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现·春月。宋代。刘辰翁。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这首词作于公元1297年(元成宗大德元年)。在宋亡近二十年后的元宵夜,作者感慨今昔,写下这首《宝鼎现》,寄托亡国哀思。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宝鼎现》,又名《三段子》等。分三段,一百五十七字或一百五十八字,仄韵格。它属于三叠的长调。这首词就分三段分别写北宋、南宋及作词当时的元宵节场景。因此形成强烈的对比,以现作者悼念恨怅之情。
此词上阕写丁酉元夕灯市的热闹场景,暗示怀旧主旨。中阕开头直抒怀恋前朝之意。下阕写前朝遗民,暗地垂泪,缅怀往事,徒有天上人间之感,更使人无限伤悲。词意凄婉,韵味深长。在词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回忆宋代元宵节繁华、热闹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慨。
一阕写北宋年间东京汴梁元宵灯节的盛况。着重写仕女的游乐,来衬托昔日的繁荣景象。旧时女子难得抛头露面,写她们的游乐也最能反映其时繁华喧闹的游众之乐。“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三句写贵妇盛妆出游,到处是香车宝马;官员或军人也出来巡行,街上旌旗遍布。这里略用诗句“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沈佺期《游夜》)及“牙旗穿夜市”(苏轼《上元夜》)的字面,化用自然,贴切无痕。
接着便写市街楼台上的文艺表演,是“望不尽楼台歌舞”,台下则观众云集,美人过处,尘土也香气盈盈(“习习香尘莲步底”)。钟情怀春的青年男女在此良宵美景之中,恋爱时有发生。钟陵西山游帷观,每至中秋,游众甚多。大和末年,有一叫彩鸾的绝代女子和一前观中的书生相恋,结为夫妇。“箫声断,约彩鸾归去”即用此事来摹写男女恋爱情事。古代京城有执金吾(执金吾)禁夜制度,“唯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未怕金吾呵醉”写出元夕夜禁令不张,自由欢乐的氛围。紧接着“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一句,写在皇家车骑行经的道路(“辇路”)人声嘈杂,突然又鸦雀无声,原来是著名歌手开始演唱了。“念奴”本是唐天宝中名倡,此借用以说明唱技之精。
以上写北宋元夕,真给人以富贵奢华的感觉。之后“父老犹记宣和事”一句启下,转入南宋时代。
“抱铜仙、清泪如水”用了一个典故,魏明帝时诏宫官牵牛西取汉武帝时所造的铜人,铜人竟潸然泪下,用这典故寄寓作者亡国之痛。南宋时,元夕的情景不能与先前盛时相比,但也有百来年的“承平”,因此南宋都城杭州元夜的情景,仍颇为值得怀念。沙河塘在杭州南五里,繁盛之时,笙歌不绝。故词中谓之“多丽”。然后词人写到月下西湖水的幽深和碧绿。
方圆十里的金波形成一道奇丽景色,在湖船长堤上,士女如云,则构成另一种繁华景观。灯红酒绿之中,那些“神仙才子”,有没有人象南朝徐德言那样预料到将有国破家亡之祸,而预先将菱花镜打破,与妻子各执一半,以作他日团圆的凭证。“肯把菱花扑碎”一句,寓有词人刻骨铭心的亡国之痛,故在三阕一开始就是“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总收前面两段,发往事如烟,江山不再的感慨。三天乐指宋时旧例,教坊乐队由三百人组成,一人十指,故称“三千乐指”。入元以后,前朝遗老固然知道前朝故事,而骑竹马的儿童,则只能从老人口中略知一二,可惜已无缘得见了。季节轮回依旧,人们依旧盼着春天,盼着元夕,但蒙古统治下,使元夕,不免萧条。
