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凌河畔,烟波学钓徒。旧游悲雪爪,春事点花须。
越水吟归客,燕山静掩庐。通津南去路,日望北来舻。
怀易堂次敬亭韵 其五。清代。敦敏。记得凌河畔,烟波学钓徒。旧游悲雪爪,春事点花须。越水吟归客,燕山静掩庐。通津南去路,日望北来舻。
(1728—1796后)清宗室,字子明,号懋斋。阿济格后裔。官宗学总管。与弟敦诚均有诗名。与曹雪芹为知交。所著《懋斋诗钞》。为《红楼梦》重要研究资料。...
敦敏。(1728—1796后)清宗室,字子明,号懋斋。阿济格后裔。官宗学总管。与弟敦诚均有诗名。与曹雪芹为知交。所著《懋斋诗钞》。为《红楼梦》重要研究资料。
寓舍近溪有大木数章休暇辄游息其间偶得二诗 其二。元代。洪焱祖。春去不留花,青阴满山县。天生溪上林,息我簿书倦。济世本无能,观心如有见。携瓢酌清波,三漱复三咽。
次韵见寄两绝 其二。宋代。李之仪。七分年纪十分愁,物理乘除不自由。死葬生游今得地,却嗟无计共迟留。
和如庵 其三。宋代。张孝祥。朝供炉香夜供灯,闲来落得困瞢腾。如庵许我参堂去,长作昭亭粥饭僧。
云居山咏二首。明代。常慧。半肩风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刚出岭头三五步,浑身都被乱云埋。经行仿佛近诸天,月上山衔半缺圆。听得上方相对话,星辰莫阂五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