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宋代。晏殊。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参考资料:
1、(北宋)晏殊等著;邓绍基,李玫选注,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诗词精选18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10,第13页
2、刘逸生主编,晏殊晏几道词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09月第1版,第9至10页
据《明一统志》卷二十七《归德府》载:南湖在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城南五里,宋晏元献放驯鹭于湖中。据这首词的词意推测,可能作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晏殊迁谪于商丘时。
参考资料:
1、(宋)晏几道著;张草纫导读,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7,第9页 作品鉴赏
夹岸红蓼丛生,四望但见满目繁花掩映,空气里也飘散着浓郁芳香,而相伴遥遥东去的一湾春水,碧波澄澈,正好供轻舫小舟追游嬉戏。上阕以三组连贯递进的景象,分就冷暖色调的视觉对比、波声人语的听觉感触和水气花香的嗅觉把握里,多角度地描绘出一幅春日行乐图,轻快明丽,洋溢着蓬勃生机与清朗气息。
下阕则将笔势转注于江上风光。过片谓渔父酒醒后,顿时发觉离归程已远,连忙重新拨桨返回,原来他先时酣饮沉睡,一任船儿随波飘流。不过,对此并未明写,而是通过富于暗示性的动作,由回溯追想完成。在这个空白处,假不写之写,充分体达其悠闲适意的生涯。下面再由人及鸟,续写棹动水响际,惊飞了双双栖憩的鸳鸯,忽地振翅远去,却又相互回头照看。这句表现鸳鸯神态极生动,它们的自然生理特征并具有社会人事内容的启迪性,这样便从容推出结拍,收束全篇:“一杯销尽两眉愁!”“愁”什么呢,或许是韶华易逝人生短促的伤感,对于远方恋人的眷念与离别的悲哀,某种理想境界执着而无望的追求,甚至是闲愁,一抹难以言说也不必说清的淡淡怅惘迷离情绪。总之,它烟雾般缭绕在心头,推诿不去。但一杯在手,便得释然,直觉跟前这花鸟水云无不欣欣然通合天机,与人相亲相近,又何不且乐现时的阳春美景,而拘拘自苦若是,念及此,就尽销愁颜了。
这首小词,似乎顺手写来,无须著力,却清丽畅朗,颇具天然之趣。
参考资料:
1、田军 马奕 绿冰,中国古代田园山水边塞诗赏析集成,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74页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定王乐用冷庵歌。明代。罗伦。君不见淮阳城,君不恋曲江景。君不味罗珍羞,君不皦衣裳锦。君居冰一壶,君出雪一艇。千山寂鹗声,万境绝尘影。道有冻饿人,冷庵无此冷。我寒待君衣,我饥待君省。民瘼不问问牛喘,莫学汉家丞相丙。冷庵冷,冷如铁。万国如在红炉中,江南六月寒风雪。耻庵好向冷庵游,冷庵好傍耻庵结。庵外诸君知不知,两庵里事乾坤歇。
河上杂言。明代。盛符升。久矣悲鸿燕,谁堪问麦秋。飘零随远道,涕泪入孤舟。璧马年年事,河淮处处忧。却怜长算少,民命倚阳侯。
奉和圣制温泉言志应制。唐代。张说。温谷媚新丰,骊山横半空。汤池薰水殿,翠木暖烟宫。起疾逾仙药,无私合圣功。始知尧舜德,心与万人同。
宿金线泉。元代。杜仁杰。官舍值淫雨,客衣惊早秋。泄云迷灌木,行潦带清流。蛛网翻新霁,蝉声咽暮愁。古今何限事,白首对沧洲。
过汉武望仙宫在鄜寺之西三绝句。宋代。晁说之。海外求仙事渺茫,却烦鹤驾访刘郎。修门自有偷桃客,好试低眉问帝乡。
过望亭六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望亭昔岁过归船,柳为蹁跹杏为妍。今日溪山浑似旧,雪芦风荻两萧然。
送江簿归括苍。宋代。吴芾。羁怀索寞苦难禁,赖有良朋与盍簪。同志自怜今日少,知心谁复似君深。哦诗喜得江天句,把酒愁分岁暮襟。莫恋故山乖素约,春来准拟共登临。
高邮露筋庙二首 其一。明代。薛瑄。高邮女子志何坚,假宿宁论性命全。甘向荒陂死蚊喙,此生元不愧苍天。
和景贤十一首 其十一。元代。耶律楚材。龙冈医隐本知机,薰莸同盘辨者稀。廊庙虚名无意恋,林泉夙愿与心违。羡君绰绰有馀裕,笑我皇皇无所归。尚忆当年垂钓处,一江烟雨静霏霏。
和台州卫倅。宋代。曹勋。昔日连墙事可嘉,固应屡见雪中花。稍收帢帻山房景,欲学孤山处士家。把酒要陪高士醉,临风未觉此心遐。销闲只与山为伴,坐数比邻再及瓜。
