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陟岧峣,凉风作阵飘。目随青嶂远,心与白云高。
野草连冈细,家林百尺乔。茫茫天宇内,倦鸟已安巢。
登南坡。明代。薛瑄。雨霁陟岧峣,凉风作阵飘。目随青嶂远,心与白云高。野草连冈细,家林百尺乔。茫茫天宇内,倦鸟已安巢。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龙川元夜饮褚邑令衙斋 其二。明代。张穆。南天白首不闻冰,乍见鳌山雪万层。犹恐梦中看易失,满堂红袖上宫灯。
林居。宋代。张耒。林居观变化,寒暑无时停。日月迭奔走,汲汲作昏明。彼人于其间,起妄自经营。宁知运之去,不受如力争。终古一逝川,圣达亦叹惊。寄言夸毘子,豪夺竟何成。
平生颠傻,心猿轻忽。乐章集、看无休歇。逸性摅灵,返认过、修行超越。仙格调,自然开发。四旬七上,慧光崇兀。词中味、与道相谒。一句分明,便悟彻、耆卿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
解佩令 爱看柳词,遂成。金朝。王哲。平生颠傻,心猿轻忽。乐章集、看无休歇。逸性摅灵,返认过、修行超越。仙格调,自然开发。四旬七上,慧光崇兀。词中味、与道相谒。一句分明,便悟彻、耆卿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
予以淳熙戊戌岁自蜀归时年五十四今三十有二。宋代。陆游。入玉门关到酒泉,昔人想望若登天。岂知万里西征客,归卧家山三十年。
次韵叶舍人 其一。宋代。李正民。宣室君王欲受釐,斯民将见少休期。閒中把卷空遮眼,乱后操心甚累棋。邮置未传殷浩信,筠筒先寄乐天诗。壶中日月公应惜,拚醉樽前十样眉。
木兰花。宋代。董嗣杲。弄粉调红抹野姿,寂寥谁抱远书思。妆凝彩日含朱粉,艳染光霞拆紫丝。守戌自知身是女,发祥谁见树生芝。晚桡歌断何人望,遗得天随醉后诗。
题耆英图。宋代。赵文。耆英会上十三人,当时世道如初春。洛阳牡丹非昔比,妖怪百出年年新。我见此图泪如雨,诸老翩然过何许。何时梦见洛阳春,郑公插花潞公舞。
题摺扇小舟似送行者。明代。曹义。一叶扁舟柳市头,几回欲上意绸缪。临风唱彻阳关曲,无恨离情逐水流。
送张少卿赴召十首。宋代。李新。初排阊阖欲朝天,流电追锋急召贤。延阁凤池风月好,不须回首望筹边。
江楼饮客。宋代。张弋。邻家贳酒尊,斟酌共王孙。老菜羹迟熟,冻油灯屡昏。夜寒人罢市,坐久仆敲门。隔岸歌明月,月明江水浑。
陈大云诞日诗召和 其一。明代。区越。水绕花环寿域春,软红飞断六街尘。醉中谙得华胥路,始信家君酒有神。
龙虎台二首 其二。元代。王恽。山灵拱护走风雷,万马云屯驻汉台。今日鼎成弓剑在,西风吹泪不胜哀。
暮春泛舟游玄湖二首 其一。清代。李英。郭外玄湖胜,风光欲暮春。扁舟聊寄兴,泉石偶相亲。万柳飘丝密,千莺转曲频。沧浪还指点,烟景与游人。
送唐御史应韶应天府丞。明代。文徵明。曾持绣斧事澄清,暂辍班行佐尹京。总为希仁能镇物,况来唐介有先声。万年宫阙瞻丰镐,六代江山入宰衡。去去望之非久外,安排台鼎望功成。
调笑令·含怨。宋代。李吕。含怨。两颦浅。羽髻云鬟低玉燕。绿沈香底金鹅扇。隐隐花枝轻颤。当筵不放红云转。正是玉壶春满。
