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咏燕

双双燕·咏燕朗读

译文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个不停。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划开了红色花影。
芳香弥漫小径间,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喜欢贴地争飞,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却忘了稍回天涯游子的书信。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注释


春社:古代春天的社日,以祭祀土神。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度:穿过。帘幕:古时富贵人家多张挂于院宇。
差(cī)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诗经·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相(xiàng):端看、仔细看。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藻井: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
软语:燕子的呢喃声。
翠尾:翠色的燕尾。红影:花影。
芳径:长着花草的小径。
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
红楼:富贵人家所居处。
柳昏花暝(míng):柳色昏暗,花影迷蒙。暝:天色昏暗貌。
栖香:栖息得很香甜,睡得很好。
天涯芳信:给闺中人传递从远方带来的书信。古有双燕传书之说。
翠黛双峨:指闺中少妇。黛蛾: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画阑:雕花的栏杆。凭:倚靠。

参考资料:

1、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3-164

赏析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这首《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彩的。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而又不觉繁复。“过春社了”,“春社”在春分前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相传燕子这时候由南方北归,词人只点明节候,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燕子归来了。此处妙在暗示,有未雨绸缪的朦胧,既节省了文字,又使诗意含蓄蕴藉,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度帘幕中间”,进一步暗示燕子的回归。“去年尘冷”暗示出是旧燕重归及新变化。在大自然一派美好春光里,北归的燕子飞入旧家帘幕,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所不同的,空屋无人,满目尘封,不免使燕子感到有些冷落凄情。

  “差池欲住”四句,写双燕欲住而又犹豫的情景。由于燕子离开旧巢有些日子了,“去年尘冷”,好像有些变化,所以要先在帘幕之间“穿”来“度”去,仔细看一看似曾相识的环境。燕子毕竟恋旧巢,于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因“欲住”而“试入”,犹豫未决,所以还把“雕梁藻井”仔细相视一番,又“软语商量不定”。小小情事,写得细腻而曲折,像一对小两口居家度日,颇有情趣。沈际飞评这几句词说:“‘欲’字、‘试’字、‘还’字、‘又’字入妙。”(《草堂诗馀正集》)妙就妙在这四个虚字一层又一层地把双燕的心理感情变化栩栩如生地传达出来。

  “软语商量不定”,形容燕语呢喃,传神入妙。“商量不定”,写出了双燕你一句、我一句,亲昵商量的情状。“软语”,其声音之轻细柔和、温情脉脉形象生动,把双燕描绘得就像一对充满柔情密意的情侣。人们常用燕子双栖,比喻夫妻,这种描写是很切合燕侣的特点的。恐正是从诗词的妙写中得到的启发吧!果然,“商量”的结果,这对燕侣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于是,它们“飘然快拂花销,翠尾分开红影”,在美好的春光中开始了繁忙紧张快活的新生活。

  “芳径,芹泥雨润”,紫燕常用芹泥来筑巢,正因为这里风调雨顺,芹泥也特别润湿,真是安家立业的好地方啊,燕子得其所哉,双双从天空中直冲下来,贴近地面飞着,你追我赶,好像比赛着谁飞得更轻盈漂亮。广阔丰饶的北方又远不止芹泥好,这里花啊柳啊,样样都好,风景是观赏不完的。燕子陶醉了,到处飞游观光,一直玩到天黑了才飞回来。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春光多美,而它们的生活又多么快乐、自由、美满。傍晚归来,双栖双息,其乐无穷。可是,这一高兴啊,“便忘了、天涯芳信”。在双燕回归前,一位天涯游子曾托它俩给家人捎一封书信回来,它们全给忘记了!这天外飞来的一笔,出人意料。随着这一转折,便出现了红楼思妇倚栏眺望的画面:“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由于双燕的玩忽害得受书人愁损盼望。

  这结尾两句,似乎离开了通篇所咏的燕子,转而去写红楼思妇了。看似离题,其实不然,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试想词人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燕子徘徊旧巢,欲住还休?对燕子来说,是有感于“去年尘冷”的新变化,实际上这是暗示人去境清,深闺寂寥的人事变化,只是一直没有道破。到了最后,将意思推开一层,融入闺情更有馀韵。