陈漕领客西园赏海棠。宋代。戴复古。追随玉节赏仙葩,满座风流客更嘉。锦绣有光摇竹影,珍珠无价买春华。猩红滴滴娇含蕊,雪白纷纷老半花。肯对骚坛轻着语,后山诗句已名家。
上京睹陈渭叟寄友书声及鄙人赋以答之 其一。元代。张翥。忽忆江南古庄叟,钓竿归去拂珊瑚。药炉已熄勾庚火,书箧閒抛遁甲符。欲与陈陶同啖鲊,祇令张翰远思鲈。不知别后诗多少,刊到云编戊己无。
池荷。宋代。许及之。高高碧盖拥红衣,拍拍方塘漾渺瀰。前竹后松相映带,香风何自透禅扉。
渔家。唐代。贯休。赤芦盖屋低压恰,沙涨柴门水痕叠。黄鸡青犬花蒙笼,渔女渔儿扫风叶。有叟相逢带秋醉,自拔船桩色无愧。前山脚下得鱼多,恶浪堆中尽头睡。但得忘筌心自乐,肯羡前贤钓清渭。终须画取挂秋堂,与尔为邻有深意。
挽何深甫。宋代。阳枋。羡君低事过时见,一点间愁不以心。笑语屡陪桃李酒,诗书曾对竹松林。已惊别鹤江天远,何事骑鲸岁月侵。五桂聊芳知有日,去寻萧侣碧云深。
雪中游北山呈广州使君和叔同年。宋代。王安石。南州岁晚亦花开,有底堪随驿使来。看取锺山如许雪,何须持寄岭头梅。
伟阁嵯峨北斗前,千秋谁擅笔如椽。窗中玄草云霞入,座上青藜日月悬。
中令才华惭绿野,右丞名理让蓝田。惟应太史书成日,突兀龙门四海传。
千秋阁四首为司马汪公赋阁在千秋里中 其一。明代。胡应麟。伟阁嵯峨北斗前,千秋谁擅笔如椽。窗中玄草云霞入,座上青藜日月悬。中令才华惭绿野,右丞名理让蓝田。惟应太史书成日,突兀龙门四海传。
送臧寺丞赴建昌。宋代。胡宿。新擢京司秩,初旌幕府贤。少年裁美锦,昼日抚鸣弦。山好当衙际,云閒至榻前。庭中无一事,时问岳僧禅。
杂诗七首 其三。明代。释函是。阿姨行第三,嫁郎好驰驱。驰驱事中原,结客皆市屠。所许多侯嬴,夷门几捐躯。易水去悠悠,空惭剑术疏。茕茕未亡人,截耳守志孤。张罗岂不密,其如南山乌。自古臣致君,节妇死故夫。柏舟汎共姜,危楼坠绿珠。委身各有道,生死良不诬。我悲犹同生,志异行俱殊。百年曾几时,精识当何如。天地会终极,四气相乘除。白骨弃黄泥,寸心观有无。不见川上波,逍遥雁与凫。
重门翠锁,笑侯鲭断绝,又逢寒食。社瓮初开春浩荡,荠蕨漫山谁摘。榆火传新,柳绵吹老,愁绪空千亿。百花过了。游蜂将次成蜜。
追思共醉西湖,诗朋余几,俯仰成悲恻。月射波心光万丈,犹想当时颜色。黄鹄翩翩,白驹皎皎,莫待山灵勒。金貂箬笠,问渠还肯相易。
念奴娇(寒食次卢野涉,并怀孙季蕃)。宋代。赵以夫。重门翠锁,笑侯鲭断绝,又逢寒食。社瓮初开春浩荡,荠蕨漫山谁摘。榆火传新,柳绵吹老,愁绪空千亿。百花过了。游蜂将次成蜜。追思共醉西湖,诗朋余几,俯仰成悲恻。月射波心光万丈,犹想当时颜色。黄鹄翩翩,白驹皎皎,莫待山灵勒。金貂箬笠,问渠还肯相易。
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唐代。李频。修竹齐高树,书斋竹树中。四时无夏气,三伏有秋风。黑处巢幽鸟,阴来叫候虫。窗西太白雪,万仞在遥空。
萤。明代。童轩。不逐蘼茎悴便休,脱胎阳质异蜉蝣。虚疑丸火成奇幻,却笑明珠是暗投。燄冷疏篁萧寺雨,影迷芳草渭城秋。谁知腐朽将沦没,尚有丹光一点留。
春日漫兴十二首 其十一。明代。薛蕙。魏紫姚黄何似春,玉环飞燕定前身。谪仙解赋清平调,不道宫中妒杀人。
谢章季思惠镜屏。宋代。王遂。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圆明绝点滓,表裹无遁形。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上天方於昭,皎彼垂日星。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置之敬义堂,与世犹说铃。
元日早朝。宋代。王称。钟山瑞霭晓苍苍,紫禁犹传玉漏长。双阙旌旗低凤辇,千官环佩列鸳行。恩光已共阳和布,草木均沾雨露香。独愧此身无补报,年年万岁祝尧觞。
抵江夏作呈许鱼泉学使兄。清代。戴絅孙。昨我停车古英六,火鸦飞飞啄人屋。可怜百室尽焦士,野处吞声听宵哭。今我泊舟黄鹤楼,接天骇浪江风秋。城高不没只三版,杀人恐作江神羞。我生百事类多忤,悔不穷庐守风雨。无端水火巧为构,女丁妇壬横相侮。枯肠待饱千瓮齑,蹴蔬敢梦羊双蹄。穷缘未了谍能死,劳生我自窥端倪。祇惭频年累知己,忍饥索遍金门米。大梁开府今陆公,我愧当时老韩子。岁除只教文送穷,岂有健笔争天功。吾兄清饱汉阳水,垂翅傥鉴南飞鸿。
叹老。宋代。陆游。镜里萧萧白发新,默思旧事似前身。齿残对客豁可耻,臂弱学书肥失真。渐觉文辞乖律吕,岂惟议论少精神。平生师友凋零尽,鼻垩挥斤未有人。
宿光州。明代。王缜。两城对峙封疆壮,一水中流气脉长。夜永月明更漏萧,行人记得胜萍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