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梢零乱一川寒,换得天孙锦绣端。却忆东窗旧时竹,年来新笋尽成竿。
次韵庭藻题寒林渭川二图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烟梢零乱一川寒,换得天孙锦绣端。却忆东窗旧时竹,年来新笋尽成竿。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咏史下·杨珧。宋代。陈普。涂山千载又关睢,几世天家共玉舆。不友凤凰池上客,全宗安用石函书。
题开元天宝遗事。宋代。范成大。剥啄延秋屋上鸟,明朝箭道入东都。宫中亦有风流阵,不及渔阳突骑粗。
过西涧。元代。周砥。放鹤白石上,曳履青林间。近竹门自掩,采樵人未还。草生西涧雨,云敛南湖山。游咏以终日,相依道者閒。
和长兄席间书事。宋代。廖行之。穷山二月无多乐,犹作春来料峭寒。常恐花枝暗萧索,却教诗句漫艰难。寻芳赖有城西角,泥饮休论日几竿。他日山僧纪清集,阁中应作画图看。
芳树。南北朝。沈约。发蕚九华隈。开跗寒露侧。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宿昔寒飚举。摧残不可识。霜雪交横至。对之长叹息。
孙子长居湖上别业却寄。明代。徐熥。西湖水色碧连天,湖上幽栖地自偏。远寺钟声明月夜,隔林樵唱夕阳边。行当花径常逢鹿,坐向柽阴独听蝉。闻说荒郊少人迹,与谁同泛钓鱼船。
石榴花。宋代。董嗣杲。 猩巾绉折亚枝红,独现精神万绿中。带种归来传博望,动人咏处想荆公。独风绛彩逃春艳,萦火朱房烁暑空。别有盆窠培埴异,深黄浅碧不相同。
玉波冷双连。清代。刘墉。红冰一片凝双魂,江婓夜吊秋烟痕。修顽雪挼弱无骨,对泣余膏咽孤月。娇怜负转如流弹,觅影不见空折盘。蚌珠拾得无处著,歌怨莫邪声更寒。江中碧化古时魅,裁佩偏宜素腰腻。唾壶已碎失胭脂,浓入吴波波亦醉。故宫云老东西迷,十二栏干锁玉肌。吴蚕作茧不裹肉,飞出双蛾向江哭。乌啼纱绿机声绝,余织青红两雌蜺。青锋祇欲饫蝤蛴,臂上守宫蔫未灭。
鹿门遗隐 其一。明代。顾清。襄阳耆德世空传,谷口清风有象贤。心识双桥何日到,青山无数夕阳边。
夏晚纳凉。明代。瞿佑。竹床藤簟晚凉天,卧看星河小院偏。云影恰如衣暂薄,月华那得扇长圆。清泉冷浸冰盘果,嘉树香笼宝鼎烟。想是高楼风更爽,玉人闲按十三弦。
短歌行。宋代。郑起。览镜摩挲,岁月蹉跎。道长命窄,忧虑如何。何以消除,非酒莫祛。醉来不见,醒复如初,跖跃锵锵,孔孟皇皇。何非何是,孰劣孰强。日出杲兮,月出皓兮。无风无雨,可以同携。人生朝露,保不及暮。青青累累,皆是坟墓。天机转深,转用劳心。不如坦荡,驱遗光阴。
湖上晚归寄诗友。宋代。陈师道。功名违壮志,戒律负前身。刘德长欺客,王融郤笑人。残年增受岁,病眼怯逢春。杖屦知何向,知公未厌频。
赠陆冰。宋代。萧崱。标格真清挟雪霜,母听新咏觉神伤。茶分鸿渐经中味,菊爱龟蒙赋时香。圃积玉多知学饱,囊装金少为贪忙。向来笑疾难医在,老笔空钞十卷方。
山中四首。宋代。释圆悟。雅怀无所拘,偶行度前岗。长松发佳色,澄潭閟幽光。而我亦何幸,於此得相羊。低头心语口,兹游那可忘。
