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朗读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

()

新图来自雪边州,皴石枯槎笔最遒。
明府能诗如此画,为渠题作小营丘。

()
晋公宾佐选,英毅冠朝端。
三日拂冠剑,一时增羽翰。
世家存器质,国论伫图难。
从此抛经卷,青毡拜近官。
()

楚俗乐战斗,征诛专莫敖。蛇豕肆吞噬,一举夷蒲骚。

小器良易盈,举趾凌云霄。轻敌取败衄,缢死由矜骄。

()

已属畦丁了,都将菜甲耘。
数时稽食籍,醢芥又羹芹。

()

閒园久闭生秋竹,坐石微吟爱幽独。桐子初收歇众芳,良月窥人皎如沐。

扑窗残月静有声,夜气萧条肃心目。临溪行欲采芙蓉,何以遗之向空谷。

()
买鱼问水客,始得鲫与鲂。
操刀欲割鳞,跳怒鬐鬣张。
()

鸳鸯桥畔树临溪,树头一对鹧鸪啼。鹧鸪啼处人烟少,惟有渔翁傍岸栖。

()

白发归休阅半生,棣华酬唱得娱情。双旌欲指闽中去,三径谁同月下行。

蕙帐风清知鹤怨,蘋洲波细忆鸥盟。新坛留慰人千里,把盏相思泪睫横。

()
一片闲云,山头初起。
飘然直上虚空里。
残虹收雨耸奇峰,春晴鹤舞丹霄外。
出岫无心,为霖何意。
()

十里清溪一钓竿,浮云元未着情看。小营茅宇方蜗国,暂解朝衣称鹖冠。

赋芧养狙还自笑,呼牛应马仕相干。虚船不解逢人怒,搔首春风午梦残。

()

连星贯初历,令月临首岁。荐乐行阴政,登金赞阳滞。

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司瑞记夜晞,书云掌朝誓。

()

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

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耕。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

()

棘枝疏瘦竹枝低,三鸟寒多每并栖。
月落山空秋梦断,不知谁个最先啼。

()

叶落无蝉在,又随林叶生。
不离荒苑处,偏感异乡情。
幽韵松风合,枵肠竹露清。

()

风枝不动午云蒸,古寺嵯峨倚石层。百丈虚廊荫华桷,半帘疏雨断飞蝇。

病馀已怯金樽酒,捧立仍无玉盌冰。奈此人间诸热恼,一杯清茗属高僧。

()
佳节喜新霁,作意登南山。
兹山虽不高,亦足供跻攀。
平明放舟出,日暮骑马还。
行止不自由,寸步千里艰。
()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
随流泛梗虽无定,别渚栖鸿亦有情。
为问竹窗清夜月,从今谁解听秋声。
()

天生瞽瞍非无意,帝隆娥皇更有心。
万点历山烟雨泪,后花化作几曾参。

()

宝殿金门玉锁。要看搜寻云朵。无影钥匙儿,便把转关剔过。剔过。剔过。自是无升无堕。

()

百福雕奁倚再三,荼醾滴露渗朝酣。绛唇不用多妆点,二月朱樱已半含。

()
拔剑红尘斩万机,直教佛祖浪头低。
我侬赢得呵呵笑,老倒思贤愧不齐。
()

参禅须向坐禅人,本末相通可了真。二念回机都扫尽,乾坤犹在一微尘。

()

柳萌整征鞍,杏熟卸归驮。
风帆辍湘游,云屋返黟卧。
天暮室人瘦,地荒园叟惰。

()
昭亭载严祠,休祐穰穰布。
森罗绝涧松,盘屈中阿路。
凝眸盼平野,彷佛披寒雾。
水远露微阳,山明照红树。
()

皋苏粲园英,泽芝纷水叶。赤弁舞纤肌,黄袍缓老颊。

鸣飞各有适,吾独嗟衰薾。齿发久已疏,又复失调燮。

()

寂寂旧桑田,谁家女得仙。应无鸡犬在,空有子孙传。

古木花犹发,荒台路未迁。暮来云一片,疑是欲归年。

()

瑶池罢游宴,良乐委尘沙。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

涧边白石明于雪,林下清风冷似秋。落雁圆沙江路转,短篷烟雨忆曾游。

()
年年岩桂。
恰恰中秋供我醉。
今日重阳。
百树犹无一树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