“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于轻描淡写中写尽无限的哀愁。元宵是灯节,“红妆春骑”、“辇路喧阗”的热闹场面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已今非昔比。
汉人与南人,只能对着室内孤灯,追忆旧事,泪湿襟巾。“灯前拥髻”诸句“顾视烛影,以手拥髻(愁苦状)凄然泣下,不胜其悲”(《飞燕外传》)语意。专写妇女的情态,与一阕形成鲜明对照。年青的人们因为生不逢辰,无缘窥见往日元夕盛况而“肠断”;而老人们呢,“便当日亲见《霓裳》”,又该如何?还不是春梦易醒,恨恨空余而已,“天上人间梦里”用李后主《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语,辞气悲凉亡国之痛。跃然纸上,读之令人抚膺大恸。
这首词颇具艺术特色,三叠的结构布局分别写出三个时代的元宵节场景。内在逻辑性强,结构错落有致,自然贴切,因为词人将回忆痛苦感慨种种情感糅合起来,所以极其亲切地表达了昔日遗民的心情,因此杨慎说这首词“词意凄婉,与《麦秀》何殊”。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刘辰翁。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宣帝。宋代。项安世。宣皇开口嫌俗儒,要知不是憎诗书。多文少实果何取,国家弃尔如粪土。卓然高见亦大奇,懲羹不谓真吹虀。汉家德意自此尽,王业岂是元成衰。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九。宋代。许及之。腊雪溶溶断送冬,明朝波面受春风。北园几树红苞坼,只合吹将酒盏中。
出城。清代。卢德仪。最佳风日是新晴,随意梳妆趁晓行。薄雾濛濛天欲白,流莺声里出春城。
访曹西泉侍御山居二首 其二。明代。林光。两年雾雪变阳春,重地今真仰抚民。羽檄忽传徵去节,口碑聊听颂行人。肩舆拖驾双骡隐,岐路凉生一扇新。位渐高时恩渐溥,飞潜何处不容身。
和吴龙图韵五首·明堂肆赦不得预观感而成诗。宋代。文同。季秋阳馆事严禋,能飨洪惟上至仁。游庙衣冠参帝坐,侍祠簪佩俨星辰。欢声被宇和于律,协气流天蔼若春。即见陪銮千万祀,岂长如此在遐垠。
乙亥元日雪酌梅花馆 其二。明代。徐渭。花叶看虽少,藤稍绕更赊。苍须摇水雪,白玉碾龙蛇。碧气将檐薄,浓阴夺竹斜。去年深夏热,特地为予遮。
寄张孟奇计部分司浒墅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千里方愁潦,频年急上供。岂堪歌杼轴,无计问租庸。蒿目筹俱尽,丹心事可封。怀君非在远,秋水隔芙蓉。
诉衷情(献汲公相国寿)。宋代。米芾。薰风吹动满池莲。晓云楼阁鲜。绣阁华堂嘉会,齐拜玉炉烟。斟美酒,奉觥船。祝芳筵。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
文性之惠蛤蜊绿橘。宋代。牟巘五。二珍胥会到柴关,诗为高情趁早还。海上便如逢若士,橘中应不减商山。可人风味知渠隽,老我形容有许颃。快击黄包烹紫壳,为君呼酒一开颜。
寄杨维新学士。明代。张弼。闻君红颊映乌髭,老我清江照鬓丝。独守庚申君得法,同生乙巳我为雌。一灯旧借东邻照,万里今悬南国思。紫阁彤庭严密地,便风休寄故人诗。
忆秦娥(海棠)。宋代。李处全。春山寂。佳人凝笑山南陌。山南陌。东风寒浅,绛罗衫窄。阑干倚处云如幕。晚来雨过胭脂滴。胭脂滴。啼妆难劝,且须欢伯。
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 其一。唐代。元稹。深红山木艳丹云,路远无由摘寄君。恰似牡丹如许大,浅深看取石榴裙。
点绛唇。宋代。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赵都漕出示鲁直少游所书梅诗次韵。宋代。李纲。冰散凭陵群木槁,只有梅花欺不倒。篱边野外忽嫣然,暗香解作幽人恼。化工著意为尤物,故遣孤芳得春早。道人写照三昧手,不假丹青更妍好。诗家也是可怜人,落笔云烟随意扫。遂令淡墨胜铅华,纸上一枝长不老。庭中几树正垂垂,忍看飘零委烟草。会须痛饮对繁华,细把根源问苍昊。
