能,月浸衣裳湿。秋焉静念之,劳生几时歇。

劳者本庸流,事事乏定识。朴愚伤于家,放诞忌于国。

()
长贫我欲为巴叟,高咏君能继洛生。
自许一丘成小隐,仰瞻千载立修名。
()

渤渚水浴凫。
舂山玉抵鹊。
皇汉方盛明。

()

声淅淅,影萧萧。白雁南归入夜高。别梦路常迷菡萏,愁人窗怕种芭蕉。

()

古者侯与卿,侐寝无遗迹。桐乡一啬夫,至今有社稷。

民志谅难谐,德声允无斁。邈哉邵武丞,乃与千秋匹。

()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
政尔羞余子,胡然说故家。
人方笑蓝缕,君乃不疵瑕。
厚义重缟紵,空言非笠车。
委思精绝处,百链出披沙。
()

忠义不易得,得之况一乡。伟哉革除年,八公先后慨以慷,梓里千载生辉光。

王修撰,广德亡。郑行人,东平戕。萧县不受胁,力战殉封疆。

()

薄阴散秋曦,爽气来孟月。
慨然登兹亭,嘉观非远涉。
径幽出深竹,栈峻跻危堞。

()
青牛人去几千年,此道分明在眼前。
要识个中端的意,一堂风冷月婵娟。
()

吴王台对越王城,岁岁春风燕麦生。一片范家湖上月,照人心事独分明。

()
()

师住天台久,长闻过石桥。晴峰见沧海,深洞彻丹霄。

采药霞衣湿,煎芝古鼎焦。念予无俗骨,频与鹤书招。

()

闭门亦已静,零雨亦凄情。映牖增寒色,鸣除急暮声。

乱云时聚散,浅溜漫纵横。湿突烟难起,荒庭草欲生。

()

乱绕园林啄,终朝意若何。
莫因饥不足,翻爱蠹偏多。
渴映邻溪下,惊从别树过。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