正心斋为许仁民。明代。董纪。长须曾识许神农,复见贤孙继祖风。方寸有馀阴德地,平生多少活人功。源流不出三因外,天理常存一念中。好侍板舆承母意,满林春色杏花红。
溪山旧隐为王宗禹题。明代。龚敩。彭泽江边柳莫栽,铜陵茂宰亦归来。山中白酒何时熟,篱下黄花几度开。林静朝朝麋鹿过,矶空日日鹭鸥回。某丘某水犹堪指,只恨如今半草莱。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十。金朝。杨奂。圣躬香阁内,只道下朝迟。扶仗娇无力,红绡贴玉肌。
谢景思惠酒并二绝时宗守邀看上元景思不至次。宋代。王之望。使君高会著幽人,灯火元宵醉夜分。博士从来文字饮,不妨聊复醉红裙。
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宋代。陆游。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赠临江守范希远龙图。宋代。郭祥正。倾盖相逢晚,开樽上小楼。感时心尚壮,欲语涕难收。神主方思治,英才悉应求。邦畿分使节,玉陛迩宸旒。温密亲闻诏,精忠屡献谋。养兵能足食,行县必宽囚。舜日期无尽,尧云遽莫留。鼎湖龙化影,银海雁沈秋。事毕身先贬,名高众所尤。一麾甘去国,千里谩承流。兄弟皆朱绂,双亲未白头。遭谗虽坎坷,安命亦优游。雪意饶冬暖,滩声奈客愁。须君作霖雨,终附济川舟。
和景贤七绝 其五。元代。耶律楚材。桐孙元采峄阳林,万里携来表素心。聊尔赠君为土物,也教人道有知音。
感事六首 其三。明代。顾梦圭。昭阳前殿玉树枝,荣华不奈秋风吹。庆云甘露永乖隔,凤管鸾箫增我悲。千金买得相如赋,岂识人心难转移。君不见楚江文鳞巧相接,复使龙阳泪承睫。
登万岁楼。唐代。孟浩然。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阖辟乾坤向此间,振衣千仞未应还。歌回白雪堪成谱,药到黄芽可铸颜。
浪去繁华徒自扰,秘来符箓不书闲。帝阍莫更重排叩,虎豹憎人上九关。
同陈明水三谢何古林登五层楼次韵二首 其二。明代。王渐逵。阖辟乾坤向此间,振衣千仞未应还。歌回白雪堪成谱,药到黄芽可铸颜。浪去繁华徒自扰,秘来符箓不书闲。帝阍莫更重排叩,虎豹憎人上九关。
宴春台(追和张子野韵赠陈德甫侍儿)。宋代。王之道。翠竹扶疏,丹葵隐映,绿窗朱户萦回。帘卷暇须,清风时自南来。题舆好客筵开。俨新妆、深出云街。歌珠累贯,一时倾坐,全胜腰雷。金猊袅碧,玉兕浮红,令传三杏,情寄双梅。楼头漏促,笼纱暗落花煤。锦里遗音,忆当年、曾赋春台。醉蓬莱。归欤无寐,想余韵徘徊。
题扇。明代。梁兰。兹楼一何迢,虚庭绝尘鞅。林高春木繁,涧回夏泉响。掩卷起遐思,畅吟适清赏。亦有抱琴翁,乘閒共来往。
永新谭节妇。明代。林光。白刃前头叱一言,舅姑今得见黄泉。皇天自解知人意,母子分明在血砖。胡羯腥风吹海内,丈夫臣仆几城边。寻常一妇网常击,万古精神尚凛然。