春半。明代。于慎行。卧病忽已久,閒房鸣素琴。徘徊紫芝意,惆怅青春深。芳草乱迷径,残花空满林。凭轩送高鸟,驰思渺难任。
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唐代。钱起。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阁引书生。
圣俞诗名闻固久矣加有好事者时传新什至此每。宋代。杜衍。李杜诗垂不配名,君能刻意继芳馨。清才绰绰臻神妙,逸韵飘飘入杳冥。动与四方明得失,时教万物被丹青。斯文期主宜推轂,无使沉吟向外庭。
童丱须知 措刑篇。宋代。史浩。尧舜雍熙治,成功在措刑。哀矜行法令,钦恤爱生灵。若使杀无罪,宁教失不经。于公尚阴德,何况是朝廷。
招隐诗二首。魏晋。陆机。驾言寻飞遁。山路郁盘桓。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嘉卉献时服。灵术进朝飡。寻山求逸民。穹谷幽且遐。清泉荡玉渚。文鱼跃中波。
送王生之白狼幕中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廿载封狼忆旧筹,悬腰霜色粲吴钩。殷勤脱赠秋风里,五夜飞餐日逐头。
璜溪渔隐为姜用晦作。明代。林弼。汤汤磻溪水,邈在渭之阳。浅有鳏与鲋,深有鱮与鲂。伊人事直钓,乃获玉中璜。姬与吕为辅,青齐国以昌。寥寥千载后,有孙育于姜。璜溪学渔隐,牧野慕鹰扬。君子慎所履,用舍随行藏。愿持丹书篇,献之明圣皇。
寿岳漕。宋代。李曾伯。渡江人物照乾坤,盟府动庸奕叶存。崧岳千年申伯雅,汉台几世仲华孙。自将翠节临南纪,更佐金城护北门。禁柳官梅正春色,好看鸣玉上天阍。
酬方思道以诗帙见寄。明代。朱应登。方子还山中,两度寄诗帙。怜余方在疚,报答百不一。故人枉相存,所恨越阡术。江南十月交,山中稼应毕。天寒脆榆柳,霜重熟枣栗。理瓮得旧醅,攀崖割新蜜。既可欢亲颜,亦堪悦家室。吾翁嗟已晚,念此重有失。尚幸老毋康,粗以慰篷筚。人生归有道,贫贱匪所恤。作诗谢同怀,商风振瑶瑟。
朱彦明新居。明代。张宁。椿庭日已远,萱室怀深忧。岂不念故庐,听此行道谋。嗟彼喧杂区,居子非良繇。一劳堪久逸,三迁遂吾求。经营与缔造,冀足光前猷。正寝卓跂立,旁居翼相周。祠室具笾豆,斋阁陈箕裘。南荣叙亲友,北堂荐时羞。苟美载论语,过侈遗春秋。慈颜日迟暮,良偶方徽柔。房闼肃清密,户牖森绸缪。声色起淫荡,势利生仇雠。祸福相倚伏,贫富潜周流。君子常抑畏,小人肆张诪。孝弟与忠信,自足禦戈矛。升堂有端士,入室无狂浮。不见陵上柏,远翠凝疏标。不见路傍桃,妖艳侵行眸。居养易移习,内外须交修。愿保安宅固,千春永馀休。
大渊之岁,厥月惟玄。泰风肇扬,于昭朗宣。方叔元老,寔秉斯虔。
感我良朋,翕至后先。于以共约,于樵之巅。于以会之,于石之泉。
樵山会讲学者四人方西樵邓敬所何古林与予时甘露连降于紫云楼之松者三日方西樵有诗乃续而赓之。明代。王渐逵。大渊之岁,厥月惟玄。泰风肇扬,于昭朗宣。方叔元老,寔秉斯虔。感我良朋,翕至后先。于以共约,于樵之巅。于以会之,于石之泉。方叔敬德,冲和有融。上帝监尔,精明幽通。不虫不瘁,先兆于松。甘露溶溶,紫云葱葱。爰降爰注,于公之宫。有孚我朋,类银其从。甘露连连,有盈三日。既渥既足,维松维乔。感我良朋,于焉逍遥。甘露连连,有盈三日。既渥既同,惟心惟一。感我良朋,于焉丽泽。同德之磋,如气之和。同德之涵,如露之甘。君子之孚,君子之祉。何以侑之,德音孔迩。
本初面目,禀三光精秀,分来团聚。得得成形唯自在,应占逍遥门户。一个灵明,因何堕落,扑入凡胎处。轮回贩骨,几时休歇停住。搜获虚幼身躯,荣华富贵,莫也非坚固。顿悟如如缘合后,深谢真师垂顾。秘廖亲传,依从做彻,达了凭遭遇。云朋霞友,并归蓬岛琼路。
酹江月。金朝。王哲。本初面目,禀三光精秀,分来团聚。得得成形唯自在,应占逍遥门户。一个灵明,因何堕落,扑入凡胎处。轮回贩骨,几时休歇停住。搜获虚幼身躯,荣华富贵,莫也非坚固。顿悟如如缘合后,深谢真师垂顾。秘廖亲传,依从做彻,达了凭遭遇。云朋霞友,并归蓬岛琼路。
