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女烟飞,新歌云散,倚秋无力。点砌幽花,明霞衬天碧。
土化鸳鸯曾记取,烧金仙客萧寂。钗折凤鸾,访工人消息。
平康巷陌。佩解罗囊,红蕤枕相藉。奇葩恰许掩冉,芸窗北。
试问雁来霜后,几度小阶巡历。只紫荆一树,何处照他颜色。
惜红衣 紫茉莉用白石词韵。清代。吴敬梓。娇女烟飞,新歌云散,倚秋无力。点砌幽花,明霞衬天碧。土化鸳鸯曾记取,烧金仙客萧寂。钗折凤鸾,访工人消息。平康巷陌。佩解罗囊,红蕤枕相藉。奇葩恰许掩冉,芸窗北。试问雁来霜后,几度小阶巡历。只紫荆一树,何处照他颜色。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吴敬梓。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念奴娇 其五 西湖和人韵。宋代。辛弃疾。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次韵昌甫所寄因答施仲益且寄斯远 其二。宋代。韩淲。三子者之撰,孰辨主与宾。富贵非所恶,古道多贱贫。要是一世士,必有千载人。渊乎章泉水,高会聚荀陈。
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宋代。孔武仲。小疾谓可起,期人今则亡。溪山迷故国,妻子寄他乡。馆阁应留像,朝廷为给丧。荣华虽不满,尚胜贾司仓。
祗奉天书六首。宋代。真宗。运格熙盛,将封介丘。礼神之墟,瑞命殊尤。灵文荐降,丕右皇献。圣心肃奉,永洽鸿休。
烛影摇红。金朝。王哲。烛影摇红,暗垂珠泪如言语。无情本不起斯因,转使余频悟。劝汝何须忧虑。已当日、终南遭遇。拂开眸目,剔正心神,东临琼路。。占真闲,水云游历成霞步。天涯海畔是前期,此处堪停住。等候明明师父。阐玄纱、长生门户。彩霞光里,现出蓬莱,相随归去。
问源草庐咏 其四 石坞归云。清代。王颖锐。颇怪归云懒,为霖合上天。无风时出谷,有月半藏烟。平碧封山径,余青带水田。世间遥望处,却道此中仙。
挽诗。明代。祝枝山。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朱丝竹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想。
梦语。宋代。洪咨夔。尘尾御犊辕,竹枝招羊车。意足各人眼,心合无天涯。宝扇闲草虫,碧衫凉暗花。荼蘼金沙底,清歌按红牙。醒疑不是梦,梦到故自佳。
泛太湖。明代。沈晖。野老春湖上,高台夕照间。天边时白鸟,烟外忽青山。神禹功何大,陶朱去不还。古今无限意,流水自潺潺。
丛台。明代。欧大任。磁州北走邯郸道,一上高台万里思。马服山从低树见,葛鹅城为浊河移。啼乌岂是娇歌日,衰草全非袨服时。六国不知蚕食易,西来游客最堪疑。
幽兰 其一。清代。祁寯藻。空山四无人,知有幽兰花。花开不可见,香气清且嘉。飞流下危磴,时有横风遮。香久亦不闻,山深愁路赊。众草何青青,吐艳明朝霞。如何咫尺间,渺若天一涯。援琴坐白石,日暮三叹嗟。
天台石梁。宋代。赵清源。何处觅灵踪,天台第一峰。云深唯见寺,夜静忽闻钟。卓锡随飞鹤,谈玄起蛰龙。石桥如有约,跨月坐从容。
次韵夹谷子括吴山晚眺。元代。方回。诗眼书胸碧宙宽,暮天摇落纵遐观。霜明枫叶红于染,春点梅梢玉不寒。北望遥迎书雁至,南烹屡餍脍鱼残。一规明月悬江海,几许人家夜枕安。
星沙回宝。明代。黄公辅。去日炎犹酷,回时林木稀。未知虫墐户,但觉冷侵衣。墙角梅初绽,篱边菊已非。客中岁易迈,转忆旧渔矶。
玉山县南楼晚望。宋代。陆游。小楼在何许,正在南溪上。空蒙过钓船,断续闻渔唱。征途苦偪仄,舒啸喜清旷。安得此溪水,为我发春酿。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宋代。洪咨夔。绿阴幕定蔚蓝天,庭户萧然有漏仙。麦饭熟时蚕百箔,山中啼鸟识丰年。