王四十处见舅氏所录外祖与日本国僧诗并此僧诗书作五言。宋代。刘攽。沧波浩无涯,泱漭际朝日。安知鲛鱼渊,而有邑居室。便风送来帆,夙昔多人物。始信天地间,见闻岂云悉。惆怅蓬莱说,胡为浪自黜。夷倭与侏离,九译迷彷佛。书问顾已同,纸墨存落笔。俛仰六十年,举指不任屈。好事见君家,闻诗初未失。杜邺富小学,平通知祖述。鄙老独何能,执书几涕出。
自讼。宋代。郑刚中。我昔岔地冬少袴,四壁亦无惟有柱。自从脚蹈官职场,暖及奴胥妻子饫。线因针入敢忘针,入室古云当见妒。云衢跌足泥淖寒,涕泣牛衣复如故。衔恩省咎到骨髓,万罪一愚难自恕。山深坐觉困烟瘴,天阔日思沾雨露。性中不爱宾客诗,亦可未然工间句。文章谁谓不得力,陋儒岂是冠相误。
禅林寺赠本无上人。明代。谢榛。步屧来金界,鸣钟落翠微。松阴回古殿,山气入秋衣。身向诸天老,心从初地归。后期薜萝月,宁遣梦中违。
贞溪初夏(六首)。元代。邵亨贞。雨后深林竹笋肥,渡头风急柳花飞。柴门不掩绿阴静,人在闲窗试苎衣。
次韵晁发道。宋代。杨时。谁能载酒寻元亮,共寄无何作醉乡。便好收心事农圃,不须惊世露文章。壶中日月春长在,塞上烟尘客自忙。千里同风无远近,未分秦陇与潇湘。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 其二。宋代。耿南仲。槐市任花黄,赓歌且辟场。醒心流水曲,警耳白云章。冷竹枝枝翠,芳兰叶叶香。满前皆俊彦,何但有三康。
纵笔。宋代。陆游。山合水将穷,真宜著放翁。醉嫌天地迮,老觉岁时公。偃蹇松逃世,翩仙鹤驾风。旧交零落尽,一笑与谁同?
伯量同二弟欲见访湖庄以诗告至褒拂过情辄次。宋代。曹彦约。年来夺锦马群空,而况君家有八龙。传与乡人经济策,问焉何惜少舂容。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 其二 赠刘局长汉桢。清代。祝廷华。武略兼文艺,公馀夜赋诗。淩云才倜傥,垂露笔权奇。信有同仇志,能书绝妙辞。大人占虎变,会看遇明时。
忆王孙三首 其三。明代。宋琬。青山层叠水潆洄,千树桃花绕涧开。刚进胡麻饭一杯。问天台,知否刘郎敢再来。
除夜防杨此斋。宋代。王柏。除夕家家整世氛,老来天赐一閒身。正当风雪翻空急,面拂冰花访故人。
清明小饮。宋代。赵汝鐩。草草清明饮,惠风天气和。身轻梁燕舞,舌巧柳莺歌。但道三春好,其如两鬓何。升沉付杯酒,由命不由他。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唐代。李颀。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分官祷灵庙,奠璧沉河宫。神应每如答,松篁气葱茏。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洒酒布瑶席,吹箫下玉童。玄冥掌阴事,祝史告年丰。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浅深露沙石,蘋藻生虚空。晚景临泛美,亭皋轻霭红。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我本家颍北,开门见维嵩。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坛东。左手正接z5,浩歌眄青穹。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对此川上闲,非君谁与同。霜凝远村渚,月净蒹葭丛。兹境信难遇,为欢殊未终。淹留怅言别,烟屿夕微濛。