  原来词人描写这双双燕,是意在言先地放在红楼清冷、思妇伤春的环境中来写的,他是用双双燕子形影不离的美满生活,暗暗与思妇“画栏独凭”的寂寞生活相对照;接着他又极写双双燕子尽情游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暗暗与思妇“愁损翠黛双蛾”的命运相对照。显然,作者对燕子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的描写,是隐含着某种人生的感慨与寄托的。这种写法,打破宋词题材结构以写人为主体的常规,而以写燕为主,写人为宾;写红楼思妇的愁苦,只是为了反衬双燕的美满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读者自会从燕的幸福想到人的悲剧,不过作者有意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罢了。这种写法,因多一层曲折而饶有韵味,因而能更含蓄更深沉地反映人生,煞是别出心裁。但写燕子与人的对照互喻又粘连相接,不即不离,确是咏燕词的绝境。

  作为一首咏物词,《双双燕》获得了前人最高的评价。王士祯说:“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花草蒙拾》)这首词成功地刻画了燕子双栖双宿恩爱羡人的优美形象,把燕子拟人化的同时,描写它们的动态与神情,又处处力求符合燕子的特征,达到了形神俱似的地步,真的把燕子写活了。例如同是写燕子飞翔,就有几种不同姿态。“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是写燕子在飞行中捕捉昆虫、从花木枝头一掠而过的情状。“飘然”,既写出燕子的轻,但又不是在空中漫无目的地悠然飞翔,而是在捕食,所以又说“快拂花销”。正因为燕子飞行轻捷,体形又小,飞起来那翠尾像一把张开的剪刀掠过“花梢”,就好似“分开红影”了。“爱贴地争飞”,是燕子又一种特有的飞翔姿态,天阴欲雨时,燕子飞得很低。由此可见词人对燕子观察异常细腻,用词非常精刻。词中写燕子衔泥筑巢的习性,写软语呢喃的声音,也无一不肖。“帘幕”、“雕梁藻井”、“芳径”、“芹泥雨润”等等,也都是诗词中常见的描写燕子的常典。“差池欲住”,“差池”二字本出《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芹泥雨润”,“芹泥”出杜甫《徐步》诗:“芹泥随燕嘴”。“便忘了天涯芳信”则是化用南朝梁代江淹《杂体诗·拟李都尉从军》“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袖中有短愿寄双飞燕”诗意,反从双燕忘了寄书一面来写。

  这首词刻划双燕,有环奇警迈之长,不愧为咏物词之上品。至于求更深的托喻,则是没有的,有的论者认为,“红楼归晚”四句,有弦外之音隐喻韩侂胄之事,虽可备一说,但总不免穿凿太深,反而损害了这首词深广细致的韵致。

参考资料:

1、高原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813-1815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史达祖朗读
()

猜你喜欢

六代风流玉树存,江东春似洛京园。钟山云护平章宅,金谷花开太白原。

艳紫几看摇蕙帐,嫣红犹自媚兰尊。葳蕤岂必惊颜色,何限词人赋采蘩。

()

潇湘为精魂,衡岳为神识。日南半壁天,卿云烂五色。

灵洲有佳气,弘农常叹息。缅彼黄梅宗,衣钵会有得。

()

顿讶寒如此,惊心节序讹。归人乡梦促,古县雨声多。

滩响疑金铁,山容想黛螺。来朝行不得,闲绝是疲骡。

()
南位之南下曲街,画罗窗户隔红梅。
方方丈石平如掌,曾是官家拜斗来。
()
火色鸢肩类马周,南冠沪落楚江头。
道人莫说閒荣辱,且对梅花索笑休。
()

飞蓬无定根,贫士多远游。一为劳者歌,千里来荒州。

山深生奇寒,日落如深秋。往往遘奇险,心目不自谋。

()

琼阙丹房曜彩霞,烂红玫瑰雨天华。外孙鲁酒皇娥瑟,同醉西方阿母家。

()

