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院题名记。宋代。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叶静之上舍还闽。明代。范嵩。成均卒业惜三馀,文采青年愧不如。名姓喜看登仕版,琴书谩束挂征车。吴江风暖花争发,浙水春深柳正舒。壮志知君应不负,横飞端在九秋初。
武康卜居 其五。明代。安希范。入山赢数里,有坞曰桐城。叠嶂重重抱,流泉曲曲清。结茆堪避世,种竹足谋生。肥遁曾占吉,于今遁始成。
归崇德西曹村。元代。贝琼。田翁驩我归,假我茅堂居。石桥跨流水,夏木友四隅。风蝉聒旦暮,亦有安巢乌。览之为欣然,息驾歌唐虞。寄我六合内,何地非其庐。荒哉百年客,千金营一区。
青草湖祭扫口号。清代。林占梅。冈峦匼匝水回萦,野鸟山花到处迎。溪上烟云开远景,岩阿松竹自长生。登临地胜供游眺,感慨诗多见性情。太息吹箫人葬处,年年唯有子规声。
时鱼。宋代。徐玑。风晴霜气合,沙渚夜鸣榔。独喜鳞兼细,时看寸有长。月斜寒动影,水碧静傅香。可爱渔翁乐,溪梅秋第芳。
赠别谭见日山人 其三。明代。叶春及。路岐何遥遥,一步一回顾。脱鞅桑乾朝,挂席河西暮。风云一相失,悽怆万里去。漳卫浊且深,青齐广以莽。驾言适鲁邦,再拜宣尼墓。宋桓亦何为,挥斤伐我树。引领梁甫吟,气结不能诉。
乐土。明代。邓云霄。信美山川粤峤边,得生南国胜生天。园林雨过催时果,朝夕潮来进海鲜。浅试凉温真化日,平分水旱总丰年。任君累月为高会,未了何曾一日钱。
送杨计部肖韩还京。明代。欧大任。双旌北指路悠哉,立马离亭更一杯。万里别时中宿过,千山尽处太行开。花边剑佩趋燕阙,仗外风云绕蓟台。圣主恩深前席近,汉庭今羡洛阳才。
岁暮独酌书事奉怀晁永宁。宋代。张耒。天涯催晚岁,残律去如奔。入夜北风恶,多阴寒日昏。野吹余烧烬,溪落旧沙痕。霜重饥鹰疾,田空宿雁喧。山明千笋直,云积万营屯。足雨耕犁早,丰年柿栗繁。地平秦接席,土断洛开门。白首三年客,黄桑数亩村。懒梳悲发短,不寐守炉温。折骨披残枾,苍龙卧老根。晚篁犹竚思,幽蕊助消魂。慷慨双龙剑,飘零一酒樽。琳琅思秀色,环佩想清言。独语看明烛,空庭月出轩。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宋代。范仲淹。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怜此高阳徒,如乐华胥域。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海棠春 其三 夜坐。清代。吴绮。愁多懒说巫山雨。那更理、玫砧香杵。拥髻向灯花,碎滴红如雨。江关梦远魂难去。耐不过、几声街鼓。呼婢学郎谈,戏折花为麈。
丁丑别金坛刘漫塘七首。宋代。杜范。词章道之华,於世非少补。施之匪其宜,文绣被泥土。自昔重立言,一语万钧弩。谁其厌来者,是非实千古。
故吴丞相充挽诗三首 其三。宋代。赵抃。纯诚先德行,馀事著文章。所予维中寿,难谋彼上苍。旌铭笼晓月,挽铎诉秋霜。自愧居田里,无缘奠柩觞。
冒雨登拟岘台观江涨。宋代。陆游。雨气昏千嶂,江声撼万家。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喷薄侵虚阁,低昂泛断槎。壮游思夙昔,乘醉下三巴。
天下赵。宋代。文天祥。皇王著姓复炎图,此是中兴受命符。独向迎鸾呈瑞字,为言艺祖有灵无。
三山亭。宋代。陶弼。诸峰不及此三峰,翠影多年路未通。野老传来无地主,神仙留待与山翁。琱弓射灭虎狼迹,长剑劈开荆棘丛。吏引旌旗先险阻,匠营楼阁出虚空。藤萝叶暗初无日,松桂枝新渐有风。下濑将军微举职,安南都护远输忠。商夸合浦珠胎贱,民乐占城稻谷丰。火炬影沉山岸北,潮声流过郡城东。四时收印来无定,终日开尊望不穷。玉版淡鱼千片白,金膏监蟹一团红。云台志节悲歌外,铜柱封疆醉眼中。所惜溪头好崖石,只书诗句不书功。
