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钩(同前)。宋代。晁补之。雪消闲步花畔。试屈指、早春将半。樱桃枝上最先到,却恨小梅芳浅。忽惊拂水双来燕。暗自忆、故人犹远。一分风雨占春愁,一来又对花肠断。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哭边权少府。元代。郭钰。往年把酒楚山秋,叹息相逢总白头。梅福吴门闻久去,祢衡江夏为谁留。血凝塞壁精灵在,气贯晴虹魑魅愁。乡国衣冠转憔悴,招魂何处泪空流。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唐代。白居易。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颂一百则。宋代。释重顯。垂手还同万仞崖,正偏何必在安排。琉璃古殿照明月,忍俊韩獹空上阶。
鹊桥仙 寿可聪山平章。元代。许有壬。胶身名爵。醉心糟粕。正可束之高阁。庙堂谁信是行窝,更高似、尧夫一着。胸中磅礴。眼前寥廓。与物元无城郭。自从席末挹春风,觉二十
先主庙次唐贞元中张俨诗韵。宋代。陆游。吴蜀本唇齿,悲哉乃连兵。尽锐下三硖,谁使复两京?
别谷熟尉李七同年。宋代。穆修。骑驴登县门,屑屑复何言。留馆竺干舍,屡携梅福樽。凶荒岐路梗,冰雪岁时昏。明日别君去,依然蓬迹奔。
昔臣奉使至于陈,得蓍草于陈守臣。云是太昊陵下出,千年抔土犹有神。
今以宾萌居吴下,只共场师艺梧槚。何图日下故人来,贻我灵蓍可盈把。
翁叔平侍郎以旧草五十茎寄赠云惠陵所出也敬纪以诗。清代。俞樾。昔臣奉使至于陈,得蓍草于陈守臣。云是太昊陵下出,千年抔土犹有神。今以宾萌居吴下,只共场师艺梧槚。何图日下故人来,贻我灵蓍可盈把。敬问此蓍何处得,非孔非姬其揆一。地符天瑞非人为,近者新从惠陵出。先持御宇十三年,削平祸乱消戈鋋。桥山弓剑閟灵气,上为卿云下醴泉。菌茁芝生不常有,产此神蓍夫岂偶。古云蓍义取之耆,定卜绵长昌厥后。草莽小臣无一能,捧蓍不问沈与升。惟从天意占中兴,万年有道兹其徵。
送高正父谳狱江北便道归岭南省侍分得舟守 其二。明代。王禹声。浮槎八月下,征旆五羊□。几载云为署,今朝锦作游。明珠还旧浦,海燕识归舟。白社看寥落,朱方莫滞留。
宫词 其五十九。宋代。赵佶。霁云高敞九城关,簪佩衣裾一望间。昨日閤门新入奏,降王初缀紫宸班。
次韵和蔚师鉴师春怀。宋代。戴表元。愁是云阴喜是晴,春游保处不关情。黄鸡亭馆琴三弄,青果杯盘酒数行。满砌雨新平笋密,隔墙风送落花轻。鉴湖湖上樵山老,破帽枯藜过一生。
长相思 一。南北朝。徐陵。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鴈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雪窗董寺丞将指平谳安晚来访因举似偃溪为下。宋代。郑清之。佛法方当恶剧时,偃溪笑裹袖钳锤。不教管领千云衲,打彻头关更问谁。
金征士玟雨中见过留宿(二首)。明代。高启。莫辞同宿掩书帏,乱后萧条故旧稀。预恐明朝风雨歇,满江春水送君归。
钓鱼图。元代。彭炳。酒醒船在子陵台,万壑千岩玉琢开。抛却钓鱼看雪落,一双青雁恰飞来。
楠溪道中。明代。李达。县僻山争路,桥低水半隈。春阴溪雨涨,午日石屏开。小隐非吾愿,中年奈此材!可怜王录事,不为送钱来。
咏白鹤花。明代。胡所思。白鹤花开八月秋,冰姿雪质玉雕锼。联芳宛若排云雁,翔集还如戏水鸥。华表乍归霜皎皎,青田无梦夜悠悠。烟花嫩逐扬州去,飞向琴堂伴客游。
春日同伯氏游问政山门意似表弟旧题用其韵先是尝持书招之篇末并以见意。宋代。李弥逊。晴妍入遐瞻,佳处在林樾。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舆肩俯清阴,屣齿破苔滑。坡陀度崇冈,窈窕閟真阙。烬馀见颓基,纸上得遗碣。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伤残起孤愤,感物动深悦。稍罗肴核丰,共吊泉石咽。云冠俨臧护,霓骑想飞越。灵踪尚储休,爽气亦时发。散花步危坛,引蔓探幽穴。胎田倘可丹,石髓未成铁。却思棠棣篇,已换桃李节。雁书当解封,鹿驾定回辙。兹游约重寻,晚笋政堪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