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秘监令人挽诗。宋代。叶适。颇忆朝除禫,俄惊夜彻帷。自堪从子住,何用与夫归。起隧新藤茁,重轝宿菵排。通家只今尽,老泪逐风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叶适。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偶地居。明代。释宗泐。偶地即吾庐,绝胜树下宿。不在千万间,安居心自足。古人三十年,辛勤乃有屋。我无一日劳,何必较迟速。燕坐白日间,青山常在目。明月到床前,更深代明烛。几有寒山诗,兴来时一读。十日不出门,满阶春草绿。
河中府古兴寄刘壮舆。宋代。晁说之。肘腋患难御,垣墙倾莫制。兹者论战国,破秦必在魏。初疑此语谩,身到识真是。河山既设险,信食以自治。秦虽百虎狼,得进不得退。襄王昧远图,苏秦嗜近利。惜哉计画疏,为此山河愧。我怀谁与语,刘子长论议。方为十二史,吾言不可废。眺听常思君,梦魂先朔吹。
寄斋中诸公。明代。周玄。满院飞花积雨晴,春深卧病更伤情。旧游白社思陶令,归梦青山忆马卿。水国烟花孤鸟没,官城槐叶一蝉鸣。南州胜事多乘兴,羸马吟鞭倦独行。
好事近·题惟利是图1921</span>。清代。况周颐。荔与利谐音,藕偶莲连为例。便作吾家果论,拜缶翁佳惠。多情为我买胭脂,艳夺紫标紫。风味铜山更好,问阿环知未。
却东西门行。南北朝。沈约。驱马城西阿。遥眺想京阙。望极烟原尽。地远山河没。摇装非短晨。还歌岂明发。修服怅边覊。瞻途眇乡谒。驰盖转徂龙。回星引奔月。乐去哀镜满。悲来壮心歇。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发。辰物久侵晏。征思坐沦越。清氛掩行梦。忧原荡瀛渤。一念起关山。千里顾丘窟。
席太君挽辞二首 其二。宋代。杨时。禀粹猗兰秀,来嫔洛水滨。一窥识公辅,三徙得儒真。画翣流云气,松阡卧石麟。哀荣今日事,谁复继前尘。
茶洋。宋代。朱筠。略过危岭入茶洋,面面危滩缭短墙。柏乱梅花球未落,石惊龟壳蛤堪尝。奸穷怪变平知好,冲澹萧疏妙欲忘。一叶落红飞竹轿,拈来莫似静中香。
蝶恋花。宋代。史浩。玉瓮新醅翻绿蚁。滴滴真珠,便有香浮鼻。欲把盈尊成雅会。更须寻个无愁地。况是赏心多乐事。美景良辰,又复来相值。料得天家深有意。教人长寿花前醉。
寿张太翁。清代。陈恭尹。星星白发晓常梳,八十长闻健起居。种就碧桃看结实,教成雏凤每冲虚。衰年手佩通侯印,壮子名传太史书。须信灵芝根有处,罗浮山色在门闾。
九月初郊行。宋代。陆游。九月吴中尚裌衣,江郊策马踏斜晖。荞花漫漫连山路,豆荚离离映版扉。苍兔避鹰投涧去,黄鹌脱网傍人飞。农家光景关心事,不为无才也合归。
宾筵留咏谢内翰杨先生。明代。何乔新。銮坡退直共论文,华馆从容日又曛。碧瓮酒分仙掌露,紫檀香袅博山云。黄柑锦荔皆珍味,玉麈缃编总异闻。鄙劣每惭知遇厚,但歌既醉颂夫君。
乍寒集王连玉宅小饮。明代。袁宏道。浅屋低檐下,春花滴小槽。箸阑思蟹足,话久觅绒袍。竹语调刀切,云啼獝狖高。等閒历寒暑,颠里换斑毛。
次陆务观韵寄王景文一首。宋代。王阮。朔风摇楚水,国步益艰辛。往事忽成梦,逆胡何日臣。凡今天下士,皆昔座中人。尚被中原发,烦君与正巾。
题李蓝溪梅花吟卷。元代。黄庚。孤芳不与众芳同,肯媚东君事冶容。寒苦一生苏武雪,清高千古伯夷风。琼瑶照树偏宜晚,铁石盘根却耐冬。几度看花立霜晓,断肠都有角声中。
寄王察院三首。宋代。白玉蟾。黄金台逈鸳鸿集,碧玉壶深日月长。大隐从来在朝市,谪仙况复富文章。
送淮阳县令。唐代。马戴。荒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田。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宓子贤。
宿治平院长老善忍自绍兴癸酉月住持余是年三。宋代。张镃。治平前代寺,幽胜占唐昌。我始生弥月,师初踞上方。百年虽未半,三纪独偏忙。一事尤堪哂,相随两鬓苍。
感皇恩。宋代。陆游。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