垆头十日又高阳,年少群趋作赋场。人比竹溪非异姓,客方莲社是同乡。
论心海岱千秋合,握手乾坤万事忘。贪把深杯华月下,不知零露坠衣裳。
初入葛湖同王仲升章茂德陈惟敬夜集盛明元思达思弘思齐思登思逊六昆仲社中赋赠。明代。胡应麟。垆头十日又高阳,年少群趋作赋场。人比竹溪非异姓,客方莲社是同乡。论心海岱千秋合,握手乾坤万事忘。贪把深杯华月下,不知零露坠衣裳。
内相洪容斋名诸孙华亭少府曰可斋。宋代。释居简。滥觞学沧溟,弗至吾弗已。九仞规成功,弗成吾弗止。方其未至时,傍睨岂知此。及其既成后,岂暇顾傍睨。或云山既高,我则揆诸理。或云海未深,我则反诸己。所立固先定,所诣孰能尼。刻瓜大如斗,浅诺复轻唯。甚者反自画,不则中道弛。傲然曰山海,不了可斋耻。可斋何人斯,故家振番水。束发读父书,介特固若是。幼蒙玉堂印,壮授盘洲记。至于自肯时,不见两君子。黄河可为带,太山可如砺。悠然君子心,无同亦无异。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四 终童。宋代。刘克庄。武帝有荒志,终童无远谋。长缨自系耳,莫系越王头。
寄梁先辈。唐代。齐己。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陈琳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挽赵通判五首。宋代。彭龟年。春风千里下屏星,荆棘丛中稻眼青。凋瘵已肥身已瘠,丹砂还解此公灵。
允怀斋。元代。赵孟頫。小斋深且明,中有万卷书。斋中古君子,寸田自耘锄。人生万善具,政当复其初。操存贵勿忘,道积乃有馀。时复南荣下,静看云卷舒。
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 其十九。明代。胡应麟。双林曾授记,百丈近安禅。洞古频栖鹘,峰高欲坠鸢。秋灯云阁外,晚磬雪房前。乍夜维摩到,天花遍佛筵。
行路难。明代。宋琬。身不必贤良书,名不必茂才举。便便饱五经,讵若工三语。乡里小儿车上舞,大字新衔谒府主。三年前在廊下趋,白头老儒徒踽踽。汉家公卿半刀笔,平阳之后有丙吉。家家小牢祀酂侯,有儿莫读《天人策》。驷马银鞍金作鱼,何足道哉二千石!
圣远言湮感垫昏,河汾千载最知恩。垂绅论道称前古,束发明经奉至尊。
车骑身从游汗漫,庭闱心在视寒温。朝回未觉归途晚,斗柄西移揭角根。
王仪伯参政见和郊字韵诗复用韵叙谢二首 其二。宋代。虞集。圣远言湮感垫昏,河汾千载最知恩。垂绅论道称前古,束发明经奉至尊。车骑身从游汗漫,庭闱心在视寒温。朝回未觉归途晚,斗柄西移揭角根。
琴调相思引。宋代。陈允平。金谷园林锦绣香。踏青挑菜又相将。凤台人远,离思入三湘。花著雨添红粉重,柳随风曳碧丝长。薄情鸾燕,春去怎商量。
题杨奇琛所藏山水图歌。元代。刘崧。我本白云人,爱住青山下。五岳寻幽未忆归,穿岩历壑穷秋夏。曾看绝壁明高霞,秀色照耀金莲花。洞前远访丹泉井,谷口时逢白鹿车。鹿车东渡溪流浅,瑶草春香绿如剪。海门日出天鸡鸣,手接飞萝上层巘。是时笙鹤从天来,径欲浮海观蓬莱。云路微茫波浪阔,使我叹息空徘徊。十年汨没尘埃里,却看丹青心独喜。问君何处得此图,彷佛林峦烟雾起。虽无秀绝凌衡岷,点染亦复穷其真。深林修竹草亭静,似是水边修禊人。苍苔白石临流路,亦欲相呼抱琴去。晴天指点北飞鸿,应识云中旧行处。
望夫石。唐代。王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上头 一作:山头)行人归来石应语。
雪。宋代。释宝昙。日却山川冻出云,疏疏先自竹边闻。玉龙不动身千亿,薝葡无香瘦十分。彷佛夜堂馀火力,凄凉茅屋有人群。已知报答东皇日,汤饼银丝饭脍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