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福寺藤架

洪福寺藤架朗读

《洪福寺藤架》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洪福寺藤架,
藤蔓繁茂,伸展十丈。
春天绽放的花朵不停歇,
茂密的叶片形成长久的阴凉。
风吹过,藤蔓犹如巨龙蛇般摇摆,
云彩散开,洞府深邃可见。
时光流转,学者在寺庙安静地坐着,
不受朝市喧嚣的干扰。

诗意:
《洪福寺藤架》描绘了一幅藤蔓茂盛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藤蔓生长茂盛,蔓延十丈之长,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色,给人以凉爽的感觉。春天里,藤蔓上的花朵不停地绽放,犹如繁星般美丽迷人。藤蔓的阴凉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栖息之地,让学者得以远离尘嚣,在洪福寺中静心学习。

赏析:
《洪福寺藤架》通过对藤蔓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藤蔓茂盛的生长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给人以清凉和安宁的感觉。藤蔓上的花朵绽放不息,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永恒。藤蔓的阴凉是一方净土,让人远离尘嚣和纷扰,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诗人孔武仲以简练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洪福寺藤架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宁静的世界。这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的超越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观赏藤架的美丽景色,诗人倡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一方清净之地,守望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朗读
()

猜你喜欢

生死交情共黯然,哭君犹忆在湘川。残碑堕泪一千字,宿草经霜十八年。

上疏声名悬北阙,登坛词赋动南天。荒坟寂寞过寒食,叹息诗穷似浪仙。

()

共耽招隐咏,且喜卜居幽。好友来三径,閒情寄一邱。

绿天蕉可补,青史竹能修。行乐联吟袂,相将秉烛游。

()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

蔡河冰坚夜苦寒,将军上马重裘单。谁知一卒独念母,解衣卧冰良足叹。

剖冰求鱼鱼易得,有母不见供谁食。万事无如子母全,一寒敢为形骸惜。

()
圣诀仙方,玄机玄理,无文口口相传。
幸蒙师诲,说破未生前。
默把周天斡运,见参罗、万象推迁。
成造化,真龙真虎,真汞与真铅。
()
眼如鼻孔口如槌,业识忙忙唤不回。
南浦西山耕未遍,披毛戴角又重来。
()

谁断巨鳌足?连山分一股。谁跨海上鹏?压作参差羽。

应是女娲辈,化工挥巧斧。掀翻煮石云,大块将天补。

()

□辙遨游三十秋,青骢到处说风流。投簪此日辞天阙,拂袖迎秋买客舟。

旧业还寻篱下菊,新盟重结水边鸥。陶情诗□谁为伴,听雪松窗共唱酬。

()

兄弟成脩阻,霜空一雁过。桑麻怀故国,烟月梦西河。

短杖徘徊意,孤樽慷慨歌。相思秋又暮,白发竟谁多。

()

綵仗拂寒烟,鸣驺在半天。黄云生马足,白日下松巅。

盛德安疲俗,仁风扇极边。前程问成纪,此去尚三千。

()
红蓼黄花取次秋,篱芭处处碧牵牛。
风烟入眼俱成趣,只恨田家岁薄收。
()

行尽湘西十里松,到门却立数诸峰。崇公事迹无寻处,庭下春泥见虎踪。

()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

莺啼燕语芳菲节,瑞庭花发。昔时欢宴歌声揭,管弦清越¤

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伤心一片如珪月,闲锁宫阙。

()

田翁福寿齐,世代居农桑。儿孙有远志,劳劳各一方。

老妻贤且健,日弄曾雏忙。倖存数亩田,肯令悉抛荒。

()

百尺浮图上碧霄,登临此日忆前朝。夕阳天外千山暮,秋海江头八月潮。

社稷有臣挥痛泪,君王何事树降标。当年城郭分明在,十里长塘见野桥。

()

芙蓉本作树,花叶两相宜。
慎勿迷莲子,分明立券辞。

()