日日寻春到水涯,今朝篱落见梅花。折梅欲问春消息,春在桥南卖酒家。

()
水纹湘簟碧云厨,从旧诗穷一例无。
豹脚群飞相料理,尘毛并落不支吾。
泠然欲作乘风兴,老去谁临却暑图。
付与北窗黄葛帐,逍遥略与世人俱。
()

水竹之居。吾爱吾庐。石粼粼、乱砌阶除。轩窗随意,小巧规模。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安舒。懒散无拘。此等如何。倚阑干、临水观鱼。风花雪月,赢得工夫。好炷些香,图些画,读些书。首,注引笔记,不知是何笔记。前两首又见沈雄古今词话卷下。据元彭致中鸣鹤余音卷六,载前两首,并未注名氏。

()

尔自何方至,丹青手自携。身游三辅北,家在七闽西。

廓落心俱远,逍遥物共齐。朱门慵削牍,丹壑惯扶藜。

()

故人别后千回梦,想见诗中语笑哗。自是多情能记忆,春来何止到君家。

()
我老苦寂寥,谁与娱晨暮?狸奴共茵席,鹿麑随杖屦。
岁薄食无余,恨使鸟雀去。
安得粟满囷,作粥馈行路!
()
闲居唯恐卧,展卷常心开,俯仰千载间,万感集中怀。
古之英雄人,亦苦时命乖。
吾谋适不用,蓬累何栖栖。
神龙岂无翼,有时蟠深泥。
()

结发誓同死,如彼秋月娟。倏忽二八夜,轮亏光亦偏。

君心初岂异,岁月情随迁。我心谅非席,易直不可卷。

()

周生绝代彦,混迹流伍间。四十名不成,慷慨登词坛。

神悟通八极,俯仰周苍寰。肝胆照白日,高谊青云端。

()

小院烟凉雨细。正好恹恹春睡。蓦被金枝,连推绣枕,报道皇都书至。良人得意。集英殿、首攀仙桂。斗帐重襟惊起。斜倚屏山偷喜。宝髻慵梳,香笺折破,果见中、高高名第。秦楼十二。知他向、谁家沉醉。

()

白茅萧萧风色昏,归人自语烟际村。我骑蹇驴童抱樽,记得君家忘却门。

径穿竹入背江路,傍是梁朝敬宗墓。月中对鹤吹洞箫,露水琤然落高树。

()

缬屏缘屋引成行,浅白深朱别样装。却笑姑娘无意绪,只将红粉闹儿郎。

()

德量维昔该乾坤,艺成而下道乃尊。堂堂魏公古大臣,劫火同燬灵光存。

直躬致主无间言,馀事翰墨何足论。百年剑佩纷如云,不于其书于其人。

()
群彦俱堪议相毡,小诗聊尔出穠纤。
梅山老子何多幸,收得连珠归玉奁。
()

花落香难化。费词仙、移宫换羽,文心牵挂。骨冷西江一片月,寂历空城潮打。

二百载、沉沉幽夜。骚客美人同一恨,恨英灵、误向狂且嫁。

()

东方日升,西方日落。皛皛淼淼,不可量度。西方日落,东方日升。

光光满满,有如镜平,仙人饮酒镜光里。西请王母,东请洛妃。

()
水落荒洲近客船,弯环苦竹剧钩连。
风霜不到崖前木,鼠穴多歧有岁年。
()

发似秋霜身槁枝,相逢惊怪此翁谁。
能啖范丈齑盐日,曾识荆公疥癣时。
不待姓名尊德齿,要知戒腊□须眉。

()
南宫三日仕非轻,湖海归来一草亭。
誉袭芝兰方冉冉,节高松柏独青青。
仁风已播袁宠扇,素尚行须毛玠屏。
岂待期年归报政,人占此地有台星。
()
平原平等视青州,不佛不仙仍不侯。
满树丝萝天富贵,半窗水墨月风流。
皆云临济具双眼,且放东坡出一头。
劈画尚能千百岁,须臾一笑跨商周。
()
非农非吏本同尘,胸次何时不是春。
户外松筠随意好,山中风景逐时新。
择乡幸喜仁为里,省已深惭德有邻,事契姻联非一日,向来俱是异邦人。
()

