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宋代。苏辙。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赋得露湿寒塘草送张来仪文学。元代。徐贲。寒蘼泫幽露,清漪湛虚塘。月时润芳气,风处偃微光。初溥丛缀白,将晞叶翻黄。欲采赠远别,沾衣徒感伤。
沁园春 送蓝公漪还闽。清代。曹贞吉。闽海畸人,凌轹词坛,飞扬若斯。况烟云落纸,南宫北苑,锟铻切玉,周鼎商彝。大翮山头,鸿都门下,一艺分来自可师。延秋路、对西风黄叶,欹帽吟诗。沧浪遗派攸归。除高柄、林鸿更有谁。喜霜浓月白,共君一醉,短衣孤剑,此去安之。三尺残阳,两行枯柳,衰草平芜有所思。今行矣,想旧庐无恙,松菊依稀。
钱塘春感六首。元代。王逢。瑶池青鸟集觚棱,白塔金凫閟夜灯。云母帐虚星采动,水晶宫冷露华凝。骊山草暗墟周业,郿坞花繁失汉陵。白马素车江海上,依然潮汐撼西兴。
和仲远留题方锐长老方丈。宋代。韦骧。当知迷悟不相因,举手如何拂鉴尘。试问禅翁住方丈,近来多少晚参人。
恻恻吟 其九十。明代。彭日贞。艳质当春遽堕红,玉颜飘没水归东。空怜一枕游仙梦,不逐云英入洞中。
吴神。金朝。李俊民。山头多少往来人,香火争将瓦鼎焚。箫鼓下山人渐远,晚风吹起一溪云。
初夏闲居。宋代。陆游。云液初篘小瓮香,风漪乍展北窗凉。巢乾燕乳虫供哺,花过蜂闲蜜满房。闭户不知春已去,钞书但觉日方长。所嗟诗思年来减,虚负奚奴古锦囊。
复用韵谢汤子才贺雨。宋代。晁公溯。亢阳乃为灾,正坐我德凉。有云辄复散,南箕端{上竹下欺}扬。旧闻江都相,亦有请雨方。星符久未下,天意终眇茫。斋居省愆尤,客至不敢觞。敬开紫函书,要近青黎光。电鞭烦列缺,雷车呼阿香。古人精诚感,六月犹降霜。夜来仅一洗,高泽未渠央。何时来贺我,有约君勿忘。
唐翠轩于予南都漫稿自谓有契赋五言长诗一百五十字见投盛有所称引予感其意作此答之。明代。王慎中。自嗟风雅委荆榛,每有诗成不示人。流水高山如善听,朱弦宁惜为君陈。
夏日三首。宋代。张耒。枣径瓜畦经雨凉,白衫乌帽野人装。幽花避日房房敛,翠树含风叶叶香。养拙久拚藏姓氏,致身安事巧文章。汉庭卿相皆豪俊,不遇何妨白发郎。
自瀛德趋东昌道中杂言八首 其三。明代。蔡文范。馆矰津亭接,临川市暨连。木绵随处有,贾客半吴船。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山东饶地利,十二古来传。
依韵奉荅西阜叔父。明代。罗钦顺。五十又逢初度日,聪明那及少年时。高堂锡福凭黄发,同气增光有白眉。官久只馀金作带,酒醇何用玉为卮。竹林胜赏须重觅,已幸新民似旧黎。
寄于彦成 其一。明代。袁华。欲采蘋花遗所思,玉山山中秋日迟。遥天孤鸟没苍霭,急雨大鱼飞碧池。握手过溪当此夕,攒眉入社定何时。独怜满地干戈起,对酒毋烦重赋诗。
送张侍郎(张贾,时自兵侍为华州)。唐代。韩愈。司徒东镇驰书谒,丞相西来走马迎。两府元臣今转密,一方逋寇不难平。
六月十八日自天章入城作。明代。刘基。天净山气凉,溪浑夜来雨。篮舆度疏翠,初日照平楚。高林半长烟,好鸟时自语。烦襟得萧散,似欲忘羁旅。何当盗贼息,比屋丰禾黍。逍遥丘壑间,鹿麋以为伍。
和颜长官百咏·渔父。宋代。朱继芳。舟系蓬莱浅水傍,鳌头缩尽海生桑。百川日夜滔滔去,借问人间有底忙。
赠黄司法。宋代。张孝祥。吾友黄升卿,乃是天下士。阿翁苦硬节,御坐留谏纸。辛勤教其子,不但为科第。一官法曹掾,整整老胥忌。吾行桂岭南,所得但吾子。愿渠自爱惜,穷达初不计。功名傥来耳,期子以千岁。
西湖 其二。明代。岑徵。台榭重新又一时,白头人到莫嫌迟。歌童近习他州曲,都唱杨花换竹枝。
北郭闲思。唐代。曹邺。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黄氏中表邀余兄弟展其先茔。明代。皇甫汸。岁久川原改,春深雨露思。乱杉迷故道,荒草没残碑。往化成千古,荣名自一时。宁知渭阳水,流恨大夫池。
哭母舅二首 其二。明代。谢迁。陟屺已无地,私情尚渭阳。十年违杖履,两鬓各星霜。寿算期方远,仙游别遽长。西风撼秋木,悽断老乌肠。
五石匏告成用玄真子韵志喜 其二。明代。张萱。披蓑却笑子陵裘,鼓枻谁同范蠡舟。休截浪,莫从流,不须欢喜不须忧。
艳情为灵墟二首 其一。明代。彭年。桃花宝扇拥檀郎,翡翠轻裾熨麝香。为怕羊车穿市窄,青骊自控紫游缰。
邓正字宅见刘明复所画麓山秋景。宋代。张舜民。洛阳才子见长沙,自识中丹鬓未华。文武才全皆不试,丹青笔妙更谁加。老杉列在堂皇上,小景将归学士家。我有故山常自写,免教魂梦落天涯。
后村来书有此心如珠有物蒙之之语芸居有诗再。宋代。胡仲弓。襟抱天样宽,万象并包函。富贵一虫臂。此理君饱谙。直语苦如荼,回味留余甘。吟诗秉史笔,未数司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