择胜前朝锡雅名,不多花木四时荣。
楼当列岫仍临水,地此诸园最傍城。
池暖锦鳞冬亦泳,洞寒丹鹤晓先鸣。

()
马蹄踏月响空山。
梅生烟壑寒。
水妃去后泪痕干。
天风吹珮兰。
()
卧病十四五,秋来身自轻。
已拚不籍在,宁复可怜生。
每笑隐者传,尚存身后名。
灌园聊日力,分药且交情。
()

讼堂閒处富吟笺,不以才传以节传。宦远似飘罗刹国,魂归好附贾胡船。

生前诗有题襟集,身后家无负郭田。漫读孝经堪退贼,可怜儿死父尸边。

()

开閤俯江城,怀人独系情。碧云空旧色,黄鸟又新声。

剑在终相合,舟閒且自横。凤凰台上月,孤负一春晴。

()

道路无平陂,人心自夷险。我来苦频复,韶华虚过眼。

流水仍潺潺,白日青霜惨。心折散关西,空山足重茧。

()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

春风戏狭斜,相见莫愁家。细酌蒲桃酒,娇歌玉树花。

裁衫催白纻,迎客走朱车。不觉重城暮,争栖柳上鸦。

()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征师 一作:征骑)

()

姬典歌时迈,虞篇记省方。何如黑帝月,玄览白云乡。

翠仗萦船岸,明旆应萯阳。风摇花眊彩,雪艳宝戈芒。

()
解组归来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凉。
卷帘堂上檀槽闹,送客林间桦烛香。
浅量已愁当酒怯,非才尤觉和诗忙。
何人贪佩黄金印,千柱耽耽锁北冈。
()

长相忆,正月十三时。记得去年今日事,半窗灯影两人儿。

一个画乌丝。

()
延和初奏三千牍,畿甸旋移尺五天。
风格出尘谁可并,争看辽鹤一千年。
()
管领神仙侣,追陪山长家。
往来惟意适,歌舞对年华。
()

王君卜筑东海头,松关竹径林塘幽。白日闲门无俗客,虚亭惟有片云留。

云从何来自泰岱,触石崇朝成沾䨴。下覆重溟接蜃楼,上蒸寥廓翻鹏背。

()

侨居村僻面江郊,又见兰阶玉树高。两袖秋风停野骑,半篙秋水漾渔舠。

别来每忆歌棠棣,老去犹闻爱绛桃。惆怅对床空有约,几回风雨夜萧骚。

()

渴日出林表,炎风下高山。火旻云去微,谷井泉来悭。

晨露薄不濡,夕氛横空殷。百卉变其姿,蕉萃侔榛菅。

()

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

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

()

胡儿倚剑摩崆峒,范阳兵火烧天红。潼关失守大将死,銮舆播迁岷峨中。

貔貅兵甲照冰雪,戈头尽是生民血。鲸海扬波鱼鳖腥,中原尽作天山月。

()
橘园亭畔市多尘,曲院桥边境转清。
山色湖光精舍敞,笔床茶灶钓铅轻。
奈何一字不堪煮,且与三贤相并行。
笑问寿藏何早计,不妨更学赵台卿。
()
坐卧双眉镇长敛。
绣户初开花满院。
罗帏翠屏空,风微动、玉炉烟飐。
儿夫心肠多薄幸,百计思、难为拘捡。
()

鹡鸰翡翠各毛衣,未有丝麻亦衣皮。白昼不冠对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维。

()

伯起雄豪世莫偕,官高禄重富于财。
田從汶上天出生,堂自明州地架来。
十双画船风破浪,两行红粉夜传杯。

()
轻策临绝壁,招提谒金仙。
舟车无由径,岩峤乃属天。
踯躅淹昃景,夷犹望新弦。
石门变暝色,谷口生人烟。
()