楚山春笋楚江鱼,北野黄羊恐未如。老来更厌江鱼美,食笋山中乐有馀。

()

蹇驴秋毙瘗荒田,忍把敲吟旧竹鞭。三尺焦桐背残月,

一条藜杖卓寒烟。通吴白浪宽围国,倚蜀青山峭入天。

()
瑶坛礼碧虚,返次羽人坐。
引脰延月华,吞吐隔翠嶞。
众吻盼流芳,冉冉忽透过。
大规虽微亏,犹喜镜未破。
()

警七曜,诏八神。排阊阖,渡天津。

()

叔夜天人流,龙章混土木。太初关中来,鬈鬓骑白鹿。

恢恢天网外,玉立青山独。倒着莲花巾,虹霓恣成服。

()

五陵才子本豪华,倚马沉吟傍日斜。岂惜金丸千万个,自缘不肯打慈鸦。

()

一炷清香一局棋,坐看山雨到来时。
晚晴独步出门去,云挂碧青松树枝。

()

蓬山晓,龟鹤倚芝庭。云覆宝熏迷舞凤,玉扶琼液荐文星。棠荫署风清。
人尽道,天遣瑞升平。九万鹏程才振翼,八千椿寿恰逢春。貂衮瞩公荣。

()
孤竹赤松子,定交泉石间。
不关渠势利,落得自萧閒。
画写景中景,云分山外山。
兴来时散策,兴尽便知还。
()

梦断幽禽恰转更,窥窗残月淡孤灯。
孜孜读诵如吾子,指日菁莪看锡朋。

()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

玉堂清冷夜初长,风雨萧萧忆对床。
徼道传呼钟鼓密,梦魂那得到君傍。

()

贪残奸酗,狡佞讦愎,身之八杀。背惠,恃己,狎不肖,

妒贤能,命之四孽。有是有此予敢辞,无是无此予之师,

()

那以公方郭细侯,并州非复旧并州。九重帝宅司丹地,

十万兵枢拥碧油。锵玉半为趋閤吏,腰金皆是走庭流。

()
好景欣逢,须记取、小阳春暖。
算夜来浃日,今朝生旦。
对此称觞春酒献,郁葱佳气琴堂满。
问使君、记纪绛人年,耆颐半。
()

豪气从来角出,雄文未易肩俦。学骥翻输牛后,点蝇误失龙头。

经火初惊玉美,饮风久识兰幽。他日相期林下,幅巾与赤松游。

()

谁此种秋色,令人看莫穷。正垂云梦雨,不奈洞庭风。

昔出长安道,独游隋苑东。当时今日思,须信苦相同。

()

山中栖迹类逃名,谁识人间孝子情。本为高堂图色养,故从邻父学躬耕。

结庐地胜符前哲,寝苫哀深瘁此生。万古云霄同一羽,不堪凄断夜鹃声。

()

鲁戈莫挽东皇辙,春恨如尘心似雪。韶光冉冉若为留,枝头啼破仓庚舌。

()

一春无计接茵凭,野草閒花漫自荣。留得小栏红药在,待看新径绿阴成。

亦怜酒盏疏谈柄,肯寄诗筒督课程。多病感君勤问劳,肱三折后万缘轻。

()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
间点疏花稻已香,老农犹未拟丰穰。
不堪雌频妨雨,反厌雄风但作凉。
傍日猖狂唯野马,为霖信息欠商羊,忽惊头上云雷集,甘注如倾洗夕阳。
()

早春游望过欧潭,青竹红桃水似蓝。钓艇画船山色里,令人只是恋江南。

()
今体雕镂妙,古风研考精。
何人忘律韵,为子辨诗声。
贾岛苦兼此,孟郊清独行。
荆门见编集,愧我老无成。
()

我识文章王太守,不知几日上浔阳。琵琶亭前好明月,香炉峰头多夜光。

吟诗写字午衙静,打鼓劝农春社忙。万一公馀颇相忆,寄诗应到荔枝乡。

()

闻道安车来过我,百花未敢飘零。疾催弦管送杯行。五朝瞻旧老,挥尘听风生。
凤诏远从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莫言白发减风情。此时谁得似,饮罢却精明。

