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诗瘦平生苦,太白才高一醉间。投得江心波底月,却归天上玉归仙。
李太白画像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少陵诗瘦平生苦,太白才高一醉间。投得江心波底月,却归天上玉归仙。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再逢黄山矶上老叟。宋代。董嗣杲。过此未几还问归,归时又眺黄山矶。不如矶上钓鱼父,雪霁扶藜行夕晖。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五。唐代。王质。暖雾昏云养麦天,春风引绿去绵绵。种成百万军民饱,忠孝心头一寸田。
郡人献花。宋代。欧阳修。蝶绕蜂游露满盘,芳条可惜折来残。我缘多病经春卧,砌下花开不暇看。
题寒溪长老方丈。宋代。张耒。满坐绳床百事贫,荒溪古屋四无邻。为生易足君无笑,渠是人间得计人。
洪福寺藤架。宋代。孔武仲。生长应毫末,敷腴忽十寻。繁花春不歇,密叶书长阴。风过龙蛇动,云开洞府深。时来学晏坐,朝市不关心。
和泂酌亭诗。明代。李之世。往来井井,于彼于兹。众口如瓶,曷辨渑淄。一土攸生,厥味莫齐。舌司鉴衡,匪曰泉私。清圣浊贤,君子是仪。既好其辨,爰系之诗。
入桐江。明代。徐中行。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菩萨蛮 古瓦官寺。清代。吴绮。重来忘了升之路。当时白浪今何处。休挂旧宫幡。秋风片片寒。犹记金经舍。亲为三郎写。石佛几时来。袈裟绣绿苔。
渔家傲引。宋代。洪适。长浮家而醉月,更辍棹以吟风。乐哉生涯,翻在乐府。相烦女伴,渔父分行。正月东风初解冻。渔人撒网波纹动。不识雕梁并绮栋。扁舟重。眠鸥浴雁相迎送。溪北画桥弯螮蝀。溪南古岸添青葑。长把鱼钱寻酒瓮。春一梦。起来拈笛成三弄。
夏日洞虚道院楼上示诸生。明代。王问。炎月苦不辍,暇日登兹楼。高栋多凉气,户牖辟四周。俯槛见方塘,渊然与心谋。游鱼不惊人,藻下自沉浮。自予弃簪组,简牍寡所投。永谢车马客,澹然无世忧。溽暑自昏剧,吾意良悠悠。偕汝二三子,常得来宴游。
开泖口号四首 其四。明代。陶宗仪。万农蹙额吁苍旻,莫把春霖困下民。种得稻禾供馈饷,全资二麦济饥贫。
送友人及第归。唐代。张蠙。家林沧海东,未晓日先红。作贡诸蕃别,登科几国同。远声鱼呷浪,层气蜃迎风。乡俗稀攀桂,争来问月宫。
临池清兴为张敬惟作二首 其一。唐代。王翰。夷山山下有行窝,池水经春绿似萝。佳客到门常载酒,道人求字不笼鹅。树连别院莺声滑,苔长閒庭鸟迹多。自是心传有家法,莫忘三折始成波。
越歌八首 其四。明代。宋濂。溪头送郎上兰舟,独宿春风燕子楼。溪水有时乾到底,不如侬泪四时流。
杂兴五首。元代。艾性夫。蚕丝自缠缚,蛛网费经营。智巧同役役,得丧何不平。益人者损己,害物乃利生。一抱仰天愧,一甘就镬烹。祸淫与福善,此理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