任琐窗深、重帘闭,春寒知有人处。常年笑花信,问东风情性,是娇是妒。冰柳成须,吹桃欲削,知更海棠堪否。相将燕归又,看香泥半雪,欲归还误。温低回芳草,依稀寒食,朱门封絮。
少年惯羁旅。乱山断,欹树唤船渡。正暗想、鸡声落月,梅影孤屏,更梦衾、千重似雾。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休回首、都门路。几番行晓,个个阿娇深贮。而今断烟细雨。

()

清源山下沪江头,别后何堪忆旧游!避乱弟兄常共屋,浮家湖海又同舟。

贫添安邑猪肝累,拙抱羊公舞鹤羞。五载相濡复相呴,深情刻骨若为酬。

()

一客长安华发生,十年重过莫州城。堤摇野浦长天静,树夹残霞片日明。

泽国萧条来往路,秋风憭慄古今情。不知击筑燕台客,有底悲歌气未平。

()

试于京口驻旌麾,仰觇清光在日围。浮玉林峦随指顾,平山栏槛尚依稀。

烟尘已逐胡奴去,城郭空惊丁令归。摩抚正须烦恺悌,进攻初不碍乘机。

()

此山甘曳涂中尾,百年抛掷空山里。知交海内几人存,书札懒来无一纸。

羡君肯作罗浮游,天南重见生狂喜。青鞋直入四百峰,竹杖身登七十里。

()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

九重属意为民深,守令清衔岂易任。宾客屯云希解带,簿书流水静弹琴。

徵求殊欠催科计,考绩方知抚字心。会待治成三载后,满城花柳蔼春阴。

()
紫鸾栖棘乳溪边,不羡群飞漫刺天。
一见交情真我辈,更将诗句洗尘缘。
宁唯刮目须三日,恨不从公蚤十年。
只恐秋风趣分袂,尺书傥有雁能传。
()

凉州西望远咸京,重镇应须得老成。时来满听监军使,恤苦怜贫如父兄。

()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

早早梳头赶路程,赶程不到宿韩京。相逢妇子无见识,推我书生出外亭。

世上无人担屋卖,从来男不带家行。汝夫亦是江湖客,也在山中歇不曾。

()
何代奇工碾玉英,细髯纤角尽雕成。
烟乾雾悄君心苦,风雨长随一掷声。
()

当汝无时,原无消息,逗此风光。到云生月吐,旋相圆满,山支水派,不爽针铓。

桂斧谁修,玉砂难碾,琢就玲珑七宝装。曾倩汝,为日轮炫紫,寒夜凝霜。

()

声流上林苑,影入侍臣冠。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

()
静将物理验良知,父母恩深报称微。
群动芸芸看夜息,万生点点发春辉。
错居宇宙犹同气,况此根心贯一机。
理道亶然人莫穷,是家兄弟庶全归。
()

伤心不计此何年,老尽英雄问尽天。我欲付愁君载去,恐劳行李未堪肩。

()

四方骚动一州安,夜列樽罍伴客欢。觱栗调高山阁迥,

虾蟆更促海声寒。屏间佩响藏歌妓,幕外刀光立从官。

()
问既有宗,答亦攸同。
三句可辨,一镞辽空。
大野兮凉飙飒飒,长天兮疏雨濛濛。
君不见少林久坐未归客。
()

五行各异气,万物无全材。声当配匏竹,味即调盐梅。

何器不适用,有根当复培。山中多松柏,城中多第宅。

()
待得春来解病颜,东风犹细北风顽。
未全青帝行新令,腊去元须浃日间。
()

看青山绕郭。更暮草萋萋,疏烟漠漠。无风自花落。欲黄昏,谁向官楼吹角。刚肠顿弱。恨别来、辜负厚约。想香闺念旧,还忆去年,共举杯酌。

寂寞。光阴虚度,未说离愁,泪痕先阁。珠帘翠幕。除相见,是奇药。况中年已后,凭高临远,情怀终是易恶。早归休,月地云阶,剩追笑乐。

()
胡饼朝朝供一僧,知他结了几生冤。
甜瓜换得胡卢种,才出头来便灭门。
()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