()

先生近南郭,茅屋临东川。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有时著书暇,尽日窗中眠。且喜闾井近,灌田同一泉。

()

山骨何年刘,玄云片片黏。相传赵氏璧,曾给汉官缣。

水注兔朝饮,池寒龙夜潜。侍郎频捧出,遥映玉纤纤。

()

竟夜闻落木,雨歇窗如新。
披衣有忙事,檐前看归云。
初阳上林端,鸦背明纷纷。

()

孤亭接翠微,徙倚澹忘归。触石水如怒,破空山欲飞。

僧閒钟梵寂,日薄树阴肥。不觉轻云过,清寒入祫衣。

()

半天风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树钩娄,苔绣禅阶,尘黏诗壁,云湿经楼。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锁吴愁。

()

采药栖迟稳,燃萁篡夺危。景升不爱子,却念德公儿。

()

画出城都客子诗,元戎真赴野人期。
白沙翠竹新晴罢,红旆青油小队移。
圣世散材甘永叶,师门曲木未全遗。

()

邕邕鸣雁鸣始旦,齐行命侣入云汉。中夜相失群离乱,留连徘徊不忍散。

憔悴容仪君不知,辛苦风霜亦何为。

()

都门晓出兴悠悠,一片归心逐海鸥。马上不吟风雪句,扬鞭指塔认通州。

()
只爱酴醾雪作葩,不知雪後减金沙。
春皈道是无情著,试看游丝舞落花。
()

岁晚相思雪满庭,也知祠部亦冰厅。心期许我俱头白,云路何人独眼青。

落尽灯花收夜局,寄来诗草带春星。长安客舍多如许,每过门时马自停。

()

梅花落尽空吹笛,正月半头思远人。两岸好山青不断,一江微雨鹧鸪春。

()

新翻微变寿阳妆,喜色横斜水一方。点破冰肌愈清绝,月明无处著清香。

()

敢轻传,专秘诀。谈岂比寻常说。田震地坎离攒,珠颗颗须调摄。子佳人,然离别。圭欲炼朝金阙。生马钰踏云行,咛嘱汝心猿歇。

()
风韶雨润催花候。
叹春恨、年年常有。
桃蹊杏陌相期久。
一为东君试手。
()
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
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
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
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
()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处世自能心混沌,

全真谁见德支离。玉霄尘闭人长在,全鼎功成俗未知。

()
昔时怀素屋,临郭少埃气。
草没栽蕉地,云藏瘞笔坟。
年深碑不坏,名重世间闻。
钗服吾能识,犹如已见吾。
()
梅梢了未知寒在,剪取清溪作雪飞。
正草绿章笺玉帝,顿惊碧宙舞瑶妃。
卖刀我亦耕侯土,歌裤今谁典客衣。
想得夜窗春满袖,燕子彝香暖醉吟归。
()

剩水残山孰主持,吞声踯躅泪如丝。真成杜老无家别,聊和陶公《乞食》诗。

万户虫沙悲故国,三年薪胆在今时。欃枪痛扫非无日,投笔功名与尔期。

()
路入丹霄起柂初,峡山晴色曙烟疏。
海深南斗临天阔,江合西川直帝居。
禁漏深寒参佩玉,御炉香暖散衣裾。
遥知三接承恩罢,日影参差转玉除。
()
小园无处着清香,谁剖头栗玉黄。
可恨楚人元未识,只知兰芷是孤芳。
()
皇矣烈祖,次于僖祖。
燕贻凭厚,德远而隆。
尊昭缀穆,全食惟岂。
孝孙奠爵,福嘏来同。
()

藕花红堕莲房老,藕根水涩波声悄。一双翡翠破苍烟,衔鱼出波飞向天。

日暮无人来荡桨,半黄残柳寒蝉响。

()
衡岳峰高刮眼明,行看浑异去时情。
斜阳托宿沅江上,反听哀猿是好声。
()

草庐深寄夕阳村,世路荣枯久不闻。二亩石田耕垦罢,又骑黄犊入云深。

()

语你出家辈,何名为出家。奢华求养活,继缀族姓家。

美舌甜唇觜,谄曲心钩加。终日礼道场,持经置功课。

()