咏紫荆花。宋代。舒岳祥。自古惟闻棠棣咏,后人多感紫荆回。固知天理随机触,亦本诗人起兴来。枯条谁缀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野老门前栽一树,才开桐角此花开。
蔡石冈寄瓶梨 其二。明代。边贡。淮北荥南接境,冻姿霜色含秋。如得此君万颗,岂论千户封侯。
归来曲。元代。侯善渊。长生道,日用在虚无。一气初分明动静,三才应化见沈浮。玉兔趁灵乌。轰宇宙,一撞出昏衢。光射三山白虎额,焰飞两道赤龙须。照见夜明
和张石山异春韵。宋代。卫宗武。天涯芳草路,几度拟幽寻。怀古空陈迹,伤春徒苦心。花残犹宿蝶,柳暗已藏禽。天地年来别,一春常是阴。
癸巳正月在杭州作四首 其三。明代。刘基。徘徊西湖上,怆悢有所思。所思不可见,涕泪下沾衣。死生一瞬息,逝者安可追。狼曋信君子,李陵非男儿。
次韵黄晋卿清明游北山二首 其一。元代。吴师道。行歌共访采芝翁,绝壑层云一荡胸。谁念愁吟溪上客,落花微雨独支筇。
次韵妻兄郑伯武见寄。明代。李昱。人生如秋蓬,飘飘易为别。回头忆往事,令我愁欲绝。伊昔狼狈初,风尘暗南北。晨昏但奔走,衣带不得结。载挥贾生泪,遍历太史辙。西辞吴山青,东望越水白。是时苗獠盛,跋扈兴妖孽。我兵气不扬,我马骨已折。贱子复何为,怀玉聊被褐。谋生乃尽废,事业安得说。结庐花溪上,既耰还复辍。平生性驽钝,屏趾耻干谒。维时元运移,飞龙奋天阙。大臣方召辈,议论甚剀切。苍生免涂炭,枯朽得再活。晔也非其才,徵书下东浙。或谈帝王略,从横吐胸臆。或稽周孔训,轮番侍君侧。顾惭内空虚,衣冠厕群哲。成均忝司教,游艺随所适。风痹忽我婴,形容顿销铄。为官既无分,上疏乞骸骨。归来对青山,及此日未夕。别君二十载,忧喜不同域。君有子与孙,良田环美宅。我仍迹羁栖,暖眼惟梨妾。长子三十馀,读书仅谋食。三孙未成人,顽懒俱失学。三女各有归,织衽喜不拙。君年七十三,我近六十七。枯杨虽生梯,能忘旧佳匹。载怀外舅氏,冰清俨人物。生死骨肉离,情怀为之恶。何由上南斗,握手论纡郁。愁来夫如何,醉饮酒一石。
醉桃源·春景。宋代。严仁。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唐代。王光庭。省俗恩将遍,巡方路稍回。寒随汾谷尽,春逐晋郊来。云骑传行漏,烟旄引从台。惠风初应律,和气正调梅。雅颂通宸咏,天文接曙台。灞陵桃李色,应待日华开。
孟夏山中晚坐。清代。谢芳连。孟夏变物候,景仄风光稀。石林湛雨气,山月连阳晖。鸟语遍幽涧,人声隔翠微。弹琴迟渔者,衣上落英飞。
学中诸士子惠和篇复次韵为谢。宋代。吴芾。欲为多士劝,聊缀五言成。乃得琼瑶报,仍闻韶濩声。尘襟因顿豁,老眼为增明。有句能如此,何忧万里程。
兀兀。宋代。陆游。兀兀孤村客,悠悠两世人。梦忘身潦倒,醉觉胆轮囷。故里簪缨换,都门巷陌新。余年犹有几,抚事一伤神!