京城杂言六首 其六。元代。乃贤。千金筑高台,远致天下士。郭生去千载,闻者尚兴起。我亦慷慨人,投笔弃田里。平生十万言,抱之献天子。九关虎豹严,抚卷发长喟。
送史主簿之鄂就辟 其二。宋代。乐雷发。宦途捷径在三边,且住吟船赠马鞭。壮士苦无横草志,将军还用撒花钱。鞑兵犹未回燕鸭,蜀耗何应问杜鹃。今日送君无别话,看随郤縠洗狼烟。
高山。南北朝。邹浩。莫道高山老古锥,歘令金碧照崔嵬。神通未必输摩诘,眼净方能识万回。捧打室中纷似雨,鼓椎堂上吼如雷。天长地久君王寿,从此宗风亘未来。
绿雨楼赏月联句二首 其二。明代。陆深。绿雨楼前月色明,雨馀良夜似秋清。市喧不到人初定,邻火新分漏有声。翠荫满庭惊雾下,黄花一树隐蝉鸣。谁家乔木今传我,莫遣三槐独擅名。
秦门。陈涉。唐代。周昙。秦法烦苛霸业隳,一夫攘臂万夫随。王侯无种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
琵琶仙 张白琴有还湘之赋,索词为别。清代。朱祖谋。归种桃花,楚云满、故国仙林如缬。林外横笛呼犍,春泥渐啼滑。乡绪引、江关倦客,奈歧路、短丝难折。落手沧洲,当歌白日,珍重华发。旧题句、银烛西楼,梦尘剪、东风黯销歇。谁遣一艎新水,送飞花如雪。中夜起、吴鸿试数,对月明、酒醒伤别。底事抛得鸱夷,五湖空说。
相疑。元代。吴当。向国应无计,归田屡作期。江湖身病日,松柏岁寒时。老鹤云千里,惊乌月一枝。人生各有志,物态莫相疑。
有闷二首 其二。明代。薛瑄。五月北风多,声来撼远柯。飘萧今已甚,震荡复如何。昧昧思尝胆,纷纷谩拥戈。唐时洗兵马,谁为挽天河。
寄怀江宁张子莼太守四首 其二。清代。周赓良。逆旅多烦忧,相思溯畴曩。忆自避兵初,出门何惘惘。一唱相逢行,此乐非意想。投分略年义,雄谈日抵掌。同续兰亭诗,更打秦淮桨。好山必共看,佳句亦同赏。人方羡攀嵇,我颇惭说项。何期天末风,吹散浮萍两。惟馀今昔怀,感旧增怅怏。良觌不可常,流光付歘恍。所以南皮游,悲来叹乐往。
送從律师西游。宋代。释行肇。蛰鳞伺新春,望极融融归。惊禽别旧巢,念远迟迟飞。吁君腹至业,岁故志独违。心弦世寡听,意鉴古亦稀。出关自荷箧,入秦扣谁扉。埃目若忽失,风雨远渐微。将看吐虹章,冷射仙掌辉。
登南坡。明代。薛瑄。雨霁陟岧峣,凉风作阵飘。目随青嶂远,心与白云高。野草连冈细,家林百尺乔。茫茫天宇内,倦鸟已安巢。
兰沙如雾倩蓝丛,缥缈鸾歌下远空。玉露只垂金掌内,仙飙常发御垣东。
人间兄弟何能及,塞外交游孰与同。春到定寻源水入,埙篪坐听碧云中。
闻李苗两道友有唱酬篇什虽未得读知非凡响遥有此和。明代。释函可。兰沙如雾倩蓝丛,缥缈鸾歌下远空。玉露只垂金掌内,仙飙常发御垣东。人间兄弟何能及,塞外交游孰与同。春到定寻源水入,埙篪坐听碧云中。
喜仲明西归。宋代。李流谦。半勒迢迢住利州,嘉陵江水日夜流。安得却流关下去,哉我唯须一叶舟。我归未远君随至,燕鸿相避知何意。月岩四见月上弦,日日江头望行李。庭柯一鹊鸣朝阳,人言君归过石岗。明日拿舟入城去,剧喜重上君子堂。瘦骨棱棱衣表见,我亦鬓毛斑太平。谈新说旧两留连,红烛烧残无一寸。人生大抵如流萍,忽然相值飘然分。西风吹我又将去,预作一场离恨新。
感昔。元代。方回。古郡峰峦拥,吾家望最奇。水疑无去处,树少不阴时。岘首名犹在,西州意自悲。典刑与风景,宁复后人知。
忆家园廿六首 其二十四 莲。明代。顾清。华顶虚传十丈红,方塘只在小桥东。天机云锦应无赖,烂漫西风夕照中。
感村晚泊有怀。宋代。周密。短航桥外泊,暮霭湿荷衣。风正千帆上,溪虚一鸟飞。潦黄山雨过,烧绿野春归。欲寄新诗句,东风雁影稀。
次韵徽之学士马上口占。宋代。王安礼。料峭风来午漏迟,壁门䡾䡾敞轻支。侵寻出谷春莺啭,约略营巢社燕期。隐几稍同南郭嗒,滥巾未望北山移。值君佳句吟哦久,等是官曹得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