生年何自苦,栖病每经时。高院闻蝉早,幽窗度日迟。

僧弥谙妙典,法护愧玄思。欲遣迷方累,因君问药师。

()

七闽山水多奇胜,秦汉封疆古来盛。无诸建国何英雄,赤土分茆于此中。

荒城野水行人度,细柳青榕旧宫路。浮世空歌逐鹿时,断矶不辨屠龙处。

()

八十村翁独倚门,子孙逃尽一身存。自言耕凿无筋力,朝夕充肠是草根。

()
生死浪中涅盘宅,与人司黑非同白。
谁令避世作聋盲,独来寒岩伏石壁。
()
倚遍阑干指顾间,吟身恨不早生翰。
几多风月闲中占,一望江湖眼界宽。
胥浪掀天秋际阔,逋梅得月夜深寒。
有时听得渔歌晚,惊起沙鸥雪一团。
()

卢生手抱玲珑玉,目送飞鸿理新曲。日暮乡心归兴催,十指沉吟写幽独。

深情远韵谁得知,曰有东林方老师。闻所未闻见未见,此声不似平居时。

()

凉风生海国,万树动秋声。野阔星华地,潮平月上城。

穷通知有命,贫贱恐无名。且学欧阳子,携书就短檠。

()

村家忽见野花开,几度微风拂草来。红泪暗添帘外雨,玉浆亲乞手中杯。

难教明月光长在,却恨秋波去不回。自失武陵无路到,一生心事化秦灰。

()
公子飘然有俊才,此台翻觉在尘埃。
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
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
生平自厌胸中窄,万里霜天一日开。
()

老大还乡草屋新,乾坤俯仰一閒身。卧龙自是奇男子,归燕还寻旧主人。

竹径排墩留坐客,柳塘分水过比邻。共

()

()
迹忝词林旧,官为郎署卑。
同群甘鸟兽,苟禄为妻儿。
未有一事立,空惊双鬓衰。
唯怜文集里,添得谪官诗。
()
气使与形驱,从知万化渠。
参禅休佞佛,为士盍忘书。
枉铸千金错,终还一味愚。
柴门老翁媪,围坐却安居。
()
紫气飞空不自谋,谁怜黾勉匣中留。
西山猛兽横行甚,北海长鲸何日收。
星斗不堪供醉舞,蛟龙会看反重湫。
功成变化无踪迹,望断中原百尺楼。
()

坐观天下本无事,何必昌阳作引年。

()

曲磴千盘道,圆光百丈身。碑存前代迹,僧阅几番人。

聚石谈经后,流泉入耳新。到寻三笑路,衣拂虎溪尘。

()
雾著青旗燕尾斜。
轻阴连日遍天涯。
上林已暖先催雁,细柳犹疏不碍鸦。
积润未妨铿画瑟,薄寒仍欲定流霞。
()

细柳青丝袅,孤云白练轻。枝随金缕断,影趁绣衣行。

日丽南山树,烟迷北斗城。精荧太白色,呜噎橐泉声。

()
觳旦其差,有牲在条。
工祝致告,为俎孔硕。
肸乡是期,祚我明德。
备兹孝钦,式和民则。
()

风乍起,月初阴。树头梧叶响,阶下草虫吟。何处高楼吹短笛,谁家急杵捣清砧。

()
老圃君何学,中心切养亲。
从来啜菽处,便作采兰人。
百行当无愧,三牲未足珍。
孝廉方察举,勉勉讵长贫。
()

澒洞风尘涨九垓,万牛何事首空回。隐思未易甲兵洗,商略须先根本培。

望望玺封颁紫阁,骎骎鼎味熟黄梅。颂言岂为抠衣旧,黄道方期日月开。

()

铁塔高临铁瓮城,天风浩浩送江声。古来文物南徐盛,眼底楼台北固横。

渔笛乱催新月上,海门遥束暮潮平。风流七百年间事,何处茅庵认净名。

()

道南宅岂识楼桑,何许英雄,惊倒孙郎。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昭代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临眺苍茫,醉倚歌鬟,吟断寒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