和正叔咏梅一绝。宋代。陈文蔚。儿童剪伐未须施,竹外横斜一两枝。冷艳更开深雪里。此花应不冀人知。
雁山纪游七首·寿昌寺。宋代。薛嵎。野服挂僧单,禅扉月未关。桂香清近佛,秋色老依山。目尽遥峰出,步回流水闲。相传登荡路,数处可跻攀。
刘效忠再起备兵阳和。明代。余继登。不有唐冯在,谁论魏尚功。君才堪秉钺,此去复临戎。尘净龙城月,烟消狐塞风。亦知燕颔相,未合老隆中。
颂古二十七首。宋代。释云贲。漏传长乐未央静,月泻甘泉太液秋。夜半乐声回步辇,唤回三十六宫愁。
鉴轩。宋代。邵輶。池光开净镜,山影展修眉。石冷映碧色,烟轻生翠漪。乞湖思贺监,观水咏宣尼。照坐心神莹,徜徉殊复奇。
送罗汉臣。宋代。牟巘。向曾平步上仙鳌,拂袖归来气尚豪。自有西山堪拄笏,不妨右手且持螯。凌云载酒浑如梦,泛雪回舟也自高。顾我馀生复何事,闭门三径削蓬蒿。
沈山。清代。周彦曾。小山石片望嵯峨,落日渔樵起啸歌。花覆层峦春气暖,松鸣幽涧夜声多。当年有客耽丘壑,此日何人卧薜萝。我亦梦中曾一到,他时可许结茅过。
好事近(谢人分似蜡梅一枝)。宋代。周紫芝。香蜡染宫黄,不属世间风月。分我照寒金蕊,伴小窗愁绝。高标独步本无双,一枝为谁折。压尽半春桃李,任满山如雪。
秀州门外泊舟。宋代。范成大。拍岸清波扑岸埃,黑头霜鬓几徘徊。禾兴门外官杨柳,又见扁舟上堰来。
送元修归广东。宋代。韩元吉。十年门户苦彫零,屈指天涯几弟兄。羁旅可堪怀世事,典型谁与振家声。惊心朔岸秋风急,极目南溟瘴雾横。好过贪泉未应酌,少年游宦要冰清。
示黄彦发欧阳勉甫道旧。宋代。韦骧。浮世难逢故旧并,贡闱风月可忘情。当年论事皆陈迹,此日评文亦浪名。荏苒光阴踰一纪,间关志气话平生。且将觞咏消閒隙,鹏鴳逍遥理自明。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 其七。宋代。刘子翚。䠞䠞鸣山筇一枝,逢春聊复咏歌之。故园风光本具足,浪蕊浮花莫作迷。
寄刘凝远丈二首。宋代。赵蕃。水云痛饮玉光诗,胜践那容俗子知。此乐只今宁梦见,临风空尔费怀思。苏门长啸谁能和,赤壁成功顾已迟。当日唱酬谁复与,皆云骥子好男儿。
满庭芳 其十一 自述。明代。李昌祺。盈虚往来。亡身为色,丧命因财。乖的罢了愚的在。莫笑痴騃。种地亩、动薅草莱,启轩窗、净扫尘埃。心无累。逍遥物外。且放好怀开。
野兴。宋代。陆游。红饭青蔬美莫加,邻翁能共一瓯茶。舍西日紧花房敛,港北风生柳脚斜。筇杖不妨闲有伴,茆檐终胜老无家。自惊七十犹强健,采药归来见暮鸦。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人。唐代。王维。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居士素通达。随宜善抖擞。床上无毡卧。镉中有粥否。斋时不乞食。定应空漱口。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
清霜洗空阔,黍管吹秋灰。七蓂余翠,半月流素影徘徊。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积庆到云来。风骨峭冰玉,谈辩屑琼瑰。
黄阁老,金闺彦,谪仙才。小分铜竹,遍洒雨露楚江隈。好把萧滩玉笥,变作嘉肴芳酒,为寿莫停杯。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水调歌头(上清江李中生辰)。宋代。石孝友。清霜洗空阔,黍管吹秋灰。七蓂余翠,半月流素影徘徊。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积庆到云来。风骨峭冰玉,谈辩屑琼瑰。黄阁老,金闺彦,谪仙才。小分铜竹,遍洒雨露楚江隈。好把萧滩玉笥,变作嘉肴芳酒,为寿莫停杯。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次长卿韵。宋代。丘葵。秋尽始相见,宵残即语离。将归悲宋玉,不饮愧袁丝。送远意未惬,思家兴颇随。可怜镜山夜,未与小盘期。