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

山城喧社鼓,游冶属芳晨。

陌上探丸骑,林中射雉人。

()

细雨泥涂行戌时,多君高谊共相期。危楼尊酒看雄剑,野渡扁舟听子规。

仕路蹉跎羞短鬓,林皋懒慢负深知。悠悠禾水潭千尺,照我肝肠有所思。

()

闻说张文学,家藏石一拳。断痕分浅黛,古色乱轻烟。

润想犹怀玉,幽疑欲迸泉。应从少梅得,宿昔满桑田。

()

前生缘孽应偿毕,末路英雄自断难。主眷亲恩无报答,九原回首祝平安!

()

千重构横险,高步出尘埃。日月光先见,江山势尽来。

冷云归水石,清露滴楼台。况是东溟上,平生意一开。

()
乾坤未剖友雄基,雪衮寒涛日打围。
脚下儘教浮逼逼,直通一路与人归。
()

倾檐缺吻护奎文,金碧浮图暗古尘。
闻说今朝恰开寺,羊裘狼帽趁时新。

()
道学元无伪,标名徒尔劳。
孤忠天不管,一死世尤高。
未洗边庭血,先焚董腹膏。
乱离元有自,附壁为三号。
()

西风采采媚秋光,绛节朱颜翡翠裳。只恐夜深青女妒,洗妆研沼墨痕香。

()

万里征帆渡越江,兹游奇观世无双。海中蓬岛金银阙,天上玉堂云雾窗。

吾道政须求柱石,诗坛从此避旌幢。青林白谷归休地,怀抱因君得暂降。

()

昌国寺前枫树秋,琵琶洲畔暮云愁。沙头潮落滩声急,疑是浔阳泪未收。

()
漆为疠,炭为哑,彼国士,何为者?赵家饮器智家头,一
日事作千年仇。
报君仇,为君死。
斩仇之衣仇魄褫,臣身则亡心已矣。
()
江南无此一雄藩,稳称将军小踞蟠。
韬略世传天下少,棣华鼎峙帅臣难。
狂胡要使如灰灭,中国先须大头城,磨崖已辨中兴颂,洗眼西湖看北征。
()
移得币丹手自封,护花云结秀阴浓。
未嫌芍药争时发,却有酴醾作酒供。
喜见典型开朵朵,宁须绯紫计重重。
定知禾黍胜桃李,何似犁牛问老农。
()
山居蔬果少,口腹每劳人。
梅子欣初食,樱桃并及新。
供盐贫亦办,荐酪远无因。
便可呼杯勺,数朝阴雨频。
()
盏底一盘金凤。
满泛酒光浮动。
引我上烟霞,智力一时无用。
无用。
()

小径才容足,寒花只自香。
官池下凫雁,荒冢上牛羊。
有子吾甘老,无家去未量。

()
正歌尘惊夜,斗乳回甘,暂醒还醉。
再煮银瓶,试长松风味。
玉手磨香,镂金檀舞,在寿星光里。
翠袖微揎,冰瓷对捧,神仙标致。
()
风鼓空林雪蔽山,身如铁石不知寒。
尘埃岂是相随物,付与溪流出世间。
()
谁移洛川花,一日来汝海。
浓淡百般开,风露几番改。
傍栏人自醉,惜翦春有待。
使君方少年,共赏喜我在。
()

异地相逢结友生,十年前已识韩荆。追思倚玉三千日,忽买归船十一更。

鹿耳有门犹镇海,鲲身无线不缠城。山川也解伤离别,忍唱阳关第四声。

()
春入江梅破晚寒。
冻枝惊鹊语声乾。
离愁满抱人谁问,病耳初闻心也宽。
风细细,露珊珊。
()
欲寿中山不老仙。
寿词更拟办千篇。
九蓂日秀尧阶地,五色云祥鲁观天。
吟逸老,醉逃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