和朱少章见寄。宋代。晁说之。兼该夫子耻专门,却笑何人哮吼村。闷己赋疑唯独语,恼卿诗似得同论。夜来雨足宽贫病,秋到凉生破睡昏。几欲抛书闲过日,只惭无可谢嫣荪。
消夏诗。清代。袁枚。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哈密瓜。清代。祁韵士。分甘曾忆校书年,丝笼珍携抵半边。今日饱餐忘内热,莫嫌纳履向瓜田。
五指参天峰和丘文庄公韵 其一。明代。王弘诲。地尽南溟气复连,五峰如指势擎天。浴光应捧咸池日,染翠疑探太乙烟。瑶岛露分仙掌湛,宝轮花傍佛支悬。寰中诸岳纷罗立,谁向鸿濛握化原。
游宝叔塔下方和季子奇韵。宋代。朱晞颜。楼阁参差鹫岭青,松杉依约纪经行。半篙春水斜穿屋,一带苍山远入城。此地钟鱼真警俗,平生泉石最关情。好风一晌吹薝卜,顿觉庐能鼻观清。
减字木兰花(和文伯兄咏新亭)。宋代。倪稱。凭高一览。紫翠相围光照眼。下瞰平湖。鹭立鸥飞意自如。天清境胜。云淡烟横鱼动镜。不是公诗。谁写新亭一段奇。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释师范。面面相看,眼眼厮觑。衣外别传,有甚凭据。倒却门前刹竿著,凤栖不在梧桐树。
东山卧。清代。洪亮吉。大谢执如意,小谢挥麈尾。中谢无所为,泠泠善名理。一门群从真无惭,闺中飞絮还撒盐。君不见四十东山卧初足,与人同忧亦同乐,别墅风流赌棋局。
子夜四时歌八首。明代。张时彻。日出望车尘,徘徊至日曛。拾得红蒨草,染就石榴裙。秋歌凄凄复凄凄,月出光尚微。郎衣犹未绽,何得理侬衣。¤
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 其五。明代。梁有誉。离别谁堪惜,艰危共怆神。白鸥江海狎,玄鸟岁时频。地迥韩陵暮,天空漳水春。无为岐路泣,老至逐时人。
挽陈慧业道人。明代。释函是。生死泥洹等,多君一去来。因缘如及尽,迷梦未曾乖。白鹭烟光净,金牛月影回。精魂他日旧,回首话生台。
殊不恶斋秋晚闲吟五绝。宋代。范成大。中秋昨已等闲过,重九今还如梦来。霜鬓数茎羞堕帻,黄花三度笑空杯。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清代。佚名。惟山有镇,雄于其方。东孰为雄,于沂之疆。祀事有时,爰举旧章。我望匪遥,蔗几燕乡。
春日客怀。明代。于谦。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河朔风云拥帝都,谁教烽火彻天衢。九华楼阁沉烟里,万顷轮舟出海隅。
蓟北岂无廉孟子,江南还有管夷吾。谁将一种忧时泪,洒向燕台吊望诸。
喜杨清渠北归因就问北来事得诗四首(选二) 其二。清代。傅为霖。河朔风云拥帝都,谁教烽火彻天衢。九华楼阁沉烟里,万顷轮舟出海隅。蓟北岂无廉孟子,江南还有管夷吾。谁将一种忧时泪,洒向燕台吊望诸。
送胡季永赴漕。宋代。杨万里。兔目着花官檨黄,永轮飘子秋风香。谁骑瘦马蹈词场,澹翁庭阶玊雪向,天於贤佞真不省,不应阿翁有阿汞。景升儿子漫谷量,未识一丁惟啖饼。阿汞胸中几许书,石渠奄有仍更余,毛锥半点不籧篨,羽镞一脱无犀渠。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澹翁严冷纵不嬉,归来腠上安文度。
秋兴 其二。清代。彭印古。将晚多秋色,枫林醉叶丹。天随云变幻,人共月孤寒。笔砚生涯拙,诗书气味酸。愁怀无可遣,独把剑来看。
春日即事四绝。宋代。王炎。着人春气浓于酒,老眼倦看深浅红。只有睡魔降未得,铜瓶鱼眼沸松风。
河中府古兴寄刘壮舆。宋代。晁说之。肘腋患难御,垣墙倾莫制。兹者论战国,破秦必在魏。初疑此语谩,身到识真是。河山既设险,信食以自治。秦虽百虎狼,得进不得退。襄王昧远图,苏秦嗜近利。惜哉计画疏,为此山河愧。我怀谁与语,刘子长论议。方为十二史,吾言不可废。眺听常思君,梦魂先朔吹。
山居十首。宋代。薛嵎。古调今谁弹,至乐非外假。渊明爱无弦,此意知者寡。放鹤未归来,时倚长松下。旁观彼何人,笑我衣裳野。
天街月照珠帘粉。亸辔曾相近。繁华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