阳溪丙舍二首 其一。明代。严绍宗。何必萧骚赋远游,柴门流水日悠悠。人逢末俗营三窟,天置吾侪自一邱。儒不楚坑原自贱,书经秦火尚堪收。羝羊自识藩间意,涕泪何须学楚囚。
次韵汉卿舅即事。宋代。范成大。风卷南枝一夜休,孤芳宁肯为人留?淡妆素服真成梦,落月横参各自愁。
忆江南二首 其二。清代。项鸿祚。红绣被,锦段是谁裁。象齿重炉寒不拥,夜深留待梦魂来。推枕落琼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天与之形,月皎河横。地与之仪,山高水低。华灯连有据,桃李默成蹊。十方三世混不得,万像森罗类莫齐。
昉启昉世虽积善身匪怀才川岳粹灵固非禀受朝。宋代。李昉。九重天子搆明堂,凡木那堪作栋梁。生世固非贤者出,佐时空遇帝图昌。略无声望朝廷重,宁有功名史册芳。罗列儿孙共为寿,老年难诉满金觞。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宋代。王之道。素艳忽从江上见,清香还向雪中闻。谁能送酒来相劳,为尔开尝对马军。
与皇甫庶子同游城东。唐代。白居易。闲游何必多徒侣,相劝时时举一杯。博望苑中无职役,建春门外足池台。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黏枝杏欲开。白马朱衣两宫相,可怜天气出城来。
题琴隐。清代。刘鹗。抱琴将何之?驾言归山阴。南风苦难招,逃虚岂初心?钟期固可铸,但恨无黄金。惟应涧中泉,知余为和音。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宋代。杨冠卿。满目江山无限情,夫差城郭暮云平。当时不竞黄池长,一再何由致越兵。
无锡杨叔屿寿藏八景 其二 委和堂。明代。张宁。浪说前身与后身,百年天地暂因亲。相逢尽是浮生客,莫道堂中是主人。
次王吉夫暮秋旅怀韵 其二。元代。陈樵。客路风霜厌远行,芰荷犹映旧袍青。东山云杳家千里,南国秋深雁一声。玉笋班头红日近,金华洞口白云扃。求仙何似求名切,几误还丹炼未成。
露。宋代。成彦雄。银河昨夜降醍醐,洒遍坤维万象苏。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喜雨赠邑侯吴公淩霄,用陶社成立词韵。清代。祝廷华。太岁丙寅夏五月,官绅日叙忘形迹。同抱殷勤恳挚心,为民请命祈膏泽。令尹固始延陵公,瑰文飞檄蚊龙宅。翘首太虚无片云,欷歔仰望频蹙额。聪明正直城隍神,累代崇封靖海伯。叠著威灵孚下民,能逐炎官帜张白。一诚上达显灵应,油云遽匿乌轮赤。池蛙狂跃怒争鸣,石燕高翔健奋翮。始看霢霂继淅沥,银潢忽泻寒生席。曾不崇朝土脉滋,转移造化凭谁力。昔贤曾记喜雨亭,三农鼓舞在顷刻。侯文一字一千金,字字精诚天意格。四郊日夜桔槔声,不如片纸庆实获。小园诗社久未开,行将赏雨集嘉客。自今日始雨十日,会看沟浍盈千百。北窗日日卧羲皇,静待秋成俗虑释。昨宵檐溜听声声,转辗不寐几永夕。心香一瓣祝苍穹,但愿得寸复得尺。上马尽解贤侯忧,下亦可塞吾侪责。明朝入市买鱼虾,快哉无负此行役。
阅视赏射。宋代。方岳。边角悲鸣霜扑地,将校宁甘泼寒戏。熊旗引队柳营晓,大羽插腰生意气。虎皮半卷并铁刀,臂鞲蜀锦团鵰袍。士不敢喘那敢骄,肃听号令惟所操。捻弦唾手试弓刀,例物角花金碗的。左军右军分两翼,簇簇飞星点红砾。一麾白羽入肩摩,三军欢踊声鸣鼍。教头喝赐谁多,铁丝箭者无以过。大风飞云歌汉歌,安得一箭开关河。汉家君王自神武,边头将臣如卧虎。觉吾目中无此虏,待射金牌大郎主。石崖天齐勒碑颂,那知援笔无燕许。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