双桧联句。宋代。李邵。古宇列双桧,森郁欹檐角。高干若偃盖,低枝罗翠幄。叶硬攒猬毛,子圆如雀壳。盘根虽轮囷,呈才终卓牵。枯冬傲霜雪,炎夏宜雨雹。苍皮绕龙蛇,危巅巢鸑鷟。岁寒知后凋,清风到先觉。月涵烟影孤,雨溜苔藓驳。愿逢繁辂用,勿使为榱桷。春姿笔工偷,风韵溪虎学。松筠比节操,虫鸟敢蠹啄。黛色晚山分,清香朝露濯。桃李耻妖饶,椅梧羞龌龊。俗名强雌雄,奇胜重古朴。气势已千寻,栽培从一握。五松惭忝位,秦封受殊渥。
谢昌鉴堂。宋代。释居简。三年雪峰居,饱吃雪峰饭。不弄死鳖鼻,终日视云汉。众狙纷喜怒,我侬只管看。鉴堂赏此音,一唱复三叹。无端高索价,担起睦州板。问之何因尔,佛法不怕烂。
春日。宋代。胡之纯。春风蒲柳曲江头,恨与春波不尽流。莺唤新声啼绿树,燕寻旧垒认朱楼。百年骄豢吴儿脆,一味清谈晋士休。千古兴亡惟有泪,漫山花雨杜鹃愁。
西湖观梅三首。宋代。章谦亨。不费东君力,常先草木荣。魏徵元斌媚,夷甫太鲜明。有色谁同洁,无香可比清。飘零惟不恶,羌笛任渠横。
残句:青云随步登华榻。宋代。王禹偁。青云随步登华榻,红雪飘香入杏园。
临城逢贾少尹。明代。杨巍。下邑均田日,高才众所推。岂期淮泗上,复见凤鸾姿。海运终难讲,河漕要众思。君家三策在,定不负明时。
千秋岁。宋代。黄庭坚。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
放歌送孙云帆归江右。清代。温训。君从西江来,曾否吸尽西江水。我居南海滨,南海珊瑚手曾采。五羊城中百尺楼,楼上有客长歌讴。昂然直入一奇士,要与此客同翱游。倾山倒海吐雄谈,谈豪不怕庸儿惭。有时酒国力争霸,齐盟狎主心非甘。忽而欲拔赤龙须,忽而欲驾奇肱车。异思幻化出天外,江东狾儿真吓余。我昔与君同上越王之高台,海天阴霾扫不开。狂歌大笑说霸王,黄屋左纛何壮哉!君乘牂牁万里涛,鼎湖星岩供调嘲。居然欲以傲狂客,心不能下思一鏖。昨日径登白云去,青天九龙挟风雨。安期招我入云中,翩翩鹤驾峰头驻。脚踏摩星岭,目极沧海波,波光万道掣金蛇。巨鳌如山,赑屃而鳌。拿我欲钓此鳌,惜无五十犗饵。徒咨嗟,归来诧君大快事。君言夜梦海神陈百戏,盍往观之遂吾志。北风一夜裂破屋,有母倚门望归速。人生行止岂自由,归去且谋升斗粟。我有宝刀三尺长,脱以赠君君束装。临行且为尽一觞,海天万里空青苍。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三。清代。刘鹗。胸次寡尘虑,随寓皆可乐。孰云柴桑里?不似麒麟阁。雨馀草初生,风定花自落。荣辱今两忘,遗经在牛角。
戊午岁除沅叔集同人为祭书之会赋诗记之。清代。吴昌绶。祭诗自慰肝膈苦,祭书非侈储藏多。校雠岁遍六百卷,丹铅郑重逾吟哦。主人政馀特閒雅,家庖仍约朋僚过。胶州老史推祭酒,汾阳诗事勤蒐罗。宋元明本日挂眼,旧游邓董同书魔。后来诸子各英妙,能通流别工订讹。病夫吴船倦残梦,笺题小令重摩挲。归车冲寒兀羸马,冻笔手把空卮呵。侧闻林亭擅幽胜,嫏环宝秘殊行窝。明年此夕续高会,倚镫为补藏园歌。
张时可席上喜雪分韵得水字时予后至周希稷期而不集。宋代。许及之。寒威逼重帏,皓彩堕庭戺。不谓晦日愁,乃有丰年喜。更长要深杯,客缓愧停己。后来固自佳,不至犹可纪。传香共分题,索笑惊落纸。摩挲玉梅瓶,冻合西湖水。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宋代。杨万里。湖外游曾漫,荒余好在麽。山应依样瘦,民岂似田多。不是无风物,其如费拊摩。人言补外乐,且道定如何?
洞仙歌。宋代。苏轼。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