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松窗。宋代。陆文圭。故交皆疏柳子厚,新贵不识王元之。袖中剌字已漫尽,一童独负囊中诗。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陆文圭。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兖州从事所寄)。唐代。李德裕。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春日登金华观。唐代。陈子昂。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已亥杂诗 77。清代。龚自珍。厚重虚怀见古风,车裀五度照门东。我焚文字公焚疏,补纪交情为纪公。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元代。仇远。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我亦有敝庐,松菊暗荆棘。北山百年墓,苔竹手所植。今长尺若干,霜雪颇自力。西风龙蛇蛰,暗雨山林黑。东望会言归,免我长相忆。
用前韵赠别子家。宋代。王庭圭。西掖篇章自一门,君能祖袭有殊勋。风流前代黄花句,梦想当年紫凤文。月下长吟成独唱,壁间强咏共谁分。江头惜别多新咏,秃笔犹堪殿后军。
再次才夫韵二绝。宋代。李流谦。灯窗仍有卷披黄,此地重来似故乡。安得清江都是酒,胜金满屋笏堆床。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宋代。梅尧臣。宫井蛟龙夭矫垂,晓缾初汲渴禽窥。清泠已向金盆贮,甘滑还从玉碗知。九酝酒醇由此得,小团茶味为留迟。合门地脉应相似,翰苑曾邀咏昔诗。
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唐代。司空曙。柴桑官舍近东林,儿稚初髫即道心。侧寄绳床嫌凭几,斜安苔帻懒穿簪。高僧静望山僮逐,走吏喧来水鸭沈。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读通鉴杂兴。宋代。孙应时。平生作意轻羊舅,岁晚何心佞羯奴。为问荆齐是三窟,此时容有宦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