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御街行。宋代。晁补之。天街月照珠帘粉。亸辔曾相近。繁华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题僧罄宜枝巢。宋代。汪藻。平生到处觅三椽,白首归来古刹颠。飞锡几逢花雨地,住山今得鸟窠禅。九霄鹏翼心虽在,万壑松风梦自圆。莫笑维摩方丈室,会看游戏著人天。
赠马君美。元代。杨弘道。波扬溟渤骇长鲸,何处熙熙物自春。山下有田皆种德,天涯游子欲亲仁。云烟荏苒风尘远,林壑幽深虎豹驯。数册閒书一茅屋,此中便可著閒身。
华阳吟 其六。宋代。白玉蟾。武夷结草二年馀,花笑莺啼春一壶。流水下山人出洞,岩前空有炼丹炉。
壮观后诗同二公游壮观上呈府公工部。宋代。米芾。壮观不到俄四期,叮咛老思模雄奇。群山势活各奔走,大川气敛合众离。苍嵚留雪玉刻巧,碧落静滑红轮驰。寒潮不生九泽冻,行胶与子约再来。
和韩子华桂花。宋代。梅尧臣。莫以天下桂,皆为月中物。犹言月有兔,野岂无狡窟。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樵客不知贵,奈何薪爨屈。
答宗湘文观察。清代。沈梧。淮流一挥手,千里隔江深。远道关山迥,天涯烽火侵。断云羁旅梦,残月故园心。心事凭书慰,鳞鸿幸未沉。
至杭宿钱塘驿。元代。戴良。昨夜宿临平,今旦入钱塘。明岑净朝气,回浦漾晨光。隐隐吴岫出,遥遥越岸长。棱棱见摛堞,戢戢睹攒墙。堪叹游歌地,都非佳丽场。楼台已雰寂,雚阓亦荒凉。平生昧陈力,末暮忝为郎。徒然感恩义,谁复听忠良。晚投公馆宿,官烛何炜煌。自怜无补报,饮愧力中肠。
画梅。明代。方孝孺。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宋代。苏轼。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莫作往来相,而生爱见悲。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悬知冬夜长,不恨晨光迟。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
清平乐·咏雨。明代。王夫之。归禽响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淮阴杂兴四首 其二。元代。陈基。落木萧萧雁度河,西风袅袅水增波。甘罗营里秋声急,韩信城头月色多。淮市有鱼聊可食,楚山无桂不须歌。古今无限关心事,付与当年春梦婆。
喜刘伯宣尚书至五首。元代。方回。所至无嚬蹙,当今亦鲜哉。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忽闻自天下,何策可春回。
寄云门僧若邪溪兼题其松风阁二首 其一。元代。张翥。闻道邪溪叟,高年出寺迟。眉毫长几许,布衲破多时。挂锡鹤移树,翻经花满池。相望一江水,岁晚赴幽期。
嘉泰三年皇后册宝十三首。清代。佚名。宝坐既兴,夙典武行。奏解严放,归燕邃清。间安寿慈,奉齐宗祊。弥千万年,内助圣明。
题红梅翠鸟图与唐愚士联句。元代。贡性之。萼绿枝头翠羽鲜,春风早入艳阳天。几回梦觉频听处,正是书声欲断边。
敬超先 其一。南北朝。邹浩。此地凭熊几使君,敬公名姓独超群。不因健笔曾推美,纵使忘形岂得闻。词翰莫窥真体要,江山犹带旧风云。我来访古惟高义,追想区区只自勤。
赠别张治世往严州。明代。傅汝楫。钓龙早罢珊瑚竿,台下长流烟水寒。便欲乘槎访牛女,客星遥过五云端。
晚秋旅舍寄苗员外。唐代。李端。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向暮同行客,当秋独长年。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挽周季卿。宋代。吴芾。一时推旷达,末俗少如公。自得高人趣,居多长者风。生涯书卷里,世事酒杯中。瞑目应无憾,传家有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